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连

✍ dations ◷ 2025-10-03 15:15:37 #1928年出生,2013年逝世,台湾日语文学作家,台湾诗人,台湾翻译家,彰化人,新北市人,陈姓

锦连(原名陈金连,1928年12月6日-2013年1月6日),是台湾诗人、翻译家。祖籍今新北市三峡区,出生于彰化县 。

铁道讲习所中等科暨电信科毕业。任职于台湾铁路局电报室近38年退休。日治末期即以日文写诗,属于跨越语言的一代。1948年以〈在北风下〉日文诗作刊登于《潮流》上,成为“银铃会”最年轻的成员。1964年《笠》诗刊创立,为发起人之一。从事日本语教学经验二十余年,战后克服语言障碍后,以中文写诗,并翻译日文诗及诗论。曾获“荣后诗奖”。锦连在战前及战后写了四百余首日文诗,因没有园地发表,又无法用中文写作,因此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荒废,1990年代退出《笠》诗刊以后,诗作大量增加,部分发表于《文学台湾》外,2002年并着手整理1952-1957所写日文诗作,将之自译为中文,以中日文同时出版《守夜的壁虎》及《夜を守りてやもりが……》二册。早期作品发表于《军民导报》、《现代诗》、《创世纪》、《今日新诗》、《笔汇》、《现代文学》等刊物。作品曾入选《六十年代诗选》、《本省籍作家作品集10:新诗集》、《华丽岛诗集》、《台湾现代诗集》(日文)、《中国新诗选》、《美丽岛诗集》以及《1984台湾诗选》等。2003年出版中文诗集《海的起源》,日文诗集《支点》,据此与早年出版之《乡愁》、《挖掘》、《锦连作品集》综合观察,才能较完整一窥锦连诗学世界的全貌。

2004年11月7日获真理大学“台湾文学家牛津奖”,并举办“锦连创作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2日明道大学举办“锦连的时代——锦连诗作学术研讨会”。在台湾本土诗坛的地位,愈显重要。

相关

  • 生命征象生命体征(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迹象,医学术语,是一组4到6个最重要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表征。这些测量结果被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提供潜在疾病的线索,并显示出
  • 抗真菌药物杀真菌剂(英语:fungicide)是指用来杀死或抑制真菌或真菌袍子的化合物或者生物体。真菌能够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危害,例如严重减产,质量降低等。卵菌不是真菌,尽管它和真菌很相似,例如
  • 隐性基因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 福美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英语:Zinc dimethyldithiocarbamate,福美锌,英语:Ziram)是一个锌与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配合物,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通常作为杀真菌剂使用,也用于橡胶的硫
  • 石星石星(?-1599年),字拱辰,号东泉,山东东明城内石家井(今解放街仁义胡同)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登己未科进士。历任给事中。隆庆初年(1567年)上疏切谏:“陛下为鳌山
  • 胃食管反流疾病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缩写:GERD),或称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长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
  • 贾科莫·卡萨诺瓦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1725年4月2日-1798年6月4日),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冒险家、作家、“追寻女色的风流才子,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生于意大利威尼斯,
  • ATC代码 (V08)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8(造影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德尔维希德尔维希(波斯语:درویش‎),回教的一种修士,在波斯语中是乞讨者、托钵僧的意思。最早出现在十世纪。他们是苏非派的一种。他们出家隐居,或云游四方。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苦行僧出
  • 图雷·尼曼图雷·尼曼(1886年5月18日-1969年10月7日),是瑞典的社会主义者。除了政治活动之外,尼曼还会写诗写歌。 图雷‧尼曼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弟,艺术家Einar Nerman(英语:Einar Nerman)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