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 dations ◷ 2025-09-29 14:22:33 #三七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又称三七草、三七仔、参漆草、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山漆、田漆,为五加科人参属的物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主产地在中国的云南文山及广西深山中。三七的三条枝上各生七片叶,因而得名;也有人说,它在种植后,三至七年收获而得名。多年生草本,有横卧纺锤形肉质根,根状茎短或长。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端,小叶3~7枚。干心长出一簇扁球形红色果实。初夏开淡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生。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田七的功用,原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要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三七与亚洲人参(Panax ginseng)同为人参属(Panax)而拉丁文 Panax 的意义是“能治百病”。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三七中含有多种达玛烷型四环五帖皂苷的活性成分,和人参皂苷相类似。主要为人参皂苷 R b1、R b2、R b3、R c、R e、R f、R g1、R g2、R h1和三七皂苷 R 1、R 2、R 3、R 4、R 5、R 6、R 7、O 1、P 2、Q 3、S 4、T 5,绞股兰苷–RVII。三七含总皂苷约12%,其中主要有效即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 R b1、R g1、R d、R e、R c、R1,R b1、R g1在三七总皂苷比在人参总皂苷高出很多,其中的R g1可达8倍之多,但R c的含量较人参低 ;三七总皂苷水解后,主要得人参三醇R g1,再次为人参二醇R b1(三七的R b1含量比韩国参(Panax ginseng)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为高 ),检出微量齐墩果酸Ro(oleanolic acid)和未检出楤木皂苷(Chikusetsusaponin III, IV, IVa)。三七的临床建议剂量为5-10公克。也可磨成粉末,直接吞服或用水调和服用,剂量为1-3公克。1、三七: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2、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3、熟三七: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出油,研细粉。4、三七片: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一本叫中药材的杂志 中发表:二类基本副作用为:(1)二例因服药片时没有喝足够的水引起的刺激和呕吐酸水。(2)十九例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炎,休克,紫斑,水泡或其他个人特质反应。但该杂志没说明所称药品中原材料的品种。

相关

  • 查洛特–玛丽亚氏–齿病X1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即(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又称腓骨肌萎缩症、恰克-马利-杜斯氏症),是以三位最早发现此病的法国研究者的姓氏共同命名的。其主要表现是双
  • 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的结核性附睾炎苏木精-伊红染色,又称苏木素-伊红染色或“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 stain),是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的基础是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
  • 手舟骨手舟骨(英语:Scaphoid bone),又称舟状骨。Bones of the left hand. Volar surface.
  • 语文语文,包括语和文,即口头语和书面语。中国大陆学校的汉民族语文科目通常被称为语文。日常生活中,语跟文两字并无严格指口头语及书面语而混用之,如英语说明书,中文报导等。清末1904
  • 伏特伏特(英语:volt)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符号V。在一根均匀的、宽度和温度固定的导线上假如有一安培电流流动,那么导线的电阻在一定的距离内将电能转化为热能1瓦(W=1J/s)。这个距
  • 萤火虫萤科(学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甲虫)里面的一个科,该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种。俗称萤火虫,又称火金姑 (闽南语)、火焰虫(客语)、游火虫(江苏)、亮火虫(四川)、火火虫(云南);古称耀夜、景天、熠
  • 反安慰剂效应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意为“我将伤害”)指出一些信念或预期等心理效果,可能会导致疾病产生,或影响治疗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
  • 瘿(英语:Gall)是指植物组织受到昆虫或其他生物刺激而不正常增生的现象。该刺激可能是昆虫所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或是单纯的物理刺激。其他可产生瘿的生物包括真菌、细菌、蜱或是螨
  • 五个为什么五个为什么(英文:5 Whys),又称为“五个为何”、“五问”或“五问法”,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用于探究造成特定问题的因果关系。五问法最终旨在确定特定缺陷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日
  • 屏蔽效应在量子化学中,斯莱特Slater JC定则(Slater's rules)用于计算有效核电荷的数值。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其它电子的屏蔽作用,每个电子都受到少于实际核电荷的正电荷吸引力。对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