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了但泽而死?

✍ dations ◷ 2025-07-04 19:44:05 #为什么为了但泽而死?

为什么为但泽而死? (法语:Pourquoi mourir pour Dantzig?,波兰语:Dlaczego musimy umierać za Gdańsk?)是二战前夕法国反战的政治口号。这句话起源于法国法西斯主义作家马塞尔·戴亚(Marcel Déat)于1939年5月4日在巴黎报纸《L'Œuvr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Mourir pour Dantzig?”——为了但泽而死?)。该文章涉及纳粹德国对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最后通牒之一,要求将但泽自由市的控制权移交给德国。在文章中,迪特主张绥靖。 他声称法国没有兴趣保卫波兰,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在收到他要求的(根据迪特的说法是合理的)领土后会感到满意。他指责波兰人煽动好战并将欧洲拖入战争。迪特认为,不应该让法国人为不负责任的波兰政治活动付出代价,并对波兰是否能够在任何相当长的时间内进行战斗表示怀疑。“与我们的波兰朋友并肩作战,共同保卫我们的领土、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的自由,”迪特写道,“如果它有助于维护和平,这是一个人们可以勇敢设想的观点。为了但泽而死?,不!” (“Mais mourir pour Dantzig, non!”)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Horowitz198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Publishers200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Reichard2006”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Baumel200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bobrowen”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Burns2012”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Chrobaczyński2002”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Derdej2009”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Frelek2000”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Guz2009”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Herman1998”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Holland201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Jackson200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Język i społeczeństwo”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Lackerstein2012”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Lanzoni200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Moczulski”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Podkowiński198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tvn2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相关

  • 黄文志 (越南)黄文志(越南语:Hoàng Văn Chí,1913年10月1日-1988年7月6日),笔名默定(越南语:Mạc Định),是越南知名政治作家及知识分子。
  • 国际聚变材料放射测试设施国际聚变材料放射测试设施(International Fusion Material Irradiation Facility,缩写:IFMIF),是一项国际科学研究项目,目的是测试核聚变反应堆所用墙壁材料的可用性。IFMIF将使用
  • 欣德·宾特·马克图姆·本·朱马·阿勒马克图姆其他子女哈雅·宾特·侯赛因公主殿下欣德·宾特·马克图姆·本·朱马·阿勒马克图姆(英语:Hind bint Maktoum bin Juma Al Maktoum;阿拉伯语:هند بنت مكتوم بن ج
  • 刘景平刘景平(1917年-1980年),男,汉族,直隶(今河北)宣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 HowcastHowcast是一个以美国为基地,主要以轻松和幽默的文字或影片提供简短DIY、冷知识和通识等的资讯型网站,而其原始影片大部分由业余或在学人士制作,透过“新兴制片人方案”(Emerging
  • 保守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Conservative liberalism)是自由主义的变体之一,结合古典自由主义价值、政策与保守主义立场,或更简单地说,代表自由主义中的右派。保守自由主义政党结合了自由主义
  • 波普勒站波普勒站(英语:Poplar DLR station)是码头区轻便铁路的一个车站,位于伦敦东部的波普勒地区,位于伦敦第2收费区。码头区轻铁的六条路线中有三条经过波普勒站,使得该站成为码头区轻
  • 张凡 (冶金工业部)张凡(1915年-1984年),原名文华,男,回族,山东济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武藤针五郎武藤针五郎(1870年10月25日-1926年5月5日)为日本政府官员,本籍日本爱知县幡豆郡。1888年毕业于明治法律学校(现明治大学法学部),于1920年(大正9年)9月1日受台湾总督府派任,于台湾台北地区担任设市后首届台北市尹(该官职约等于今台北市市长),1924年(大正13年)12月23日卸任。后转任台湾总督府土木局担任末任局长,任期为1924年(大正13年)12月23日至该年12月25日。1926年5月5日病逝,翌日于三桥町葬仪堂举行葬礼。矿物学家、北投石发现者冈本要八郎为其弟,因过继给三河国士族
  • 安妮玛丽·施瓦岑巴赫安妮玛丽·施瓦岑巴赫(德语:Annemarie Minna Renée Schwarzenbach,1908年5月23日-1942年11月15日),是20世纪的瑞士作家、记者和摄影师,施瓦岑巴赫以她独特的中性化装扮而著称。她于纳粹党掌权以前在柏林从事记者工作,在那里她与小说家托马斯·曼的家人关系密切。作为一名摄影师,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度过,并曾与多名女性展开了恋人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一次意外摔倒后死于头部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