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语

✍ dations ◷ 2025-10-05 10:31:36 #马来语
马来语,在语言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文莱、新加坡、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分地区等。马来语是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国语,并在4个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拥有官方语言地位。在1945年以前,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很多地方也使用马来语。但是在印尼独立以后,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被称为印尼语,并以之为国语。在马来西亚,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约占全国人口的55%。此外,在马来西亚还有1,000万人是以马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至于在其他国家,印尼的苏门达腊也有1,000万的马来语使用人口,泰国有100万,新加坡则有40万人左右。根据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共同达成的默契,马来语是以廖内语(Bahasa Riau) 苏门达腊廖内省的口音当作标准腔的。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现属印尼的廖内省一直被视为马来语的诞生地。在马来西亚,马来语被称为“Bahasa Melayu(马来语言)”或“Bahasa Malaysia(马来西亚语言)”。“马来西亚语言”是马来西亚政府在1967年的“国语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语汇。一直到1990年以前,“马来西亚语言”比较常被用来指涉马来语。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论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学院里面的学者,却都逐渐倾向于用“马来语言” --- 这是马来语版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所使用的语汇 --- 来指涉马来语。印尼在宣布独立以后,也使用某种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但是却将其称之为“Bahasa Indonesia(印尼语言)”。至于在文莱和新加坡,他们所使用的马来语则是被简单称为“Malay(马来语)”或者是“Bahasa Melayu(马来语言)”。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非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即使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另外,根据闽南语读音,马来人以及马来语(Melayu)也有译作“巫来油”的。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模拟为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间的差别。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借用了不少词汇。比如说,马来语的“邮局”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而产生的词汇。在马来人皈依伊斯兰教前,曾用多种文字,其中最早使用的是爪哇语字母(马来语存世的最早记录:Kedukan Bukit的石刻,就是用爪哇语字母写成)。其中,有一种叫Rencong(英语:Rencong script)的自创字母。在20世纪以前,由于多数的马来人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是使用一种叫做“爪夷文”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书写系统来进行书写的。在西方殖民者到来后,另外一种叫做“Rumi”的罗马字母书写系统,则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爪夷文”原本的地位。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其实正反映了当时统治两地的不同殖民政府──英国殖民政府和荷属东印度公司——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在印尼语中,英文字“moon”中的母音,是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写成“oe”。在日本占领印尼的时候,这个母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为“u”(因此,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卡诺的名字,也从Soekarno被改为Sukarno)。同样,在1972年以前,英语“chin”中的子音,虽然在马来语中是用“ch”来表示,但是在印尼语中,则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书写成“tj”。所以,“孙子”在马来语中的写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语中的写法却是“tjoetjoe”。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变。由于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精确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布,马来语和印尼语中书写系统的这些差异才有了缩小的迹象。比如说,在这之后,马来语的“ch”和印尼语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孙子”就变成了“cucu”。此外,印尼语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马来语中已经采用的“j”,因此,雅加达的拼法,就从“Djakarta”变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语中被保留来发半母音的“j”(即英语“young”的第一个发音),也由马来语中的“y”所取代。虽然马来语和印尼语在书写系统上已经几乎获得了统一,然而由于某些历史上的原因,这两种语言的某些词汇还是有差异。比如说,“钱”在马来语写作“wang”,但是在印尼语则写作“uang”。(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一带的马来人或印尼人与华人杂居,所以日用马来语都掺杂了许多汉语词汇:如kuih(闽南语“粿”;意为“糕点”),cukong(主公,指华人资本家),kicap(闽南语“豉汁”,指酱油),gue(闽南语的“我”,雅加达方言指“我”),tionghoa(中华,指当地华人事物),除此之外中国除了广泛称为China外,也能称为TiongKok(闽南语发音),头家也被称为tauke或taukeh(老板)等。由于葡萄牙人在东南亚的第一个据点是马六甲,所以许多中国特色词汇也透过马来文词汇进入葡萄牙语,继而进入英语,如中国度量衡单位: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尼一带的华人因常与马来人接触,故其日用中文和英文都掺杂了许多马来词汇。例如:此外,由于欧洲人在东南亚的首个据点为马六甲,所以许多欧陆词汇也透过马来文进入中文。例如:巴刹马来语(马来语:Bahasa Pasar)是流通于马来西亚集贸市场(即所谓巴刹)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主要由马来语构成,并混有少许汉语方言、英语、淡米尔语成分。

相关

  • 第四代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英语:Biophysics)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的物理特性。生物物理涵盖各级生物组织,从分子尺度到整个生物体和生态系统。它的研究范围有时会与生理学、生物
  • 尸体腐败尸体腐败是死亡中第五个的阶段,位于苍白僵硬、尸冷、尸僵以及尸斑之后。此过程涉及动物尸体的分解,例如人类尸体的分解。从广义上讲,腐败可以看作是蛋白质的分解,并最终破坏了人
  • 低放射性废物低放射性废物(英文:Low-level waste,缩写:LLW)是除中等放射性废物、高放射性废物、乏燃料、超铀元素废料以及浓缩铀工厂边角料(uranium mill tailings)之外所有放射性核废料的总称
  •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简称“电除尘”,即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静电吸附工业粉尘。在鞍钢等大型工厂都采用这种废气处理方式。与湿式洗涤器相反:
  • 工业发酵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
  • A07E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7(止泻药,肠道抗炎/抗感染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英语:academic journal:scholarly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
  • 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s),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症,简称地贫,是遗传性血液疾病,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其症状可依不同分型而有所不同,程度可能从无症状到严重。通常
  • 变格变格(英语:Declension)是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在句子中为了实现特定的语法功能而产生的词形变化。词通过变格能够反映:英语的变格系统几近消失,但在人称代词、所有格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