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致密恒星系统

✍ dations ◷ 2025-07-21 10:42:07 #黑洞,天体物理学,星系,星团,超大质量黑洞

超致密恒星系统(英语:Hypercompact stellar system,HCSS)是一个被从星系中心弹出后,围绕特大质量黑洞(SMBHs)的恒星团。较靠近黑洞的恒星在被从星系中弹出后,会被黑洞吸引而形成超致密恒星系统。超致密这个词是由于此系统与其他具有相同光度的系统相比尺寸较小,因为超质量黑洞的重力让星团中的恒星在很窄的轨道上绕着星团中心运动。

马克仁177(英语:Markarian 177)星系旁的明亮X射线光源 SDSS 1113 极有可能是HCSS,它的存在可以证实引力波的反作用力理论(gravitational wave recoil),并证明特大质量黑洞的确可以存在于星系之外。


天文学家们相信特大质量黑洞能借由引力波的反作用力,从星系中心被向外弹射。这种情形会发生在双黑洞系统的合并过程,当系统以引力波的形式丧失能量时,引力波并不是均匀向外发射的,有些动量会传递到合并的黑洞们上,相当于它们在合并的瞬间感受到了一股“反作用力”,好像这些黑洞被“踢”了一下。电脑模拟显示这一“踢”大约造成黑洞以 10 5 k m / s {\displaystyle 10^{5}km/s} 比恒星原本的轨道速度还快,原本围绕着特大质量黑洞的恒星们在黑洞感受到反作用力的瞬间会被黑洞拖着走。这也是决定超致密恒星系统大小的原理:系统的半径大约等于在黑洞合并瞬间,双黑洞系统中轨道速度约等于踢动速度的轨道大小

在上式中,是特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且为重力常数。当踢动速度是 10 4 k m / s {\displaystyle 10^{4}km/s} 大概是0.5个秒差距(pc,相当于两光年)。最大的HCSS半径大约为20个秒差距,大概跟一个大型球状星团一样大;最小的HCSS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秒差距大,比任何已知的星团都还要小。

在黑洞被“踢”出星系外后仍然围绕着黑洞的恒星数目取决于踢动速度以及在原本的双黑洞系统中恒星分布的紧密程度。有些理论认为系统中恒星的质量大约等于或少于黑洞质量的0.1%。最大的HCSS大约会乘载数百亿个恒星,使得他们的亮度与球状星团或矮星系约略相同。

除了组成非常紧密以外,HCSS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质量由于中心黑洞的影响,与一般的星团相比极为巨大。超质量黑洞本身很暗且难以观测,但其重力导致周围的恒星会用比一般的星团更高的速度绕行。一般星团中恒星运动的速度大约在每秒几公里之间,但在HCSS中每个恒星都移动得比当初的踢动速度快,大概是每秒几百或几千公里。

如果踢动速度比恒星的脱离速度小,特大质量黑洞会掉回星系中间,并在星系之间来回震荡并达到平衡。即便HCSS脱离原本的星系,它还是在同一个星系团或星系群的范围里,因为星系团或星系群的脱离速度比单一星系来的大许多。当HCSS被观测到时,由于它将通过星系或星团的重力势能井,HCSS实际上应该动得比踢动速度来的慢许多。HCSS中的恒星与星系中心会观察到的恒星相近,也就是说这些恒星会有较高的金属丰度且比典型的球状星团还要年轻。

由于HCSS中心的黑洞无法观测到,因此HCSS看起来就像非常微弱的一团恒星。区分一般聚集起来的恒星与HCSS的方法是透过都普勒红移测量恒星的轨道速度,因为HCSS中恒星的移动速率会比一般聚在一起的恒星移动速率更快。这样的观测并不容易实现,因为HCSS相对其他恒星来说是非常微弱的,即便是非常巨大的天文望远镜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搜集光源才能观测到。

星系团是最有可能找到HCSS的地方。首先,星系团中的星系大部分都是椭圆星系,这类的星系通常经由星系合并所形成。星系合并是形成双超质量黑洞系统的先决条件,才有可能发生黑洞合并并向外产生引力波而“踢”动其他黑洞并形成HCSS;其次,由于来自主星系的逃逸速度足够大,即便HCSS逃离它原本的主星系,也会被保留在附近。

科学家们估计,邻近的室女座星系团与天炉座星系团可能有成千上百个HCSS。对这些星系团中的星团与较紧密的星系进行深入的观测后,我们发现有些过去被认为是一般星团的天体很可能是HCSS。然而根据观测,其中虽然有些紧致的天体有很高的内部速度,却没有一个有够高的速度以至于可以直接被认定为HCSS。

另一个可能会出现HCSS的地方是最近星系合并旺盛的地方。HCSS中心的黑洞时不时会吞噬一颗离它太近的黑洞,进而产生非常明亮的斑点。有些类似的斑点可以在星系的中心被观测到,有可能是星星太靠近星系核中的超值亮黑洞所造成。. 而根据估计,形成HCSS的黑洞在逃离星系中心时会破坏大约十二颗恒星。 然而,斑点存在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因此除非大范围的进行调查,否则很难观测到类似的事件。除此之外,HCSS中的恒星也可能爆炸而成为第一型超新星(白矮星)。

HCSS的发现与研究有以下几项重要性:

相关

  • 德拉梅内于格·费利西泰·罗贝尔·德拉梅内(Hugues Felicité Robert de Lamennais 1782年6月19日-1854年2月27日)法国天主教神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他是法国复
  • 旧大港保安宫高雄站前保安宫,又称旧大港保安宫,是台湾高雄市三民区大港的庙宇,主奉闽南医神保生大帝(大道公)。旧大港保安宫现在庙宇建筑虽历经修建,但仍然保有早期传统庙宇的格局,是高雄市内现
  • 中欧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欧洲联盟的外交关系建立于1975年。中欧关系一个争议的焦点便是欧盟对中国武器禁运。中欧关系始于1985年中欧“贸易与合作协议”。从2007年起,双方开始谈判提
  • 国定古迹国定古迹是指由中华民国政府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审查指定并办理公告的人类为生活需要所营建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之建造物及附属设施群,属“古迹、历史建筑、聚落”类文化
  • MMR麻腮风三联疫苗(英语: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 MMR),港澳台译为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大陆简称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德国麻疹)的疫苗,由三种疾病病
  • 清泉岗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IATA代码:RMQ;ICAO代码:RCMQ)是位于中华民国台中市的机场,为台湾中部唯一的联外机场,场区横跨台中市的沙鹿、清水、神冈、大雅等区,占地1,800公顷。该机场于日治时期
  • 真菌之毁灭真菌之毁灭是倪匡笔下著名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之一,是《妖火》故事的下半部。魔鬼集团企图逼使张小龙合作发展出改变人性的研究,以达到统治世界的野心,但为了挽救全人类不被控制
  • 巴利语上座部佛教巴利语(IAST/ISO 15919: Pāḷi、पालि)是古印度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与梵语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语(普
  • 亨利·杰克逊亨利·马丁·杰克逊(英语:Henry Martin "Scoop" Jackson;1912年5月31日-1983年9月1日)是美国政治家。曾担任华盛顿州议员和美国参议员(1953-1983)。 杰克逊是冷战时期的自由主义者
  • 雅克·蒂博雅克·蒂博(法语:Jacques Thibaud,1880年9月27日-1953年9月1日)是一位法国小提琴家。 蒂博出生在波尔多,在13岁进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Conservatorie de Paris)之前跟随其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