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

✍ dations ◷ 2025-10-02 05:35:25 #鹭鸶

鹭科(学名)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鹈形目中的一个科,也被称为鹭类。本科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附近林地,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

鹭科的鸟类具有“三长”的特点,即喙长、颈长、腿长。鹭科鸟类的体形呈纺锤形,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冠羽,在繁殖期时,这两部分是重要的炫耀特征。腿部被羽,胫部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

鹭科鸟没有明显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个食道都能储存食物。

鹭科的鸟具有发达的粉䎃,在胸、腹和胁部成斑块分布。

鹭科比较古老,其起源认为在中生代白垩纪后期。

鹭科的鸟多栖息在湿地环境,近水林区也有活动。它们大多要迁徙,并选择固定的地点筑巢,繁殖期时多群居营巢。鹭属、白鹭属、牛背鹭属、池鹭属、夜鹭属多结群在树上营巢,称为鹭鸶林(英语:heronry),苇鳽属、麻鳽属的鸟多在芦苇或草丛间栖息。

鹭科鸟的卵呈圆形或椭圆形,卵壳多呈蓝或绿色,同巢的卵有的颜色、形状差别很大。双亲一起坐巢孵化。

雏鸟属晚成雏,多有双亲哺育。

鹭科鸟主要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

鹭科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属鹈形目下一个科,这在鸟类DNA分类系统中也同样适用。这个科可以被细分为鹭亚科Ardeinae,夜鹭亚科Nyticoracinae,虎鹭亚科Tigrisomatinae和麻鳽亚科Botaurinae。以下是各属的名称:

鹭科的鸟是人类认识较早的鸟类之一,由于体态优美,常成为古人诗歌中赞美的对象。由于它们主要在湿地栖息,对于湿地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知识意义,所以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对它们的鸟卵的成分和微观结构、血液生化和同工酶谱都有很细致的研究,对于它们的迁徙和行为学研究也有着很长的历史。

鹭科的鸟多分布在人口压力大的地区,有的甚至在市区中集群营巢,人们虽然喜爱它们,但鸟与人争树、争鱼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这多与湿地环境受到破坏,鹭科鸟栖息地缺乏有关。近些年有些种类大量出现在城市周边,有的人以此认为是城市环境变好而适合它们生存;但实际情况是,原有的栖息地受到破坏,鸟类被迫集中在城市的高树上营巢繁殖,有些地方由于远离觅食地,使雏鸟的哺育非常困难而造成繁殖失败。

相关

  • 医院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在越南语的汉越词,日语,韩语及台湾话等也称为病院。是由专业分工的医院职员通过医学检查、检验、治疗等设备提供医疗
  •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又名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undulant fever)、波状热,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由布鲁氏杆菌属(英语:Brucella)引致。这种细菌可寄宿绵羊、山羊、猪和牛等动物
  • 变应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肽链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胡人胡人,或称胡族,中国古代汉族对外族的称呼,主要是指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该名称来源一说是匈奴人在历史上自称为“胡”,另有说法为鹘人的错写,因为草原游牧民族多有养鹰的传统,秦
  • 募捐捐赠(英文:Donation),台湾俗称寄附,是作为公共或慈善用途之赠与或捐献,目的有多种。捐赠是施恩,付出自己所有,例如金钱、物资、服务、身体器官、时间、名誉等,去赞助受惠者,例如慈善机
  • 儒略二世教宗儒略二世(拉丁语:Iulius PP. II;1443年12月5日-1513年2月21日)原名儒利安·德拉罗韦雷(意大利语:Giuliano della Rovere),1503年11月1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11月26日即位至1513
  • 南开学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南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是中国创刊较早的高校文科学报之一,编委会主任为朱光磊。学报编辑部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是根据2011计划,由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协同单位合作建立的非法人
  • 美国空军军官学校美国空军学院(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或译美国空军官校,是美国空军培养初级军官的院校。学校招收17岁至22岁的高中毕业的未婚美国公民以及少量外籍学员,多数体格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