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之战 (1900年)

✍ dations ◷ 2025-07-10 01:48:29 #大沽口炮台之战 (1900年)

辛丑条约

大沽口炮台之战是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清朝军队与八国联军之间在大沽口或大沽炮台的一场短暂交战。西方和日本海军在与清军的部队进行了短暂但血腥的战斗后占领了大沽炮台。此战的战损促使清政府站在义和团一边,同时中国军队受命抵抗中国领土内的所有外国军队。联军一直控制着大沽口直到1901年9月义和团运动结束。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的拳民威胁外来势力。拳民是中国本地的农民运动义和团成员,旨在终结外国对中国的影响。至6月初,经清廷许可,有450名来自八国的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分批陆续抵达北京保护外交使馆区。6月9日,使馆区与天津的联络中断,虽然此时使馆区实际并未遭到攻击,但6月10日,八国决定出兵,于11日集结了2,000人的西摩尔远征军,未经清廷许可,试图从天津乘火车前往北京支援使馆区,因铁路部分路段被毁,出天津不远即下车步行。在天津还有2,400联军士兵,多是俄军。中国的清政府正在犹豫是支持拳民抗击外国入侵还是镇压这一威胁朝廷的团体。

同期黄海海岸外数英里有大量西方和日本的战舰。6月15日,中国军队在白河布置了水雷以防八国联军派战舰发起进攻。为避免海上与天津的补给和通讯线受到威胁,各战舰的统帅在16日会见,认为控制海河河口的大沽口炮台是在华北维持据点的关键。俄罗斯帝国海军的希尔德布兰特海军中将通过巴赫梅捷夫上尉送信给大沽口提督罗荣光,后者随后发电报告知正在天津的直隶总督裕禄,称联军建议“经过同意或武力暂时占领”大沽口、命令中国军队在17日凌晨2点前交出大沽口。在场的联军各国只有美国海军少将路易斯·肯普弗反对,称他无权承担对中国的敌意。肯普弗说进攻是“战争行为”,因此拒绝参与。但肯普弗同意一艘老旧的美国炮舰“莫诺卡西”停驻在炮台附近作为附近市民的避难所。

这是外国水手的大胆要求。包括非战斗的“莫诺卡西”,只有十艘船可以从200码宽的河口的岸上通过,进入海河,以占领或袭击四座炮台。只有900人能被集合参与这次行动。相反的是炮台内和沿河停靠的数艘现代炮舰上的中国士兵和水手有大约2,000人。中国人也开始在河口附近埋下地雷,在炮台安装鱼雷管。16日晚,外国战舰开始入河建立可发起对大沽口炮台的占领或袭击的据点。

对于闯入中国内河的军舰,中国军队不等最后期限到来就于17日凌晨0:45用每门火炮从炮台同时向联军战舰开火。俄国炮舰“朝鲜人号”在这场开放齐射中被重创。“莫诺卡西”虽然远离战斗又有军官保护船上的37名妇女儿童故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船头也遭受了一个中国的炮弹,没有伤到人。船长很快将其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来自炮台的中国方瞄准敌舰的射击是精准的,还击中了英国皇家海军“鳕鱼号”、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战舰“白鼬号”“狮子号”,驱赶了“基立亚克号”。俄军打开了“基立亚克”的探照灯,将自己暴露于中国的火力下。“基立亚克号”和另一艘战舰被严重损伤。18名俄军死亡,65人受伤。

对联军进攻最严重的威胁是停泊在大沽口沿岸的“海龙”“海犀”“海青”“海华”四艘现代德国造蒸汽鱼雷艇。但难以理解的是,在中方开火后,它们可能因为正在维修,仍然停泊。两艘英国鱼雷艇“鳕鱼号”“名誉号”(分别由上尉科林·麦肯济和罗杰·凯耶斯(英语:Roger Keyes, 1st Baron Keyes)指挥)各拖着一艘载10人全副武装登陆部队的捕鲸船,和俄国“基立亚克/Guiliak”号拖带一艘装满士兵的小船冲向这些中国舰船,遭遇强烈抵抗,基立亚克/Guiliak号弹药舱中弹爆炸放弃任务,“鳕鱼号”亦中一枚六英寸炮弹但弹头没有爆炸。最终“鳕鱼号”“名誉号”和拖带的划艇得以靠上和占领了这四艘鱼雷艇。战斗中“海华”舰管带饶鸣衢阵亡。这四艘鱼雷艇后被英、德、俄、法各分一艘,并在当时同被命名为“大沽”号。

