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

✍ dations ◷ 2025-10-01 16:44:25 #新西兰历史,火山灾害,1880年代自然灾害,大洋洲自然灾害

1886年塔拉威拉火山爆发,是塔拉威拉火山地质历史上首个被人类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事件,也是欧洲人到达新西兰以后首个致命的火山喷发事件。1886年6月10日凌晨,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塔拉威拉火山(英语:Mount Tarawera)毫无征兆地喷发,是次喷发的火山爆发指数高达VEI 5,并造成惨重损失以及人员伤亡,造成多达150人丧命,大部分是当地的毛利人,火山周遭的村落及定居点几乎被破坏殆尽。

塔拉韦拉火山是一座活火山,位于新西兰北岛罗托路亚东南方向24公里,由一系列高大的流纹岩火山穹丘、裂缝喷发口所组成,在这之中最高的火山穹丘是Ruawahia山,海拔1111米,这群火山穹丘周边是一连串的湖泊环绕。史前时期的喷发历史目前尚未明了,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是12世纪的火山喷发。

1886年6月10日,一个刚刚过了午夜的星期二,新西兰北岛的罗托路亚便陆续发生了超过30次越演越烈的强地震,并且有人在塔拉威拉火山的方位观测到异常的片状闪电闪光。

大约当地时间深夜两点时,再一次发生强烈地震,并传出一阵阵大爆炸的声响。

深夜 2:30 时,塔拉威拉火山的三座山顶突然爆发喷出大量的熔岩(包括玄武岩熔岩)、火山碎屑,烟尘和火山灰直冲10公里的高空,首先喷出的火山烟柱在闪电和熔岩火光的照耀下,即使在夜空中也能清晰可见。

深夜 3:30 时,火山开始了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一波喷发,罗托玛哈那喷发口涌出了夹杂着高温火山灰、火山渣的火山碎屑流,摧毁了喷发口附近方圆6公里内的村落,在该喷发口不远的粉红与白硅土台阶地,在是次喷发中被认为被火山碎屑流摧毁了。

即时在新西兰南岛及北岛周边地区,靠近北岛的城镇上的人也能亲身感受到火山爆发的威力:远在布伦亨也能清楚听到火山爆发时的巨响;火山喷出的烟柱和火山灰云远至离塔拉韦拉火山800多公里的基督城都能观测到。在奥克兰,火山爆发时的巨响以及闪光,加上当时的历史背景(见新西兰海岸防御工事#1885年俄国威慑(英语:Coastal fortifications of New Zealand#The "Russian-scare" forts of 1885)),令当地人误以为俄国海军正在进攻新西兰。地震以及闪电也在伴随着火山的爆发过程中。

这次火山爆发,使得当地的地貌发生了巨变。

首先是三个狭长的火山口(裂缝喷发口)拉长合并成为长达6公里的陷落火山口,而塔拉威拉火山的山体也分离了,形成了现今从火山西南角的罗托玛哈那湖(英语:Lake Rotomahana)至西南走向长达17公里(约11英里)的怀芒古火山裂谷(英语:Waimangu Volcanic Rift Valley),其中还形成了怀芒古间歇泉(现时已停止活动)。

罗托玛哈那喷发口封底后被重新注满湖水,因熔岩冷却凝固后淤塞了罗托玛哈那湖的湖水出口,使其水位擡升至新的泄水口高度;新西兰著名的自然奇观粉红与白硅土台阶地也在这次火山爆发中被认为已被摧毁,并且原址被罗托玛哈那湖擡升的湖水淹没(而125年后的2011年,通过水下雷达以及深潜器先后重新发现了粉色台阶地和白色台阶地,确认是被火山灰掩埋,并非被摧毁,而且其中的温泉尚在活动)。

火山喷出的火山灰等多达2立方公里,比火山爆发指数同为5级的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火山灰还要多,周边地区被覆盖上数百万吨的火山灰、火山渣、泥土碎石残骸,平均20米(66英尺)厚;

火山周边的定居点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掩埋甚至完全摧毁。毛利人的村落中,Moura(穆拉)、Te Ariki、Te Taphoro、Te Wairoa(蒂怀罗瓦)、Totarariki以及Waingongogo六个聚落被掩埋或摧毁。当年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是153人(现时公认的调查数字大约是120人),还没算入失踪的人数。对于伤亡和失踪人数,新西兰官方和民间都有各自的统计结果,目前最为详尽的统计数字是物理学家Ron Keam的数字,能辨认的死者就有108人,而当时新西兰官方公布的数字包括了拼写错误的人名、重复统计等多出来的人数,加上不能辨认、未知姓名以及未知的遇难者,最后得出总死亡人数约120人。而另外一些统计的人士认为实际遇难人数还远不止150人。不过无论伤亡人数的统计如何,这些统计都得出的伤亡数字依旧超过三位数,是有历史记载的新西兰历史中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火山爆发,成为新西兰历史上最致命的火山爆发事件。

当年被火山爆发破坏的蒂怀罗瓦(英语:Te Wairoa)(Te Wairoa)村落的遗迹,现今被开发为旅游地“The Buried Village”(被掩埋的村落)。当年因为Te Wairoa聚落的建筑较为坚固而利于避难,不少这个村落的人因此得以幸存。

自1886年爆发以后,塔拉韦拉火山仍时有活动,最近的一次活动是1981年的怀芒古喷发口有喷发活动。目前尚在休眠状态中,不过附近的地热活动仍然活跃。

相关

  • 亨利四世(伟大的、贤明的)亨利四世(法语:Henri IV,1553年12月13日-1610年5月14日),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
  • 原油石油(英语、拉丁语:petroleum,拉丁语词源希腊语:petra(岩石)+拉丁语:oleum(油)),也称原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
  • 绝对的绝对时空(英语:Absolute time and space)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一个概念。绝对时空这个概念源自于牛顿,牛顿认为绝对时空给予牛顿力学一个理论的基础,用以描述物体在空间
  • 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cervix、cervix uteri)是子宫底部狭窄的开口。连接阴道。形状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突出于阴道壁的前上方。子宫颈大约有一半长度可透过适当医学仪器看见。子宫颈伸入阴道
  • 冰晶冰晶(英语:ice crystal)是冰的宏观晶体形式。冰晶在光学及电学等物理性质方面有各向异性,并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冰晶常呈六角柱状、六角板状、枝状、针状等形状,由于大气中的
  • “第二期”寒武纪第二期(Cambrian "Stage 2")是寒武纪纽芬兰世(英语:Terreneuvian)的第二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529–521百万年前。
  • 宣景琳宣景琳(1907年-1992年1月22日),女,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在中国早期的多部影视剧中有精彩表现。190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困家庭,原籍苏州,母亲为了维持家里生计,把她
  • 橙色革命橙色革命(乌克兰语:Помаранчева революція,又译栗子花革命)是指2004年至2005年围绕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过程中由于严重贪污、影响选民和直接进行选举舞弊
  • 欧塞奇河欧塞奇河(英语:Osage River)是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条密苏里河的支流,长约276-英里(444-千米),是密苏里州的第8大的河。
  •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汉斯·卡尔·奥古斯特·西蒙·冯·奥伊勒-切尔平(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1873年2月15日德国奥格斯堡 - 1964年11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生物化学家,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