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巨蟒属

✍ dations ◷ 2025-10-02 13:44:07 #蚺科,古新世爬行动物

泰坦巨蚺属(学名:,意即“极大的蚺蛇”)是一个生活在古新世(约 6,000 至 5,800 万年前)的无毒、肉食性蚺类。已知的唯一种塞雷洪泰坦巨蚺()也是已知最大的蛇。把它石化的脊椎骨与现代蛇比较,研究人员估计其最大全长 14 米(46 英尺),体重超过 1,100 公斤(2,400 磅),身体最粗处厚达 1 米(3.3 英尺)。它可能是以鳄鱼为食的。

二十八条巨蚺的化石是在2009年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塞雷洪煤矿被发现的。在此以前,在南美洲昔日的热带地区很少有古新世的脊椎动物被发现。

此种是由一队由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学家约纳森·希洛克(Jonathan Bloch)和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古植物学家卡洛斯·哈拉米约(Carlos Jaramillo)率领的国际科学考察队伍发现的。

由于蛇是环温动物,这项发现也暗示了,当时的其生活的热带地区比研究人员原先估计的更温暖,平均气温为 32℃(90°F)。只有这样的气候才能让蛇长得这么大。而目前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为 28℃。

然而,一些研究人员不同意上述估计。例如,2009年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 应用上述的数学模型在温带澳大利亚古蜥蜴化石,预测目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蜥蜴应该能够达到33英尺,这显然不是这样的 .

另一个在同一期杂志上马克·丹尼(生物力学方面的专家)发表的批评指出,这条蛇是如此之大并且产生这么多的代谢热量,环境温度必须比目前的温度低四到六度,否则蛇会有过热危险的.

二十八条蛇中最大的八条重约 2,500 磅(1,136 公斤),体长 12—15 米(37—50 英尺)。而现存最大的蛇,包括长约 7.5 米(24 英尺)的森蚺(最重的蛇)和长约 9.9 米(32.5英尺)的网纹蟒(最长的蛇)。而现存最小的蛇,卡拉细盲蛇,身长只有10 公分(4 英寸)。此前最长的化石蛇,是非洲巨蟒,出土自埃及,长 10 米。

相关

  • 杰佛逊市杰斐逊城(Jefferson City, Missouri)是美国密苏里州州府、科尔县县治。位于该州中部、密苏里河南岸。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为39,636 人。联邦:各州:海外领地:
  • 非火箭航天发射非火箭航天发射是一种部分或全部的采用火箭发动机外的其他推进方式的航天发射方式。如在火箭橇发射或空中发射中,在通过其他手段获得初始速度或高度后,火箭才被应用。(a) Ref
  • 纳波莱奥内·费拉拉纳波莱奥内·费拉拉(意大利语:Napoleone Ferrara,1956年7月26日-),出生于意大利卡塔尼亚,意大利血管生成研究人员,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他于1981年毕业于卡塔
  • 钡餐钡餐是硫酸钡乳液,可以辅助X-射线成像。硫酸钡乳液被患者喝下去之后可以附着在消化道管壁上,阻挡X射线穿过,常用于显示食管和胃的形态。硫酸钡不会被消化,最终会和粪便一起排出
  • 中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Midrange computers), 或者叫中型系统(midrange systems),是介于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之间的一类计算机。一种叫小型计算机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机器在当时通常被
  • 鳞足蜗牛鳞角腹足蜗牛(学名:Chrysomallon squamiferum)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热泉的海螺,属于Peltospiridae(英语:Peltospiridae)科的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物种,也是鳞角腹足蜗牛属(Chrysomallon)的单
  • 国际稻米年国际稻米年是1999年,国际稻米研究所(英语: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IRRI)基于稻米发展中产生的严重问题,而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共同发起的。2002年,菲律宾政府联合
  • 云台云台(英语:tripod head),是指光学设备底部和固定支架连接的转向轴。许多高档的照相机三脚架并不提供配套的云台,用户需要自行配备。照相机用的云台可以分为分别调节前后、左右两
  • 新加坡岛新加坡岛(英语:Singapore Island)是东南亚岛国新加坡共和国的主岛,长宽约50公里乘以26公里,面积约710平方公里。新加坡岛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
  • 捷克公民论坛公民论坛(捷克语:Občanské fórum)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中成立的一政党。公民论坛的宗旨是促使捷克斯洛伐克的反独裁势力联合,推翻极权政府。在这方面,瓦茨拉夫·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