双方的大炮对决僵持直至接近拂晓时联军将所有船员投入对西北炮台的地面进攻。200名俄、奥军队带路,380名英、意军队跟随,300名日军在后。联军有一些运气,地面进攻开始时,炮台的火药库爆炸了,在随后的混乱中日军得以攻占炮台。英、意军随后带队攻打北炮台,很快攻占。

河南侧仍有两座炮台。联军用自己所有的和占领的中国炮台的枪炮瞄准这两座炮台。他们一次性爆破了另一座火药库,很快中国士兵丢弃了炮台。联军地面军队随后渡河,几乎未受抵抗就占领了炮台。大沽口炮台的战斗结束于早上6:30。总计900名士兵和水手的联军遭受了172人伤亡。中方伤亡不详,但炮台被描述为淹没在“血河”里。然而,罗伯特·B. 埃杰顿说,中方伤亡“可能不重”。

联军海军对大沽口的进攻有着深远的影响。此战最初送到北京的战报是裕禄在天津所发,强调正面战绩,没有告诉慈禧太后联军已攻占了炮台。

此战将清政府明确推到了拳民一方,中国军队被命令抵抗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次日,6月18日,西摩尔上将和他的2000人被中国军队在京津铁路沿线攻击,在廊坊一带遭受400余人伤亡后,西摩尔决定放弃到达北京的目标,撤退到天津。19日,北京将最后通牒送给了使馆区的外交官们,通知他们在24小时内离京。外国人们担心自身安全拒绝离开后,20日,使馆区包围战开始。在义和团运动剩下的时间里,大沽口炮台一直在外国人控制下。

联军军官表扬了中国军队在防御大沽口炮台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技能。

相关

  •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拉丁文:spondylitis ankylosans,其中spondylitis原为希腊文脊柱炎之意,ankylosans原系希腊文强直之意),又称僵直性脊椎炎,在欧陆亦称此病为白赫铁列夫症(Morbus Bechte
  • 身体畸形恐惧症体象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缩写:BDD)或称躯体变形障碍、身体臆形症、丑形恐怖,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像并对自身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在大多数病例中,患
  • 荷兰省级政治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省级政治是构成荷兰政治的网络之一,省份的地位仅次于中央政府,而省级政治由十二个省分主导。省级单位的官员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女王专员,第二
  • 锥体外症候群锥体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缩写EPS),当身体的运动系统受到某些干扰(如:药物)导致无法正常灵活作用时,会发生肌肉张力异常、类巴金森氏症、肢体僵硬或静坐不能等现象。其
  • 娜塔莉·波特曼娜塔-李·赫许勒(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克劳狄一世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拉丁语:Tiberius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简称克劳狄乌斯、克劳狄、革老丢、或模仿后来欧洲君主习惯冠以
  • 第四巡回坐标:37°32′16″N 77°26′05″W / 37.53769°N 77.43481°W / 37.53769; -77.43481美国联邦第四巡回上诉法院(英语: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ourth Circuit
  • 托马斯·基德托马斯·基德(英语:Thomas Kyd),(1558年-159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剧作家。他写作有许多剧作,都是匿名发表的。其复仇剧《西班牙悲剧》(1589年出版)是他非常著名的作品。
  • 锦缠道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
  • 淮西之战 (1273年)淮西之战,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世祖至元十年)至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宋元战争中,元朝军队进攻淮西,牵制宋军的作战。1273年二月,元军攻克襄阳、樊城。四月,元世祖忽必烈命中书左丞相合丹、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刘整、山东都元帅塔出、董文炳,行淮西枢密院事。在正阳(今安徽省霍邱县东北)夹淮河筑东西两城,建行院府,图谋两淮和长江。1273年冬,南宋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黄州陈奕率安丰州(今安徽省寿县)、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寿州(今安徽省凤台县)等地兵马,多次攻打正阳,阻止元军筑城。塔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