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 dations ◷ 2025-09-30 20:17:55 #血液病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和透过破坏细菌、细菌碎片、和血液中与免疫球蛋白结合的病毒,作为对抗感染的主要防护,其特征是白血球中的中性白血球数量过低。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没有及时就医,病情可能演变成为危及生命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败血症”,或可能有严重的感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死亡。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可以是急性(临时)或慢性(长期)的,这个名称有时会跟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互换使用。

人类周边血液中,白血球数目的总数乘以嗜中性白血球所占的比例,即为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例如白血球的总数是6000/mm3,乘以嗜中性白血球的比例是60%,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就是3600/mm3。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若低于1500/mm3,称为轻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mild neutropenia)。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若低于1000/mm3,称为中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moderate neutropenia)。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若低于500/mm3,称为重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severe neutropenia)。 在公元1966年,Bodey 等人证实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的程度以及减少持续的时间和造成感染的风险有直接相关 。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的症状与症状一致的包括:发烧、吞咽痛、牙龈痛、皮肤脓疡、耳炎。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患者受到感染。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应激性及吞咽困难,患者也被观察到低血压的情况。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的成因大致可分为慢性及短暂性,原因可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有60%至70%存在于细菌性感染,有关于抗生素耐药微生物受到严重关注,包括耐甲氧西林金的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先天性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的其他原因是Shwachman-Diamond综合症,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循环、骨髓衰竭综合症、网状组织发育不全、和巴特综合症等。病毒感染中性白细胞的祖细胞也可以是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的原因。确定了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病毒是风疹和巨细胞病毒。

常见可能原因包括:严重细菌或病毒感染、叶酸或维生素B12的营养缺乏、药物造成的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自体免疫疾病、血液肿瘤疾病、肿瘤病患在化学治疗后、以及少数先天性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疾病。

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最常见原因是感染,严重细菌感染时,嗜中性白血球会大量消耗,造成过渡性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常见细菌感染包括:格兰氏阴性细菌、伤寒(typhoid fever)、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结核菌(tuberculosis)。病毒感染可能是影响细胞激素,或是影响骨髓造血机能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常见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人类免疫不全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and B virus)等等。

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第二常见的原因是药物,公元1931年 Kracke 首先发现止痛药氨替比林会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常见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药物如止痛抗发炎药物(anti-inflammatory agent)、精神科用药(anti-psychotic agent)、抗生素(antibiotics)如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抗癫痫药物(anticonvulsant)如phenytoin、valproic acid、抑制甲状腺用药(anti-thyroid agent)、心血管疾病用药 ticlopidine等。

人体内叶酸或维生素B12和细胞DNA合成有关,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会导致骨髓造血机能障碍,造成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低下。

自体免疫疾病造成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主要是因为体内产生会攻击嗜中性白血球的抗体。导致嗜中性白血球的破坏。 如全身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液肿瘤疾病造成的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

大部分肿瘤病患在传统化学治疗后,约7到14天后会发生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情况,如果骨髓造血机能正常,嗜中性白血球之后会渐渐恢复,常见药物包括Cyclophosphamide, adriamycin, cisplatin, methotrexate等等。

周期性嗜中性白血球低下(cyclic neutropenia),五十年前由瑞典小儿科医师Rolf Kostmann首先报告,婴儿发生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病例。又称为Kostmann disease。先天性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疾病可能是基因GFI1 , ELA2(Neutrophil elastase2), HAX1 的缺陷。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时,容易遭受到细菌感染。嗜中性白血球数目越低,发生时间越长,受细菌感染的机会越大。嗜中性白血球数目小于100/mm3,连续大于10天以上,受霉菌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

使用G-CSF(颗粒球造血生长刺激因子)或GM-CSF,它能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并增加周边血液中的嗜中性白血球之数量。

相关

  • 蛔虫蛔虫(学名:Ascaris lumbricoides)中文全名为似蚓蛔线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也作“蚘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最长可达35 cm。蛔虫会导蛔虫病,属于被轻忽的热带疾病(英语:neglected
  • 猪乸菜莙荙菜(Beta vulgaris subsp. cicla),即叶用甜菜,俗语又叫牛皮菜、厚皮菜、猪乸菜,苋科菾属的耐寒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菜,是甜菜的一个变种。常见于地中海料理。 莙荙菜原产欧
  • 小门门(英文:Phylum),动物界的门(植物界的门(英语:Division (biology))为Division)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界和纲之间,有时在门下也分亚门。目前动物界拥有35个门,植物界则拥有16个门。真
  • 在线百科全书列表网络百科全书是可以透过电脑在网络上浏览的百科全书。当中包括:
  • 侯朝焕侯朝焕(1936年9月29日-),中国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生于四川自贡。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前王朝时期第八第十前王朝时期是埃及文明的第一时期。约前40世纪,埃及人开始在各地建立城邦,当中包括底比斯、孟斐斯、布陀、希拉康波利斯、厄勒芬廷、阿拜多斯、提尼斯、赛伊斯、索伊斯
  • 博科圣地博科圣地(豪萨语:Boko Haram‎‎,阿拉伯语:بوكو حرام‎),后更名成为伊斯兰国下属的“西非省”(ولاية غرب افريقية‎ Wilayat Garb Ifrqiya),原名致力传播先知
  • 太空竞赛时间表这是从第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到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的太空竞赛时期的航天首次成就年表。1在发射前,改计划领导者直接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NRL)调转到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 天与地《天与地》(英语:Heaven & Earth,又译天地),是一部1993年的美国电影,奥利佛·史东导演,汤米·李·琼斯、陈冲、吴汉润及姚志丽主演。剧情改编自越裔美籍女子冯黎莉(英语:Le Ly Haysli
  • 巴比·福雷巴比·福雷 (Bobby Flay)(1964年10月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曼哈顿市,是美国的知名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