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STCube-1
✍ dations ◷ 2025-07-19 06:26:41 #ESTCube-1
ESTCube-1为爱沙尼亚第一颗发射成功的人造卫星,是作为“爱沙尼亚学生卫星项目”(Estonian Student Satellite Program)的一部分内容,而后者项目为项目让高中与大学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开发人造卫星的教学项目。ESTCube-1在工程技术上参考了标准的立方卫星而成,并于2013年5月7日搭载在织女星运载火箭上发射升空。爱沙尼亚在决定卫星项目的开发时,将其大小设定成标准立方卫星的1单元规格。其中立方卫星的标准1单元其底基边长要求为100毫米(误差0.1毫米),而高度则有113.5毫米(误差0.1毫米)。而一般来说立方卫星其最大质量会设定在1.3公斤左右,而ESTCube-1其质量则有1.048公斤。ESTCube-1搭载的微处理器使用了两个操作系统,分别为负责卫星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摄影控制的FreeRTOS、以及负责通讯模组以及其他低功率的使用设备TinyOS。其中卫星的任务控制系统是由塔尔图大学的学生制作而成,并且由资讯科技公司CGI Group负责监督。而在卫星通讯部分,爱沙尼亚方面向国际业余无线电联合会(英语:nternational Amateur Radio Union)注册了两个频率:437.250兆赫与437.505兆赫。其中前者用于经常性但并不紧急的通讯中,其传输速度为每分钟18个单词,而主要目的为每隔3分钟至5分钟传送最重要的卫星参数。后者则采用了频率偏移调变的技术以提供卫星特定任务指示的快速连结,除了拥有9600鲍的传输率外也符合AX.25(英语:AX.25)之标准。尽管由于使用业余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使得传输速度最高只到25千赫,不过由于频率偏移调变的技术使得其必要时可以达到每秒19,200比特的传输速度。尽管ESTCube-1其重点放在教导学生关于卫星制作等技术,然而同时也包含了其科学研究目的。在卫星上装备有芬兰科学家派卡·鉴胡能(英语:Pekka Janhunen)所发明的电动帆,在ESTCube-1绕行期间透过10米长、20微米至50微米粗细线组成的电动帆进行操作,借此降低卫星自转的速度或者是改变摄影镜头的方向。其中电动帆的原理为在卫星内部配置有电子控制仪器以及两个操作电动帆的电子发射器(英语:Electron gun),借由电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地球周遭等离子的撞击控制方向。在任务实验进行时将会自电子发射器射出500伏特的电子,接着测试位于电离层的带电离子便会受到带正电的电动帆影响而改变卫星的旋转方向的程度;而这次实验其效果测试结束后将会启动另一边的电动帆,来证实是否能够借由电动帆来控制卫星所绕行的轨道。另外在卫星上还搭载有CMOS彩色摄影镜头,能够提供RAW格式的VGA图像,而其主要目的为拍摄地球照片以及监控电动帆的使用。整个项目的推出其总开支则大约花费了100,000欧元之谱,而最昂贵的发射阶段其成本主要是由欧洲空间局负责。不过由于爱沙尼亚为欧洲空间局的成员国之一,因此也必须负担大部分的发射费用(约70,000欧元),而这笔资金主要是由爱沙尼亚教育项目的参与学员之金费提供。ESTCube-1的发射项目是由阿丽亚娜太空(英语:Arianespace)所负责,在2013年5月7日2时6分31秒(UTC)搭载有卫星的织女星运载火箭自圭亚那太空中心ELA-1(英语:ELA-1)发射升空。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内容并且获得最佳的卫星通讯,卫星的绕行轨道设定在海拔高度6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
相关
- 高胱氨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英语:Homo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体内堆积甲硫氨酸、高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造成智能不足、骨骼畸型、心脏血管疾病等。此遗传病的发生率
- 灯塔水母灯塔水母(学名:Turritopsis nutricula)属于水螅纲,是水母的一种。其特征是性成熟(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个体的生命周期能从水母型直接重返水螅型(英语:Polyp_(zoology)),而跳过死亡的过程
- 真蕨类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硝化纤维硝化纤维(Nitrocellulose),学名纤维素硝酸酯,也称硝化棉、硝基纤维素,通常由棉绒纤维和木浆等纤维材料浸入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中制得,多数用于制作发射药。与硝化甘油相比,比较稳定
- 减毒病毒减毒活病毒(英语:attenuated virus,又译弱化病毒)是指致病性被削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仍保有活性,也就是并未被杀死。制造这类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疫苗。与其相
- 菌褶蕈褶(英语:lamella, gill),又称菌褶,是担子菌门真菌子实体(担子果)的菌盖内侧的脊状突起,多条脊状突起以蕈柄为中心,一般形成放射状的排列。蕈褶表面有子实层,是担孢子产生之处,子实层
- 141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吉罗亨利·吉罗(Henri(-Honoré) Giraud,1879年1月18日-1949年3月13日),法国陆军五星上将(等同北约国家如美国的四星上将)。二战期间指挥法国北方的军队,1940年遭德国人俘掳,1942年逃脱
- 中华民国流亡台湾中华民国流亡政府论是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的一种地位论述,是基于台湾地位未定论对于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的定位。该观点认为,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被中国共产党击败后,从中国流
- 李庆逵李庆逵(1912年2月12日-2001年2月25日),浙江宁波人,中国土壤学家,中国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当选)。1912年2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25年,毕业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