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酸

✍ dations ◷ 2025-10-08 22:20:31 #路易斯酸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路易斯碱)。因为跳脱了限定氢离子与氢氧根的酸碱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拉尔夫·皮尔森(英语:Ralph Pearson)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常见的路易斯酸有:常见的路易斯碱有:路易斯酸多具腐蚀性。氯化锌,对纤维素具腐蚀性,是一个路易斯酸腐蚀性的典型例子。由于水显路易斯碱性,多数路易斯酸会和水反应并产生具有布仑斯惕酸性的水合物。因此,很多路易斯酸的水溶液都是呈布仑斯惕酸性的。水合物中的路易斯酸与水分子之间有强的化学键连系著,因此很难把路易斯酸水合物干燥,即使路易斯酸水合物通常是可分离出的化合物。例如,如果试图加热干燥金属氯化物(路易斯酸)中的水分,则会生成氯化氢及其金属的氢氧化物。亲电试剂或电子受体都是路易斯酸。路易斯酸通常含低能量LUMO(最低未占轨道),会与路易斯碱的HOMO(最高占有轨道)反应。它与布仑斯惕-劳里酸不同的是,路易斯酸并不一定需要有质子(H+)的转移,对路易斯酸理论来说,所有亲电试剂都可以叫做路易斯酸(包括H+)。虽然所有布仑斯惕-劳里酸都属于路易斯酸,但实际上路易斯酸这个名词多指那些不属于布仑斯惕-劳里酸的路易斯酸。路易斯酸的化学反应活性可以用软硬酸碱理论来判断。现时科学家仍没有知道路易斯酸“强度”的通用定义,这是因为路易斯酸的强度与其特有的路易斯碱的反应特性有关。一个模型 曾以气态路易斯酸对氟离子的亲合能来预测路易斯酸的强度,从而得出在常见可分离出的路易斯酸中,以SbF5(五氟化锑)的路易斯酸性最强。氟离子是“硬”的路易斯碱,氯离子及一些较“软”的路易斯碱,以及溶液中的路易斯酸性,都受到计算复杂的限制而较难研究。酸根型配合物(Ate complex)是指路易斯酸与特定的碱生成的中心原子价升高的盐。 英文有机化学命名法中,ate这个字是一个后辍,用在被描述的原子上。例如,硼化合物的酸根型配合物被叫作borate硼酸盐。因此,三甲基硼烷可和甲基锂反应生成酸根型配合物Me4B−Li+。这个概念是由格奥尔格·维蒂希在1958年引入的。 相似地,路易斯碱可以生成

相关

  • 生物量生物量(Biomass)是指一条食物链可支持的生物总质量,一个动物或植物物种的活个体的总量或重量,称为物种生物量,而群落中所有物种活个体的总量或重量,称为群落生物量。生物量通常以
  •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是对于引起植物疾病的病原体(感染性微生物)和环境条件(生理因素)的科学研究 。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生物体包括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病毒样生物,植原体,原生动物,线虫和寄
  • 腺病毒科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美国独立美国革命(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创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潮。历史学界普遍视1760年代的抗税运动为美国革命的源头,经历美国独立
  • 瘫痪瘫痪是指一个或多个肌肉群的肌肉功能丧失。而在受影响的区域,也可能会有感觉丧失的情况。瘫痪的原因一般是神经系统受损,尤其是脊髓的部位。其他主要原因包括中风、外伤、小儿
  • 更多这是各种元素的电离能的列表,单位为kJ·mol−1。
  • 也门也门犹太人,是生活在也门的犹太人社群。他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圣经所罗门王时代已生活在也门,但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因反犹太主义高涨,以色列在1949年6月至1950年9月发起“魔毯行
  • 性交困难性交疼痛(英语:Dyspareunia),是指经常或反复于性交时出现的外阴、阴道或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也称性生活不适,是女性性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包括性交痛以及由此而导
  • 铁调素结构 / ECOD铁调素(英语:Hepcidin)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肽类激素,发现于2000年,是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铁离子代谢的主要调节者。 铁调素可调节(抑制)铁通过肠粘膜的转运,从而防止铁吸
  • 地理隔离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