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和光

✍ dations ◷ 2025-07-20 06:39:31 #山上宝训,基督教术语,新约中的单词和短语,马太福音第5章,食盐,光

盐和光是《新约圣经》中记载的耶稣使用的一个比喻,在《马太福音》第5章第13-16节:“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比喻分为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第一个比喻又引申为“盐若失了味,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第二个比喻又是进一步引申为“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和“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约翰福音》也提到“世上的光”,但那里是耶稣自称是“世上的光”,而不是指他寻找的人。

《马可福音》第9章第50节和《路加福音》第14章第34节也分别提到了“盐”。

对于“地上的盐”的确切含义一直有争议。这部分是因为盐在古代世界已经广泛适用。以下是几种可能性:

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不易失去味道,因此“盐若失了味”不能按字面看做真正的盐。最常见的解释是当时的盐相当不纯,不仅由于提取方法,而且由于奸商掺杂了其他物质。

“地上的盐”已经成为英语的常用措辞,不过现代的用法已经与圣经原意有所不同,多指某人谦逊缺少主张。该比喻多次见于文艺作品中。1954年的一部电影和滚石乐队的一首歌曲以此为题。

“山上的城”比喻最著名的应用是约翰·温思罗普的讲道《山上的城》,预见到新兴的美洲殖民地将成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灯塔,后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罗纳德·里根都加以引用。

“灯放在斗底下”比喻也非常有影响:

相关

  • 闲院宫载仁亲王闲院宫载仁亲王(1865年11月10日-1945年5月21日)是日本皇室的重要成员,闲院宫第六代当主。他是一名职业军人,从1931年到1940年载仁亲王出任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于庆应元年(186
  • 英国陆军英国陆军(英语:British Army),是英国军队的地上作战部队,它是由苏格兰与英格兰在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时形成的。至2006年,英国陆军的现役部队有80,000人,国土军有24,700人,除国
  • 丁客家庭丁客族(英语: DINK / DINKY)是一个1950年代起源于欧美、在1980年代传入亚洲的生活型态名词,由英文DINK音译而来,亦翻为顶客族,或是丁克家庭。DINK是“Dual(或Double) Income, No Ki
  • 振假名 */?),亦称为注音假名,指日语中主要为表示日语汉字读音而在其上方或周围附注的假名表音符号。印刷时基本内文时以七号格大小的文字和五号格大小的振假名为标准。其别名为“ル
  • 克鲁姆克克鲁姆克(英语:krumkake、挪威语:ˈkrʉmˌkɑːkə)是由面粉、黄油、鸡蛋、食糖和奶油制成的曲奇,并以类似意大利装饰在铁板(英语:Griddle)的意大利鸡蛋脆饼、西西里饮食或传统用于
  • 汉斯·路德汉斯·路德(德语:Hans Luther,1879年3月10日-1962年5月11日)德国政治家,担任魏玛共和国总理482天。汉斯·路德出生于柏林,1907年开始从政,成为马格德堡镇议会议员。1913年任德国城市
  • 1073年教宗选举1073年教宗选举是教宗亚历山大二世于1073年4月21日离世后举行的教宗选举,选举于4月22日开始,并于同日选出希尔德布兰德枢机为教宗额我略七世。根据尼古拉二世于1059年发布的教
  • 毛利敬亲毛利敬亲(1819年3月5日-1871年5月17日),又名毛利庆亲,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一位大名、明治时代初期的政治家。长州藩第13代藩主(安艺毛利家第25代当主)。毛利敬亲的父亲福原房昌(毛
  • 沙尔尼莱巴绍沙尔尼莱巴绍(法语:Charny-le-Bachot)是法国奥布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塞纳河畔诺让区(Nogent-sur-Seine)索恩河畔梅里县(Méry-sur-Seine)。该市镇2009年时的人口为258人。沙尔尼莱巴绍
  • 辽东宁远总督辽东宁远总督,明朝末年设立的一个临时总督职位。崇祯十四年冬设立,自蓟辽总督中分离而出,负责山海关外各镇镇守。后因与清军交战不利,辖区仅仅剩下辽东部分剩余地所。崇祯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