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新村

✍ dations ◷ 2025-07-19 05:35:06 #华人新村
华人新村是马来西亚华人聚居的村落,形成于1950年代,是马来亚英国殖民地政府在长达12年的紧急状态中设立的一系列华人集中定居点。当时英殖民政府为了阻止郊区的华人与森林中的马来亚共产党游击队接触,便将原本散居在郊外华人集中起来,这些集中点后来就变成了华人聚居的新村落。今日整个马来西亚共有452个传统华人新村(Kampung baru),占该国百分之22的人口,其中霹雳州是马来西亚最多华人新村的州属。在这之中以华人居多,而马来人和印度人居住在甘榜和园丘。早期的华人新村多为木屋区,随着时代发展,今日许多木屋已翻新成现代式洋房,也有一些新村因人口外移、房屋废弃而逐渐变得破旧不堪。这些华人新村在20世纪中叶出现。华人新村的村民只可以根据政府规定时间内出入橡胶园和郊区或其它森林里,时间在早上7时至傍晚6时。这些华人村民大部分都是以割胶为生。华人新村基本上都坐落于西马,但东马也有三个因砂拉越英殖民政府为应对砂拉越的共产党人而设立的三个新村——“新生村”、“来拓村”和“大富村”。目前马来西亚人口最多和土地面积最广的新村是位于吉隆坡的增江新村,而吉打华林县的拉武勿刹则是最小的新村,约有44人。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也于2009年3月5日将157个华人非传统新村,包括113个重组村及44个渔村正式纳入其管辖范围,和传统新村同级。。下方列出马来西亚各州新村的总数概览。各州新村的详情请参阅马来西亚华人新村列表。

相关

  • 座囊菌纲参见内文座囊菌纲(学名:Dothide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下的一纲,共包含11个目、90个科、1300个属及超过19000个种。传统上本纲的大多数真菌都被算作腔菌(loculoascomycetes),
  • 甘油丙三醇又称甘油,结构简式为HOCH2CHOHCH2OH或C3H5(OH)3,分子式为C3H8O3。丙三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性液体,沸点为290℃,吸水性很强。具有醇类的通性,例如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产
  • 羊肚菌羊肚菌属(学名:Morchella、英语:morels),是子囊菌门羊肚菌科的一个属,形态特征为子囊果的外表呈蜂窝状。本属最早于1794年由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描述发表,模式种为美味羊肚
  • 火成岩岩浆岩,是指岩浆或熔岩冷却和凝固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熔化的现存岩石)所成形的一种岩石。岩浆岩是三种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他两种类型分别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现在已经发现
  • 丹尼斯·苏利文丹尼斯·帕内尔·苏利文(英语:Dennis Parnell Sullivan,1941年2月12日-),美国数学家。 他在拓扑学(代数拓扑及几何拓扑)以及动力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他是纽约市立大学研究
  • 自治领印度(英语:India),通称印度自治领(英语:Dominion of India),是曾短暂存在于南亚次大陆上的一个国家。 当英国于1947年结束对印度次大陆的统治之后,便在此地建立了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
  • b东魏/b font style=color:#888small534-550/small<东魏(534年-550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王朝之一,由鲜卑化汉人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十一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并与宇文泰所掌控的西魏对立,建都邺,以高欢霸府“大丞相府”所在
  • 印加印加帝国(克丘亚语:Tawantinsuyu)是15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南美洲的古老帝国,亦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国的重
  • 植物群植物相(拉丁文:Flora,源自罗马神话里的花之女神)又译植物群或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植物种群。Flora另一个意思是植物志,是对一个植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植物相的原字
  • 詹姆斯·皮克詹姆斯·本杰明·皮克(James Benjamin Peake,1944年6月18日),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政治人物,前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政府的退伍军人事务部长(2007年至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