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蹲炮

✍ dations ◷ 2025-10-04 03:00:59 #中国古代武器,火炮,三字消歧义

虎蹲炮,又写作“虎蹲炮”,是中国古代一种小型管身火炮,最早在宋朝曾公亮等所著的《武经总要》的记载中为一种人力投石机。虎蹲炮的大规模研制与使用,始自中国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期,由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为了反制倭寇的鸟铳而发明。戚继光在研究了当时的几种火炮后,为了克服发射时容易产生后座而造成自伤的缺点,在炮口安装了支撑架,故虎蹲炮以射击时外观像猛虎蹲坐而得名。

这种轻型火炮后来成为明军的重要武器,连骑兵队都有装备。

该炮重量轻,体积小,尤其适合于骑兵使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催生了明朝陆军骑炮兵,也是世界历史上首支骑炮兵。

历史记载,1598年11月18日夜,中国明朝军队与朝鲜联军组成的水军在朝鲜露梁海峡的露梁海战中遭遇日本军队百艘船的阻击,明军战船上多尊虎蹲大炮连续猛烈轰击,日军战船纷纷中弹起火,损失惨重。

虎蹲炮的填装过程是:先装火药和土隔,再装弹丸。据明代后期朝鲜军事典籍《火炮式谚解》记载,虎蹲炮铸铁而制,全长40厘米,口径4厘米,外径14厘米,填装一次需要炮捻半条,火药6两,土隔两寸,铅丸70颗或铁丸30颗。发射前再将一颗大铅子(重5两)放在炮口中央发射。

在戚继光所著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中,关于虎蹲炮的具体操作记载如下:

《练兵实纪》中记载“马兵每旗总一名,队总三名,共管虎蹲炮一位。”而此马兵一旗为三队,每队12人,合计36人,也就是每36人编制有虎蹲炮一门。此炮由队长操作,列于阵前一丈(3.2米),“虎蹲炮安各旗空前,去人一丈”。

在《纪效新书》十四卷本中,也是三名队长合演虎蹲炮一门。因此,在通常状态下,虎蹲炮编制当为三队一门,即36人冷兵器队列之中,配备虎蹲炮一门,由三名队长来点放火炮。

相关

  • 后心肌梗塞症候群后心肌梗塞症候群(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syndrome),又称卓斯勒症候群(Dressler syndrome),是描述在心肌细胞或心包膜在受损后产生的后天性(英语:acquired)心包炎。常见症状包含
  • 2001火星奥德赛号2001火星奥德赛号(英语:2001 Mars Odyssey)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测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制造卫星,花费约2.97亿美金。主要任务是寻找水与火山活动的迹象,同时也是火星探
  • 富国岛富国岛位于台湾高雄市鸟松区,为澄清湖的一座人工内陆岛,1955年11月予整建命名为富国岛,以纪念中华民国国军在越南的孤军。
  • 2017年团结右翼集会团结右翼集会(英语:Unite the Right rally)是2017年8月11日至12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蒂镇举行的一次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其中包括另类右翼、新纳粹主义、KKK党、白人民族主义与
  • 第二大道第二大道是纽约市曼哈顿东部的一条大道,南到休斯顿街,北到128街。第二大道是单行线,只允许汽车南行。从55街到34街的一侧有自行车道。第二大道从南向北穿过许多街区,包括下东城
  • 李察·哈里斯李察·哈里斯(Richard St John Harris,也翻译为理查德·哈里斯,1930年10月1日-2002年10月25日),爱尔兰演员,歌手,戏剧制作人,电影导演和作家。于1930年10月1日出生在爱尔兰的利默里克
  • 李石樵李石樵(1908年7月13日-1995年7月7日),生于日治台湾台北厅新庄支厅贵仔坑区(今新北市泰山区),台湾重要画家,为台湾第一代西画家。获有“画家中的画家”、“九段画家”、“万米长跑者
  • 栗良平栗良平(くり りょうへい;1954年-)生于北海道砂川市,本名伊藤贡,是一名日本小说家。栗良平在高中毕业后任职于医院,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流传的故事,并翻译成各地方言,在日本全国
  • 谢尔盖·阿尔谢尼耶维奇·戈格利泽谢尔盖·阿尔谢尼耶维奇·戈格利泽(俄语:Сергей (Серго) Арсеньевич (Арсентьевич) Гоглидзе,1901年-1953年12月23日)格鲁吉亚人,主持格
  • 雪儿·海特雪儿·海特(英语:Shere Hite,1942年11月2日-),是美裔德国性教育家、女权主义者。生于美国,1995年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德国籍。海特的主要工作是女性性学研究。出版过《海特性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