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甘榜

✍ dations ◷ 2025-07-05 08:20:48 #砂拉越

贝尔甘榜是砂拉越三马丹镇附近的小村子,约有130户,人口约有700,拥有352人是毕达友实拉高人(Bidayuh Selako)。

贝尔甘榜是在1875年开发的。根据当地居民,有一群居住在印尼士布爹(Seputeh)的毕达友实拉高人在1830年移居到现今砂拉越与印尼边界的一个地方叫板班(Bamban)。在1850年有三个人来到了村里,分别是达寿伯(Pak Dasoh),德培伯(Pak Depeh)和瘦伯(Pak Kurus),向村里的实拉高人提议了就在现今的贝尔甘榜建立一个新的村子。村子的人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之后在1875年便开始搬迁,兴建现在的甘榜。

华人则是在在19世纪末才来到村子。在19世纪初,有一批人来自雷州与海南到丹绒达督(Tanjung Datu)砍伐盐木。数十年后,他们有一小部分人停止了伐木而搬迁到三门山(Samunsam)定居,收购当地土产。随后他们再迁移到今日的贝尔甘榜(Kampung Pueh)和西露甘榜(Kampung Siru)种植胡椒与甘蜜。

相传,贝尔甘榜附近有条小溪,里面有很多青蛙。早期到此垦荒的客家人叫它为“拐港”,因为在客家话里,青蛙叫“拐”而河流叫“港”。由于当地的土著不会客家话,所以把“拐”念成了“Pueh”,贝尔就因此得名。
另一个说法是因为当时在村子周围地区有很多一种草叫贝尔(Pueh),所以村民就把这村子叫作贝尔甘榜。

村里的居民主要是种植稻谷,另外一些拥有较大土地的居民也会种植一些水果如:芒果、红毛丹、杨桃和香蕉。也有村民会在屋子旁的空地种植香茅、辣椒和高良姜,多数是自食自用。
由于三马丹镇是旅游镇,而村子离镇非常近,所以有些居民从事旅游业,把屋子发展成寄宿家庭。

相关

  • 恐龙的体型恐龙的体型将目前已知的不同恐龙生物群中,最大、最重与最小的成员列表出来。备注:这个列表并不包含未公布的化石。恐龙的体重估计值比身长估计值变化范围更大,因为使用已灭绝动
  • 南洋杉南洋杉(学名:Araucaria cunninghamii),又称肯氏南洋杉、花旗杉,是南洋杉科南洋杉属下的一个物种,寿命可长达450年,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常绿乔木,株高20~40公分,高度可达60
  • 静御前静御前(1165年?-1211年?)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人物,矶禅师之女,源义经之爱妾,舞艺精湛,知名白拍子(白拍子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一种歌舞伎,游女)。在战争中为源赖朝所获,后产下之子被杀,一
  • 吸收光谱学吸收光谱学是指一门光谱学技术,它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吸收,形成频率或波长对与试样交互的函数。试样从辐射域吸收能量,如光子。吸收强度的变化与频率构成函数关系,这种变化就是吸
  • 希德尼·鲁迈特希德尼·鲁迈特(英语:Sidney Lumet,1924年6月25日-2011年4月9日)是一位美国电影导演,曾多次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执导过许多经典电影。
  • 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英语: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w),简称文大法学院,为中国文化大学十二学院之一,源自设立于1962年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法律学门”与成立于1966
  • 中国方志丛书中国方志丛书由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自1967年开始分三期出版,到2020六月将完成3,260种,8,146册,仍继续编印中,此空前巨著为当时出版界开创大套丛书整编出版之风,并带动中国区域之研
  • 丁斯曼丁斯曼 (Dinsman,1949年5月20日-),原名“Che Shamsuddin Othman”,1970年代马来西亚剧场导演、编剧及演员,以马来语为创作媒介语。他早期的剧作如《抗议》()、《惹拔》()和《不是自杀》
  • 台州市域铁路台州市域铁路是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建设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中国第二个市域铁路系统,由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运营。近期(一期)规划S1线和S2线2条线路;远期规划S3线
  • 钦明路站钦明路站(日语:欽明路駅/きんめいじえき  */?)是位于山口县岩国市玖珂町(日语:玖珂町)中野口1529番7号,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的岩德线车站。站名来源于钦明天皇曾造访过的钦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