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耳

✍ dations ◷ 2025-07-23 06:07:35 #红褶伞属,1785年描述的真菌

玫耳,是红褶伞属(,又名玫耳属)的真菌。红褶伞属下只有单一的网盖红褶伞(又名网盖粉菇或掌状玫耳)。它们分布在环北带,在北美洲东部、北非、欧洲及亚洲都可以采集得到。它们一般会在树桩及腐朽的硬木上生长。成熟玫耳的伞状帽呈粉红色及胶状的,表面有纹。生长期间在不同的光度及颜色照射下,会影响它们的大小、形状及子实体的颜色。

由于玫耳有独特的特征,令其分类很难得到共识,故此它有很多异名。根据近期的分子种系发生学分析,发现玫耳最为接近Physalacriaceae下的属。

玫耳的模式种网盖红褶伞原先于1758年被法国植物学家皮埃尔·布雅德(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分类在蘑菇属中。埃利亚斯·马格努斯·弗里斯(Elias Magnus Fries)也认同这个分类。后来于1926年,由René Maire将之分类在新起的红褶伞属中。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掌状”,可能是指其盖上的纹像手掌。

法国植物学家Claude Casimir Gillet于1876年将网盖红褶伞分类在侧耳属中,并命名为。另外美国真菌学家Charles Horton Peck于1891年描述的新物种,其实就是网盖红褶伞。其他的异名包括、、、及。

玫耳在伞菌目中的分类不明,多个学者都提出不同的意见。于1951年,洛夫·辛格(Rolf Singer)认为鹅膏菌族及红褶伞属有很多相似性,包括孢子颜色及装饰、菌丝及菌髓结构、厚垣孢子的产生等,于是将红褶伞属分类到鹅膏菌科内。

于1953年,法国真菌学家Robert Kühner及Henri Romagnesi基于孢子的颜色而将红褶伞属分类到口蘑科中。1969年,有指因红褶伞属孢子的超显微结构而将之分类到粉褶伞科。到了1986年,辛格修改了其主张,认为红褶伞科应较为接近口蘑科的Pseudohiatuleae族。此族包含了小火焰菌属、、及。1988年,有建议将口蘑科分成几个新的科,当中包括了含有红褶伞属的Rhodotaceae。

分子种系发生学帮助厘清玫耳的分类问题。多种伞菌的核糖体DNA研究证实了将红褶伞属分类到口蘑科的建议。一项大型的种系发生学分析认为红褶伞属应属于伞菌目的核心分支,即包含粗糙鳞盖伞、、金针菇、、及亮菌的分支。这些属后来被重置到Physalacriaceae科中。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及MycoBank也是将红褶伞属分类到Physalacriaceae之下。

玫耳的子实体有伞状帽及蕈柄;蕈柄没有菌环或外被。伞状帽最初是凸出的,当长到某一阶段就会变成扁平,平均阔2-6厘米。帽的边缘是向内卷曲的,帽表面有较浅色的脉状纹。在纹间的颜色会受生长时照明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可以呈橙色至粉红色至红色。帽表面是胶状的,菌髓结实及呈粉红色。

小菌褶连接蕈柄。小菌褶很厚及紧密,与伞状帽的颜色差不多。一些小菌褶并非由伞状帽伸延到蕈柄,每2-4褶形成一组。蕈柄长1.5-3厘米及厚4-6毫米,位于伞状帽的中央或边缘。蕈柄的颜色也像帽般会受照明的情况所影响。

玫耳的菌丝会在子实体初出现时分泌一种红色或橙色的液体。成熟的子实体当放在10%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时会转变为绿色。

玫耳的孢子印一般都是粉红色的,但也有呈奶白色的。在微观下,玫耳的孢子约呈球状,大小为6–7.2×5.6–6.5微米。孢子表面有结节,一般长0.5–0.7微米。孢子并非淀粉质的,故在梅瑞氏染剂下不会带有碘的染色。

孢子台呈棒状及有4个孢子,大小约为33.6–43.2×5.6–8微米。虽然玫耳没有侧生囊状体,但却有大量的褶缘囊状体,褶缘囊状体大小约为27.2–48×4.8–8微米。菌丝上有扣子体。菌盖皮层是由囊状及厚壁的菌丝所组成,每一个菌丝都是由细小的茎所支撑,一直延伸到胶凝区。

