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奥多尔·夏塞里奥

✍ dations ◷ 2025-10-02 10:58:39 #1819年出生,1856年逝世,法国画家,浪漫主义画家

泰奥多尔·夏塞里奥(Théodore Chassériau,1819年9月20日-1856年10月8日),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他因为曾经到阿尔及利亚旅行所以画过许多东方风味的绘画。

夏塞里奥出生于中美洲多米尼加东北部的萨马纳,父亲是当时法属殖民地的官员,母亲是当地克里奥尔人,1821年,全家移居巴黎,夏塞里奥显示出绘画的才能,1830年,年仅11岁的夏塞里奥就被安格尔的画室接纳为学生,学习安格尔的古典主义画派绘画,安格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曾说:“这个孩子会成为绘画界的拿破伦”。

1834年,安格尔离开法国到罗马担任法兰西学院的院长,夏塞里奥受到德拉克罗瓦的影响,德拉克罗瓦使用颜色的方式曾使安格尔感到非常厌恶,夏塞里奥一直试图将安格尔的古典主义风格和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颜色调和起来。他于1836年第一次在巴黎的沙龙中展出自己的作品,获得三等奖。1840年,夏塞里奥去罗马见到安格尔,安格尔对自己学生风格的转变很不满,因此导致两人关系决裂。

1846年,他曾到阿尔及利亚旅行,后来由于他健康状况恶化,又承接了为教堂画壁画的繁重工作,终于体力不支在巴黎逝世,年仅37岁。

他早期创作了许多以罗马神话故事为主题的作品,如《上年纪的人偷看苏珊娜洗澡》(1839年)、《维纳斯的诞生》(1839年)、《狄安娜将阿卡同变成鹿》(1840年)、《被锁在岩礁上的安德罗梅达》(1840年)、《以斯帖的盥洗室》(1841年),以及一些宗教题材的画,如《奥里弗山上的基督》(1840年、《从十字架上放下耶稣》(1842年)。受到批评家们来自不同角度的评价。他还创作了壁画《埃及的圣玛丽》(1843年)。

这一期间,他还创作了一些肖像画,《修道士多米尼克拉克达尔神父像》(1840年),《两姐妹》(1843年),他的肖像画刻画精细,都是先用铅笔起草,和安格尔绘画的程序一样,他还创作了29幅版画,其中18幅是描绘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的蚀刻版画。

1846年,他创作了巨幅画像《阿里本哈默特,君士坦丁堡的哈里发》,从阿尔及利亚回来后,他创作了《阿拉伯酋长视察下属》(1849年),《阳台上的犹太妇女》(1849年),以及大型作品《温水浴室》。

他的作品对后来夏凡纳和莫罗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反映在马蒂斯和高更的作品风格中。

相关

  • 书籍的右页和左页书籍的右页是书籍右侧的页面, 也称作纸张的正面;左页是书籍的左侧部分的页面, 也称作纸张的反面。它们是装订, 打印和出版业中的术语, 并且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在实体文件交流的
  • 哈佛医学院坐标:42°20′09″N 71°06′18″W / 42.335743°N 71.105138°W / 42.335743; -71.105138哈佛医学院 (英语:Harvard Medical School,简称:HMS) 位于波士顿长木医学区,提供各个医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胚胎植入前遗传筛选(英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简称PGS)是一种优生学技术,配合试管婴儿使用,该技术能筛查胚胎的潜在疾病基因,将有问题的胚胎提早销毁,只留下无问题的
  •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英语:ISDN, Isosorbide dinitrate),是一种硝酸类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食管痉挛。硝酸异山梨酯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重要
  • 卡布斯·本·赛义德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阿拉伯语:قابوس بن سعيد آل سعيد‎,1940年11月18日-2020年1月10日),前任阿曼苏丹,阿曼赛义德王朝的第14代君主。卡布斯自1970年
  • 凤邑城隍庙凤邑城隍庙,又称凤山城隍庙、凤山县城隍庙,址于高雄市凤山区凤明街。主祀凤山县城隍显佑伯,配祀文武判官、阴阳司、廿四司、范谢将军等神祇;后殿祀奉东岳大帝、十殿阎王。凤山县
  • 阴唇阴唇是女性外生殖器组成部分。人类的阴唇分为大阴唇与小阴唇。大阴唇位于女阴左右两侧,小阴唇则位在大阴唇之内,为皮肤的褶皱。阴唇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阴蒂以及尿道口与阴道口。
  • 瓦尔特·乌布利希苏联:瓦尔特·乌布利希(德语:Walter Ulbricht,1893年6月30日-1973年8月1日),德国政治家、共产主义者。他亦是首位东德领导人(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在莱比锡出生。他的父亲
  • 南安县南安市(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Lâm-
  • 货币主义者货币主义(英语:Monetarism),又称重货币学派、货币学派,是1960年代形成的经济学流派,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领袖人物为米尔顿·傅利曼,他在1976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