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颌骨
✍ dations ◷ 2025-09-29 20:12:09 #前颌骨
前上颌骨(英语:Premaxilla)为许多动物颅骨上颌最前端的一对硬骨,多半有牙齿附着。人类的前上颌骨与上颌骨愈合,又称为门齿骨(英语:Incisive bone)。人类的前上颌骨被称为是门齿骨(英语:Incisive bone),为上颌的一部分,附着有两对门齿,与鼻翼及前鼻棘(英语:Anterior nasal spine)相连。在鼻腔中,前上颌骨的部分较后方上颌骨向上突出。前上颌骨的腭部部分为横向发展出来的骨板,在前端具有门齿孔(英语:incisive foramen),后方则与上颌骨的腭部部分相连
。在胚胎中,鼻部分发展自妊娠四个月时迁移至胚胎面部上的神经脊细胞。一对对称的鼻基板(英语:placode)(带有较厚的上皮组织)会开始向内层的间叶组织推进,并形成鼻凹陷,同时分隔出内鼻突及外鼻突。内鼻突则进一步发育成鼻中隔、人中及前上颌骨。前上颌骨最早的骨化中心发生在妊娠第七周,位置大约于第二对门齿牙胚处上方鼻软骨囊外侧表层。
在第十一周后额外的骨化中心则发育成为前上颌骨的翼板(英语:Alar plate)部分。接着前上颌骨会向上发展并与上颌骨的额突前端愈合,向后发展与上颌骨的齿槽突(英语:alveolar process)愈合。在出生之后前上颌骨与上颌骨的分界依然可以分辨,直到五岁之前都能观察到清楚的缝线。在双侧性唇颚裂的案例中,病患前上颌骨的发展形式与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其子宫内生长过分偏向于水平发展,因此在出生时保有过于突出的前上颌骨。大多数真口类的上颚前端都具有前上颌骨,在较原始的物种中则仅有前上颌骨中心部分存在。二齿鲀科的前上颌骨愈合而不明显,而包含鲟科在内的软骨硬鳞鱼则缺乏前上颌骨。爬虫类与其他非哺乳类兽孔目在前上颌骨后具有一对巨大的膜内骨,称为隔颌骨(英语:septomaxilla)。由于隔颌骨在无冠兽属(英语:Acristatherium)(白垩纪的真兽下纲物种)已退化为痕迹器官,因此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兽亚纲哺乳动物。有趣的是,现存的单孔目仍然保有隔颌骨。前上颌骨的大小与结构也被科学家用来当作数科蝙蝠分类的依据。
相关
- 胸部X光的百科知识|胸部X光的意思解释|胸部X光是什么意思胸部X光摄影(Chest film),又称为X光摄影或胸部摄影,是一种使用在胸部区域的放射造影技术,可以检视胸腔与周边器官状况。胸部X光是目前在医疗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就像其他放
- 甲苯甲苯(法语:Toluène,德语: Toluol,英语:Toluene,IUPAC:Methylbenzene,分子式:C7H8),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甲苯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员,它的很多性质与苯很相像,在现今
- 辅助技术辅助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y),泛指运用科技的方法,或研发科技的装置,协助身心障碍者,重建或替代他们的某些能力或身体机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而任何能够增加、维持、改进或促
- 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古英语:Ænglisc,英语:Old English)或盎格鲁-撒克逊语(英语: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对应于今天英格兰和苏格兰东南部的人说的英语。古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和古弗
- 杨经绥杨经绥(1950年6月-),岩石大地构造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籍贯浙江余杭。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获
- PM2.5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托勒密三世托勒密埃及巴西琉斯和法老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Εὐεργέτης托勒密三世“施惠者”(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Ευεργέτης,约前280年—前222年11/12
-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是四大基本组织之一,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感受内外刺激、传导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
- 墨尔本公园坐标:37°49′22″S 144°58′48″E / 37.82267°S 144.98005°E / -37.82267; 144.98005墨尔本公园(Melbourne Park)位于澳洲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的墨尔本运动和娱乐区(Melbourne
- 法拉龙板块法拉龙板块是一个古代的大洋板块,早在侏罗纪泛大陆解体的时候,就开始隐没于北美洲板块的西海岸之下,最初的隐没带位于今美国犹他州,以后随着北美洲板块的不断增生而逐渐向西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