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 dations ◷ 2025-10-01 22:47:44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美籍犹太裔政治学家,原籍德国,以其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汉娜·阿伦特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惟她本人始终拒绝这一标签,理由是“哲学关心的是单个的人”,而她的著作集中关注“生长繁衍于大地之上的人类,而非个人”,因此应该被视为政治学家。

她的著作讨论从极权主义到知识论等议题,且涉及权力的本质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权威和极权主义等主题。对政治理论造成了长远的影响。

身为一名犹太人,汉娜·阿伦特在1933年纳粹德国开始逼害犹太人时流亡海外,曾于捷克斯洛伐克、瑞士及法国短暂居留,并于1937年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之后在1941年经葡萄牙逃往美国。并于1950年成为美国公民。

阿伦特在1906年出生于下萨克森州林登市(今汉诺威)的犹太人家庭,成长于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14年,因战争爆发阿伦特一家逃往柏林。并在1924年进入马尔堡大学就读,并师从海德格尔与卡尔·雅斯贝尔斯。

后来阿伦特迁移到海德堡,并在那里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佩斯的指导写作博士论文,主题是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爱的概念。

1929年阿伦特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Habilitation),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1933年,阿伦特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并在那里与马克思主义者瓦尔特·本雅明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法国逗留期间,阿伦特还致力于救助犹太难民。

1936年,阿伦特遇到德国诗人、哲学家海因里希·布吕赫(英语:Heinrich Blücher)。

在1937年,阿伦特因为有犹太血统而被剥夺德国国籍。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

1940年,阿伦特与海因里希·布吕赫(英语:Heinrich Blucher)结婚。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海拉姆·宾汉姆(Hiram Bingham IV)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并为 Aufbau 周刊撰稿。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并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其作证。1950年,阿伦特归化为美国公民,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在纽约时期是她著作出版的高峰期,例如:《极权主义的起源》、《平凡的邪恶》、《人的境况》等都在此时完成。

阿伦特于1975年逝世,享年69岁,葬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安嫩代尔(Annandale-on-Hudson)的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其夫在该学院教学多年。

汉娜·阿伦特的著作主要探讨权力的本质、政治的主题、权威及极权主义,且致力于证实自由的概念以及平等的集体政治行动。她把自由理论化为公众的相联的概念,并以希腊的polis、美国的城镇身份、巴黎公社、1960年代民权运动来描绘。此外,她致力开展一个名为诞生性(natality)的概念,是指为世界带来新事物的能力。例如政府根基所能承受的东西。

汉娜·阿伦特的首部著作就是1951年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她追溯过去两三百年的历史,最后整理出结论:反犹主义与帝国主义共同促成了极权主义。

接着在1963年,汉娜·阿伦特出版《平凡的邪恶》。这本书引来众多争议跟批评,原因之一是其在书中指责当时许多犹太领袖帮助纳粹组织驱逐犹太人,并批评:犹太官员对犹太人本身扮演毁灭同族的角色,无疑是整个黑暗历史中最黑暗的部分。

另著有《反抗“平庸之恶”》、《论革命》、《过去与未来之间》、《人的境况》等。

阿伦特的个人书藏现存于巴德学院斯蒂文森图书馆,其中包括了大约四千多项藏品,包括书籍、票据,以及小册子等。巴德学院现已将部分藏品数码化,并发布于汉娜·阿伦特收藏集。德国还创建了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研究所(英语:Hannah Arendt Institute for the Research on Totalitarianism)。

相关

  • 库普弗细胞库普弗细胞(英语:Kupffer cell、Browicz-Kupffer cell、stellate macrophages,亦称为肝巨噬细胞)是位于肝脏中的特殊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的
  • 益生菌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一般认为食入后对宿主(如动物或人类)有正面效益的食入性微生物。在医学上,目前科学证据无法显示益生菌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改善肠道健康、缓解便秘
  • 乙酰乙酰基(英语:Acetyl),化学式为
  • 马西莫·达莱马马西莫·达莱马(Massimo D'Alema,1949年4月20日- ),意大利政治家,曾任总理。达莱马是首位具意大利共产党背景的意大利总理。达莱马出生在罗马。其父亲朱塞佩·莫德斯蒂是意大利共
  • 台1线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
  • LGBT历史年表以下内容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LGBT) 的历史年表。
  • 武宁县武宁县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所辖的一个县。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初具规模。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县于唐长安四年(704年)。县城因修柘林水库已迁至新宁镇,修河、武宁河绕城而
  • 拉夫兰拉夫兰(英文:Loveland),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拉里默尔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881年4月30日,面积大约为35.063平方英里(90.812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66,859人
  • 戈翁雅各布 "杰克" 丹-亚马·高恩 (英语:Yakubu "Jack" Dan-Yumma Gowon,1934年10月19日-)在1966 -1975年担任尼日利亚联邦军政府的国家元首。 他在一次军事政变后上台,在另一次政变中
  • 请愿达一个多月酬恤金进军事件或补偿金事件、补助金进军事件或(英语:Bonus Army)指1932年美国一起示威事件,背景为数万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退伍军人要求即时发放战时服役的薪饷,遭到美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