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恩凯尔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

✍ dations ◷ 2025-07-21 10:09:19 #植物生活型,植物命名,生态学,植物,植物学

劳恩凯尔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是利用植物的生活型予以分类的系统,由丹麦植物学家克里斯登·劳恩凯尔 (Christen C. Raunkiær)提出。

劳恩凯尔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最早是在丹麦植物学会 (Danish Botanical Society) 会刊《植物学杂志》(Botanisk Tidsskrift)之中的一段谈话。

较完整的分类系统则是劳恩凯尔于隔年 (1905年)以法文提出的版本,经过更多的努力,于1907年提出丹麦文的版本.

最早的谈话版本及1907年的文章在稍后收录于英译版的《劳恩凯尔选辑》(Christen C. Raunkiær's collected works, 1934年)中。.

劳恩凯尔植物生活型分类表被许多后来的学者修订,但是其主要架构并未改变。

劳恩凯尔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生长点 (即芽,特别是休眠芽) 在非生长季时与地面的相对位置,非生长季指的还包括不适合生长、芽处于休眠的季节。

高位芽植物 (phanerophyte)主要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其休眠芽高于地表25厘米以上。例如乔本、灌木。但由于附生植物亦是这种状况,劳恩凯尔在稍后的版本中,将附生植物另分为一群。

高位芽植物还可依植株的高度细分为:大高位芽植物 (megaphanerophyte,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 (mesophanerophyte,中乔木)、矮高位芽植物 (nanophanerophyte)。除了高度,可作为分类的依据还有常绿性 (落叶状态,即常绿树种或落叶树种)、芽的鳞片 (芽鳞,包覆于芽外的托叶或苞片) 被覆状态、质地 (succulence,是否为肉质)、附生状态 (epiphytism)。

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e)的芽生长在近地面的枝条上,有些木本植物接地面的枝条上具有多年生的芽,与地面距离不到25公分。例如蔓越莓等越橘属植物。

地上芽植物还可以细分为:禾本型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gramminidea)、地衣型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lichenosa)、垫形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pulvinata)、匍匐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reptantia)、泥炭藓型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sphagnoides)、肉叶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succulenta)、半灌木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suffrutescentia)、蔓延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a velantia)。

地面芽植物 (hemicryptophyte)的芽位于地表或与地表极近。例如:雏菊、蒲公英。

隐芽植物 (cryptophyte)的休眠芽位于土表之下 (根茎、鳞茎、球茎等) 或水面之下。隐芽植物可以分为:

一年生植物 (therophyte)渡过恶劣环境的方式不是靠休眠芽,而是以种子的形态,并于生长季中完成其生活史。例如沙漠中的许多植物其生活型。

气生植物 (aerophyte)是劳恩凯尔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中的新项目。植物借由吸器 (haustorium) 吸收空气中水汽或雨水中的水分或养份,且通常依附在其他的物体上,但不行寄生生活者。例如空气凤梨。

附生植物 (epiphyte) 最早被分类在高位芽植物群中,但因为其生长方式与地表无关而被分出。

相关

  • 头孢噻肟钠头孢.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
  • 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在埋藏后,固结为坚硬岩石,受到变质、风化作用前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变化。其中沉积物变为沉积岩的变化,是狭义的成岩作用。它也是岩石循环的一个过程。
  • 雅赫摩斯二世雅赫摩斯二世 (Ahmose II)(前570年-前526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塞易斯王朝)法老。希腊人称之为阿摩西斯二世。原为军队长官。当时埃及国内正发生起义,当局命令雅赫摩斯前往镇压,但他
  • 几何平均数在数学中,几何平均数 是一种均值,它通过使用它们的值的乘积(与使用它们的和的算术平均数相反)来指示一组数字的集中趋势或典型值。几何平均数定义为第
  • 邻里咖啡店邻里咖啡店或传统咖啡店(马来语:Kopitiam)是一种结合传统早餐和咖啡店的东南亚流行饮食文化,Kopitiam一词是结合马来语中的咖啡(kopi)和福建话中的店(白话字:tiàm)而成的混合词。典
  • 倪福德CPBLMLBABL倪福德(1982年11月14日-),台湾前旅美棒球选手,曾效力美国职棒大联盟底特律老虎队担任中继投手。在加入老虎队以前,为中华职棒中信鲸队的球员。因为在他成为继陈金锋、曹
  • 程序记忆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又称为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一种长期记忆的形式,指关于技术、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记忆有时候会被贮存在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中,当
  • 自然-化学《自然-化学》(英文:Nature Chemistry)是《自然》杂志的化学分册,也是该领域经由同行评审的权威科学期刊。该杂志由自然出版集团按每月一期出版,2014年度的影响因子为25.325。
  • 纹颈獴纹颈獴(学名 Herpestes vitticollis) 是发现于印度南部的一种獴。
  • 神导演化论神导演化论,或称“演化创造论”,不是一个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学说,而是关于演化论学说的宗教解读观点。更确切地说,是关于经典宗教教义如何与生物演化的理解部分或完全相融的总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