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

✍ dations ◷ 2025-09-28 15:23:31 #生物质能
生物质(Biomass)是指能够当做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也包括以生物可降解的废弃物(Biodegradable waste)制造的燃料。但那些已经变质成为煤炭或石油等的有机物质除外。许多的植物都被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杨属、柳树、甘蔗和棕榈树。。一些特定采用的植物通常都不是非常重要的终端产品,但却会影响原料的处理过程。因为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生物质能的工业也随着水涨船高。虽然化石燃料原本为古老的生化质能,但是因为所含的碳已经离开碳循环太久了,所以并不被认为是种生物质能。燃烧化石燃料会排放二氧化碳至大气中。像是一些最近刚发展出来的生物质能制造的塑胶可以在海水中降解,生产方式也和一般化石制造塑胶相同,而且相较之下生产成本还更便宜,也符合大部分的最低品质标准。但使用寿命比一般的耐水塑胶还要短。生物质能不单只用来当燃料使用,也有其他用途,例如玉米。低技术处理包括:更高技术的处理包括:燃烧生物质能或是其所生产的燃料,可以用来生产热能或是电能。生物质能的其他用途,除燃料和堆肥包括:生物质能是碳循环的一个环节。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质,而有机物质在死亡或被氧化后会再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回归大气。这循环相对的所需的时间较短,而用作燃料的植物可以很快地不断地重复种植替代。因此使用生物质能作为燃料依然可以维持大气中碳含量的水平。按重量计算,干燥木材普遍的碳储量大约在50%左右。虽然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有时也被称为"碳中性"的能源,但还是可能会助长全球暖化。这情况会发生在碳中性平衡被破坏时,例如森林开伐或都市化。使用生质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仍会排放一样多的二氧化碳至大气中。但用作燃料的生物质能还是被视为是碳中性的,或者是温室气体的净消耗者,因为可以抵销甲烷进入大气。干燥的生物质能中含量约50%的碳早已经进入碳循环中。在生物质能的生命中会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结束后再以二氧化碳和甲烷(CH4)的形式回归大气,而这取决于它最后的结果。甲烷最后会再转化成二氧化碳并完成碳循环的周期。而化石燃料会将碳带离循环并储存起来,直到再回归大气中,增加大气碳循环的碳含量。生物剩余物所产生的能源会取代化石燃料而让化石燃料的碳继续被留着,也交换循环中包括生物残留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和气体还有大部分的碳的组成。但因为缺乏借由生物剩余物产生能量的应用,大部分剩余物的碳还是以腐烂或燃烧的方式回归大气。腐烂过程中大约会产生50%的甲烷,而燃烧会产生5-10%的甲烷。发电厂会控制燃烧将大部分的生物质能转换成二氧化碳,因为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强大的温室气体。借由利用生物质能产生能量的处理过程中将甲烷转换成二氧化碳能够大幅的减缓温室效应。美国现有的生物质能发电厂供应1700百万瓦,占全部约0.5%的电力。减少了约1100万吨的二氧化碳和200万吨的甲烷排放量。而减少排放的甲烷量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威力是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的20倍。生物质能生产能量所减少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效率是其他碳中性能源生产技术的5倍。目前Florida Crystals Corporation的New Hope Power Partnership是美国最大的生物质能发电厂。借由回收甘蔗渣和废弃木材所产生的140百万瓦电力足够提供它的大型研磨厂和提炼厂运作还有超过40000家庭的供电。每年约省下了80万桶的石油,减少使用了许多在佛罗里达的垃圾掩埋地。这表显示的是人类会生物质能的消费和利用,并不包括未收成和利用的。来源:Whittaker, R. H.; Likens, G. E. The Biosphere and Man. (编) Leith, H. & Whittaker, R. H.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Biosphere. Springer-Verlag. 1975: 305–328. ISBN 978-0-387-07083-4.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Ecological Studies Vol 14 (Berlin)EISFELDER, C., KUENZER, C. and DECH, S., 2011: Derivation of biomass information for semi-arid areas using remote-sensing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DOI:10.1080/01431161.2011.620034

相关

  • 卡尔·乌斯卡尔·理查德·乌斯(英语:Carl Richard Woese,1928年7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生于纽约州锡拉丘兹,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乌斯因在1977年由对16S 核糖体RNA系统发生分类学
  • 中部非洲中非(英语:Central Africa)即中部非洲地区,从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大陆西部突起部分合围,不包括非洲大峡谷西部。有时中非单指中非共和国。区内用水全赖刚果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仅次于
  • 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常置入之大静脉包括有: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
  • 氨甲环酸传明酸(tranexamic acid (TXA) 或 transamin,又称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其他名称有断血炎、止血环酸、凝血酸等,具有止血抗炎的药理效果,本作为凝血剂用途,有针剂跟口服
  • 威廉·费勒威廉·费勒(英语:William Feller,1907年7月1日-1970年1月14日),克罗地亚裔美籍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概率学家之一。生于萨格勒布,1926年年仅20岁时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指导老
  • 埃博拉病毒属埃博拉病毒属(学名:Ebola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
  •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德语:Matthias Grünewald,约1470年-1528年8月31日),真名为马蒂亚斯·哥特哈德(Mathias Gothardt),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英语:German Renaissance)画家,不过他仍坚持
  • 蒙提霍尔问题蒙提霍尔问题,亦称为蒙特霍问题、山羊问题或三门问题(英文:Monty Hall problem),是一个源自博弈论的数学游戏问题,大致出自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Let's Make a Deal(英语:Let's Make a
  • 虐囚门事件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英语:Abu Ghraib torture and prisoner abuse;阿拉伯语:فضيحة التعذيب في سجن أبو غريب‎),又称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美英联
  • 黄道婆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称黄婆、黄母,松江府华亭县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生活在宋末元初,中国古代的女性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生于南宋淳祐五年,由于家庭贫苦,十多岁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