厚垣孢子是无性的繁殖单元,可以帮助玫耳在不适合生长的环境下生存。玫耳的厚垣孢子大小约为12-8×8-6微米。

玫耳一般被列为食用性未明或不适宜食用。玫耳没有明显气味,味道苦味,但早期却有指是甜味。

玫耳是其中一种具有抗人类临床病原体的真菌。在扩散法药敏试验(Kirby-Bauer antibiotic testing)下,玫耳对枯草杆菌有中度的抗菌力,而对酿酒酵母及烟曲霉只有轻度的抗真菌力。

玫耳是腐生的,即透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养份。它们可以分散或一束的生长。它们会在菩提树、枫树或榆树等硬木上生长,在欧洲也有生长在欧洲七叶树上。玫耳喜欢定期泛滥及较少阳光的环境。它们较为喜欢生长在未腐朽的木材上,可算是先锋种。它们有时也会长在深色的木材上,尤其是失去了树皮及干身的树干。玫耳会在较寒冷及潮湿的天气下长成:美国会是在春天至秋天,英国及欧洲则是在秋天至冬天。

玫耳分布在环北带,包括加拿大、伊朗、匈牙利、意大利、波兰、斯洛伐克、丹麦、瑞典、挪威、德国、以往苏联的地区、韩国、日本及新西兰。玫耳在美国分布在印地安纳州及北美洲其他东部地区。虽然玫耳较为罕有,但在伊利诺伊州却较普遍。有指由于榆树因荷兰榆树病而枯竭增加,却令玫耳有复苏的迹象。

近红光的可见光是玫耳生长所需的光谱,这与一般真菌所需的蓝光有所不同。在波长500纳米以上的红光、黄光或绿光下,玫耳都可以结出子实体;若只有蓝光,则不能长成。玫耳的显型会受到照明的颜色及光度所影响。例如在绿光下,子实体会呈淡橙色,蕈柄较短及笔直,伞状帽很大及有明显的纹;这与在绿叶下长成的玫耳相像。若是在黄光照射下,玫耳会呈鲜橙色,伞状帽较细小,纹理也不明显;这与在冬天落叶后长成的玫耳相似。

1980年代的欧洲因空气污染及改变土地用途,真菌的数量大幅下降。自此欧洲多国就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制订了真菌的红色名录。玫耳在超过一半的欧洲国家中都被列入红色名录,状况属于极危、濒危或近危。玫耳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立陶宛已经出现区域性灭绝。它们是匈牙利受保护的35种真菌之一,任何采集都是违法的。

相关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肾炎综合征肾炎综合征(英语:Nephritic syndrome),又称肾炎症候群,以血尿、蛋白尿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随水肿和高血压。可进一步细分为: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
  • 独体独体为一种汉字字体的结构,与合体概念相对。指汉字结构中,仅含有一个单独形体、不可分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的字。其形体结构完整,难以拆解分析其读音或字义。这包含着六书中
  • 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简称HCC)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类型的慢性肝癌,并且在肝硬化的患者中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它发生在慢性肝脏炎症的环境中,并且与慢性病毒性肝
  • 送神日祭灶节是东亚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送灶、祭灶、灶王节等,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当日,或前后一日。祭灶节被视为过年的开
  • 梦时代购物中心统一梦时代购物中心 (Dream Mall) ,是一间位于台湾高雄市前镇区的大型购物中心,也是全台规模最大(包括店铺数、营业面积)的购物中心,2007年3月30日开业,为统一企业的统正开发主导开
  • 屏东县市区公车屏东县市区公车,是由屏东县政府作为主管机关(承办单位:城乡发展处,为府内单位,非机关)的台湾汽车客运路线。屏东县市区公车由屏东客运与高雄客运营运,以计程车行驶的贴心巴士则由台
  • 乔治-欧仁·奥斯曼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法语: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年3月27日-1891年1月11日),法国城市规划师,因获拿破仑三世重用,主持了1852年至1870年的巴黎城市规划而闻名。当今
  • 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又称可持续交通、永续运输,是以适应人类居住环境、生态均衡及节能的交通运输系统,并采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交通工具。利用对于环境及健康与能源消耗等较为有利的运
  • 让-吕克·南希让-吕克·南希(法语:Jean-Luc Nancy,1940年7月26日-),法国哲学家。南希1962年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而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73年在知名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