梁方仲

✍ dations ◷ 2025-07-20 16:10:48 #1908年出生,1970年逝世,中华民国历史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师,广州人,梁姓,国立清华大学校友 (北平)

梁方仲(1908年7月19日-1970年5月18日),原名嘉官,笔名方翁、方仲、畏人,广东省番禺县黄埔村(今属广州市)人。中国经济史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和研究院。中山大学历史系“八大教授”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奠基者之一。

梁方仲出身书香世家,小时候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奠定了良好的国学基础。梁方仲的父亲梁广照,是清朝广东十三行天宝行商梁经国的四世孙(前三代分别是翰林和举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历任清政府的法部、刑部典狱司主事、宥恤司司副、举叙司员外郎等职。

1921年梁方仲到北京读书,1930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本科,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经济系,主修财政学,专攻明代田赋史,撰写《明代田赋制度》硕士论文,1933年获法学硕士学位。

1934年2月,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仍以明代田赋制度为研究课题。同年5月,与吴晗等人在北平组成史学研究会,并出版《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梁方仲任《集刊》主编。1937年6月到日本进行学术考察,发现和抄录不少罕见的明代方志和明人文集中的资料。1939年在川、陕、甘进行8个月的农村经济调查,期间曾参观访问延安。1944年到美国考察,被哈佛大学聘为专职研究员,1947年转赴英国,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翌年代理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1949年3月任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经济系主任。1950年代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后,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1970年5月18日,梁方仲在广州病逝。

梁方仲被誉为“明代赋役制度的世界权威”,著作有《一条鞭法》、《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等书。

其社会经济史研究成果,至今仍是全世界相关研究领域的翘楚。其著作《一条鞭法》,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公认是此领域最高成就,《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书,仍是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引用的重要文献。2002年11月23日,梁家后人将梁方仲先生毕生收藏之五千八百多种、一万五千余册图书和手稿捐赠给中山大学图书馆。

相关

  • 地理学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同一类,认为两者都
  • 主食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也是人类维系生命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马铃
  • 拉马克里希南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英语:Venkatraman "Venki" Ramakrishnan,1952年-),英国结构生物学家,拥有美国籍,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2015年9月,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拉马克里
  • 革命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德语:Deutsche Revolution 1848/1849),其最初阶段亦被称作三月革命(德语:Märzrevolution),原本是在1848年于诸多欧洲国家爆发的大规模革命的一部分。它们是
  • 手帕手绢,亦称手帕、手捏子、手巾、面帕,是一种生活用品。
  • 妇联总会坐标:25°02′25.40″N 121°30′34.53″E / 25.0403889°N 121.5095917°E / 25.0403889; 121.5095917妇联总会是台湾台北市市定古迹,1915年至1920年建立,位于清朝登瀛书院(又
  • 大逃杀大逃杀游戏(英语:Battle royale game)是一种电子游戏类型,它融合了生存游戏的探索和收集元素以及淘汰至最后一人的玩法。英文和中文名称皆来自1999年出版的日本小说《大逃杀》与
  • 主要城市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拥有282个城市,109个镇和19个村,共计410个注册成立的市法团。这些市法团分布在全州的67个县,共有66个县政府。杰克逊维尔拥有全州唯一一个市县合一的地
  • 清真清真(阿拉伯语:حلال‎;拉丁字母转写:ḥalāl 或 halal 或 halaal),阿拉伯语原意为“合法的”。在非穆斯林国家,“清真”指的是符合伊斯兰教规条可食用的食物,与符合犹太教教规的
  • 再创作组织再创作组织(英语: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简称:OTW)是一个非营利同人运动(英语:Fan activism)组织。它旨在通过推广和保护各种形式的同人作品和同人文化以服务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