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栖息地细碎化
✍ dations ◷ 2025-10-01 10:34:51 #栖息地细碎化
栖息地细碎化是指某些生物栖息地被分隔开,致使种群被分割的问题。栖息地细碎化可能是由于地理进程中环境慢慢被改变 (这可能是新物种形成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人类活动,例如土地用途改变,使环境的改变更加迅速,导致物种数量减少、死亡率增加及迁移率下降。栖息地零碎化是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物种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栖息地细碎化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具体内容:栖地破碎化对生物物种的可能影响有:由火山运动,大火,气候变化所致的栖息地细碎化已在化石中找到证据。例如,三亿年前Eurameric热带雨林中的栖息地细碎化导致了两栖类动物多样性的大大减少,但同时相对干燥的气候又引起了爬行类的大繁荣。当人类清除当地植被来进行农业生产,乡村发展,城市化或建设水电站时常常导致栖息地细碎化。各个小块之间被作物,道路,牧场甚至是荒地所隔离。荒地常常是热带雨林中的刀耕火种的结果。在澳大利亚中南部南威尔士的玉米带,90%的原始植被都被砍伐; 99%的北美高草草原都被清除,导致了严重的栖息地细碎化。栖息地细碎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是减少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可利用栖息地(如雨林,北方针叶林,海洋,湿地等)的数量。栖息地细碎化包括一定的栖息地破坏。植物与固着型微生物通常直接受到破坏。动物(尤其是鸟类与哺乳动物)聚集在剩余的栖息地中,导致了竞争加剧。剩余的栖息地小块比原来的栖息地要小。可以活动的物种在多个小块活动,无法活动的在一个小块内活动,直至资源耗尽。因为主要导致栖息地细碎化的活动是农业,栖息地小块与原来的栖息地远远不同。栖息地的大小决定了在其中生活物种的数量。栖息地的大小会影响最初在其中生活的物种数量,也会影响这些物种在其中持续生活的能力。小块的栖息地只能容纳体型较小,且数量很少的动植物,同时很少的数量使得他们容易灭绝。环境中很小的波动对大的群体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小的群体来说,这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栖息地细碎化是物种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群体的物种数量变化是不同期的。在一个没有被分割的区域内减少的数量可以被邻近地区迁入数量抵消,而在一个被分割的区域内,栖息地之间的距离可能阻止邻近地区的迁入。另外,没有被使用并与其它栖息地分离的栖息地之间的边界也可能阻挡了物种的迁入。没有了周围物种的迁入,例如哥伦比亚斑点蛙之类的小动物都可能因此而灭亡。研究证明,25%的青年哥伦比亚斑点蛙要迁徙200米以上,而成年蛙也有4%要迁徙200米以上。迁徙的动物中,95%在迁徙地定居下来,说明迁徙对生存是很必要的。另外,栖息地细碎化还导致边缘效应(edge effects)。光照,温度,风可以导致整个小环境周围与内部的变化。森林大火在湿度降低,风力增强的地区更易发生。外来或有害物种可能很容易就能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中生存,原有物种的单一化通常使原来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而且,在一个小块边缘的栖息地与内部的气候不同,使内部的物种受益。小块的栖息地因此不适于需要内部栖息地的物种居住。栖息地细碎化通常导致物种受到威胁或灭绝。可获得的栖息地对任何物种都是必要的,栖息地细碎化破坏了可获得的栖息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保护现有的几个小块栖息地好,还是开发一块大的荒地好,这个问题被称作是SLOSS问题(英语:SLOSS debate)(Single Large or Several Small,SLOSS debate)。一个解决栖息地细碎化的方法就是用保护或种植当地原有植被的方法来连接起各个小块。这个方法可以缓解各个栖息地之间的孤立问题,又不必减少原有的内部栖息地。有些情况下,一种保护依赖物种可能在分离的栖息地中不易得某些病。另一个解决方法是扩大小块的栖息地用以增加内部栖息地的大小。这个方法可能不切实际,因为已开发的土地一般价格较贵,并且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恢复自然生态。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基于所保护的生物种类与生态系统而决定的。如果有更多可迁徙的物种,如鸟类,那么他们就不需要相互连接的栖息地。但如果有小动物,如啮齿类动物,在开阔地上更容易暴露自己。这些问题一般属于超种群或岛屿生物地理。
相关
- J01G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浊度本词条中浊度专指水质浊度(Turbidity),是指水样中因为大量肉眼可见悬浮物质而造成的混浊情形,类似空气中的烟。浊度量测是水污染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其他浊度可能有尿液浊度。
- 四病毒科四病毒科(Tetraviridae)代表种:代表种:
-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院徽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简称工程院、中工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为正部级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
- 歇后语歇后语,换言之,就是“歇”去“后”半段之“语”,这就是说要把真正想表达的意旨藏起来,不直接明说,改以幽默的方式来呈现一段话语的前半段,然后,再让听者或读者就意义的关联性,或是语
- 体体又称体貌、动貌词,是一种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内部时间结构,例如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注意区分,Grammatical aspect是指
- 不产氧光合作用不产氧光合作用(英语: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是指不以水为电子供体,而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其光反应与碳反应均与产氧光合作用有所不同。常见的替代水作为光反应电子供体
- 脑沟和脑回脑沟(Sulcus,复述为sulci),为大脑皮层中呈现裂缝状的部位;与呈现隆起的回状结构脑回相对。出现脑回和脑沟的原因是,演化过程中折叠结构使颅内相同容量下人类可以有更多大脑皮质。
- 卡哈尔体卡哈尔体(英语:Cajal body,或译柯浩体),是存在于细胞核里的细胞器。卡哈尔体是相当具保留性的核细胞器。到目前为止,在脊椎动物、果蝇、酵母菌,以及植物中均发现存在卡哈尔体。尽管
- 阿尔多·莫罗阿尔多·莫罗(Aldo Moro,1916年9月23日-1978年5月9日)意大利政治家,1963年至1968年及1974年至1976年两次出任意大利总理,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职最长的总理之一,共任职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