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肖邦)

✍ dations ◷ 2025-07-21 13:22:47 #萧邦作品,1839年作品,降b小调作品

降b小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 35,是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全曲分四个乐章,演奏时长在21至25分钟之间。1839年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肖邦正住在诺昂维克的乔治·桑家。它在1840年正式发表,是肖邦最优秀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之一。

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个乐章是一首葬礼进行曲,也是肖邦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它在1837年左右就写好了,当时肖邦甚至还没构思出剩下的乐章。

它甫一发表便受到听众的欢迎,其中的葬礼进行曲也在肖邦自己的葬礼上演奏。但20世纪以前音乐家和评论家们中还是批评意见居多。罗伯特·舒曼说这首曲子结构上有缺陷,他认为肖邦根本就写不好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写成的时候奏鸣曲本身已经不流行了。虽然贝多芬和莫扎特写过很多奏鸣曲,但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似乎不怎么中意这种曲式。弗朗兹·李斯特就写过两首奏鸣曲,舒曼写过8首,门德尔松写过13首。除去这首之外,肖邦也只写过两首奏鸣曲,即《第一号钢琴奏鸣曲》(Op. posth. 4)和《第三号钢琴奏鸣曲》(Op. 65)。

第二号钢琴奏鸣曲是肖邦第一首成熟的钢琴奏鸣曲,其中核心、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可能在1837年就写好了。但这一说法遭到部分学者的质疑。杰弗里·卡尔伯格(Jeffrey Kallberg)认为《葬礼进行曲》写于1837年的依据可能是肖邦1837年11月28日的一份手稿,但那份手稿其实和《葬礼进行曲》没有关系。而《葬礼进行曲》本身可能是1835年写成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奏鸣曲的其他部分确实是在《葬礼进行曲》之后完成的。1839年8月8日写给朱利安·冯塔纳的一封信中,肖邦说:

我在写一首降b小调的奏鸣曲,它会包含你已经知道的那首进行曲。曲子里会有一个快板,接着是一个降e小调诙谐曲、那首进行曲和一首终曲...我爸说我以前那首奏鸣曲(即第一号钢琴奏鸣曲)已经由托比亚斯·哈斯林格出版了

实际上第一号钢琴奏鸣曲并未正式出版,只是哈斯林格在没得到肖邦许可的情况下将它印刷出来流传出去了。这可能使得肖邦发觉他有必要自己出版一首奏鸣曲。1839年夏,奏鸣曲完成于诺昂维克。1840年5月在伦敦、莱比锡和巴黎出版,作品上没有写题献。

这首奏鸣曲分为四个乐章:

虽然它很快就得到了听众的认可,但当时的乐评家却很困惑,因为这首奏鸣曲的四个乐章之间缺乏联系。作品发表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大多数乐评持批评态度。1900年以前,它不怎么在波兰和其他欧洲国家上演,只有其中的《葬礼进行曲》获得特别待遇,为演奏家们所钟爱。这种情况在20世纪才渐渐有了好转。

第一个站出来对这首奏鸣曲进行有力批评的是罗伯特·舒曼。1841年,舒曼说这首作品就像“一个屋檐下的四个疯孩子”,它根本就不像是奏鸣曲。他觉得《葬礼进行曲》也不好,“如果换成降D的柔板会好得多”。至于终章,舒曼说,“更像是一个玩笑而非音乐”。门德尔松也曾说自己很不喜欢这一部分。詹姆斯·亨内克也说这四个乐章没有共同的生命,只是一串叙事曲和诙谐曲,而非一首奏鸣曲。不过,他认为后面的两个乐章是“杰作”,终曲更是“在钢琴曲中无可匹敌”。拉赫曼尼诺夫曾创作过自己的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但他说自己的作品相当累赘,而肖邦的作品就精炼得多。

但《葬礼进行曲》所收到的评价几乎都是积极的,李斯特说“我们很难相信这世界上竟有如此甜美的东西”,其他许多音乐家、评论家也都视其为全曲的精髓。它成为了最著名的肖邦作品之一,不仅在肖邦自己的葬礼上演奏,很多国家元首的葬礼上也会使用这首曲子。后世的许多音乐作品,如埃里克·萨蒂的《Embryons desséchés》、艾灵顿公爵的《黑色与棕色幻想曲》、deadmau5的《Ghosts 'n' Stuff》中都有《葬礼进行曲》的痕迹。

这首曲子存在大量的版本,其中最常见的是G·亨乐出版社、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和扬·艾凯尔的版本。现存最早的录音在1928年和1930年由珀西·格兰杰和拉赫曼尼诺夫录制。

相关

  • 学名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电磁搅拌器磁力搅拌器(英语:magnetic stirrer或称magnetic mixer)是一种通过快速旋转的搅拌子来搅拌液体的实验室设备。在其塑料面板下有旋转的磁铁来使搅拌子旋转,从而实现搅拌溶液。因为
  • 腓力二世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卡佩王朝国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国名君之一。因为饶富谋略与政治手腕而有“尊严王”的美称。腓力
  •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
  • 绥靖主义绥靖主义(汉语拼音:suíjìng;注音符号:ㄙㄨㄟ ㄐㄧㄥˋ;英语:Appeasement,“慰抚”之意。),以绥(安抚)的手段促使靖(局势安定),又称为姑息主义。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
  • 辅国介直公赖慕布赖慕布(满语:ᠯᠠᡳᠮᠪᡠ,转写:Laimbu;1611年腊月廿四日—1646年五月十一日),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努尔哈赤第十三子。皇太极之庶弟,生母庶妃为西林觉罗氏。辛亥年十二月二十四
  • 阿 山阿山(满语:ᠠᠰᠠᠨ,穆麟德:Asan,太清:Asan,大词典:Asan;?年-1714年),伊拉哩氏。满洲镶蓝旗人。中国清朝官员,自吏部笔帖式历迁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部。康熙十八年(1679年)特授翰林院侍讲,充日
  • 湿食猫粮是猫吃的食物。猫对饮食有着特定的营养需求。某些营养成分,包括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会因为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强和化学处理而被降低有效成分,因此必须在制造后再添加,以免
  • 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与自由》(英语:)是一本由米尔顿·佛利民撰写的书,最先在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佛利民在书中讨论了经济的资本主义对于自由社会的重要性。这本书至今已经卖
  • 马龙尼礼教会马龙尼人   系列的一部分历史 Mardaites 的黎波里伯国 奥斯曼帝国 (1860年冲突  · 黎巴嫩山Mutasarrifate) 1958年黎巴嫩危机  · 大黎巴嫩 黎巴嫩内战 (南黎巴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