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性疲劳综合征
✍ dations ◷ 2025-10-06 17:39:59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倦)症候群(英语: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又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脊髓炎是有争议的,另一种说法为可能是由于心理焦虑引起,可能是广泛性焦虑症的身体症状) 。为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的持续性疲劳症状的病症而无法恢复,诊断的定义是发生期间达连续6个月以上,且排除已知的疲劳原因后的不明原因的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目前这类疾病的危险因子仍认识不多,在病因或病理学成因上也仍不明,在过去曾认为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但是科学证据力仍不足以支持这样的论点。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与工作紧张与压力过大,以及长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关;若长期任由身心疲累,没有好好调养,可能会引发一些危险因子,从轻微的“疲劳”演变成严重的“过劳”。在2015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简称IOM)提出了重新定义这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并重新命名为系统性运动不耐疾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简称SEID).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病征很多元化,计有:虽然疲劳是一种在很多疾病都会出现的病征,但CFS的各种病征是多系统的,而且往往很少因为一种病症所引起而同时发生,所以是有办法分辨出来的。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引起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病毒,但后来证实了该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目前医界认为慢性疲劳症候群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精神疾病等多重因子造成。过去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对环境及其它风险因素的关系仍未能达到一致的看法。慢性疲劳症候群在目前为止仍无任何化验可作为诊断。在传统中医学把有关病征归类为“虚劳”;而在西医学,它的诊断是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之定义,患者须全部符合下列2项:目前对于慢性疲劳症候群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有用之检测指标,但中西医学上,仍有许多推断认为这些疗法可能具有疗效或改善病征之效益;在西医学上,有透过补充血清素来改善病征;而在中医学,有采用复方起阳籽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体质;又或与一般情绪病一般,透过服用甘麦大枣汤来调理五脏六腑间的问题。另外,针灸与气功疗法也被认为可能具有疗效或改善病征的功用。
相关
- 医院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在越南语的汉越词,日语,韩语及台湾话等也称为病院。是由专业分工的医院职员通过医学检查、检验、治疗等设备提供医疗
- 锌3d10 4s22, 8, 18, 2蒸气压第一:906.4 kJ·mol−1 第二:1733.3 kJ·mol−1 第三:3833 kJ·mol−1 (主条目:锌的同位素锌(英语:zinc)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Zn,原子序数是30,相对原子
-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中氧饱和血红蛋白相对于总血红蛋白(不饱和+饱和)的b比例。 人体需要并调节血液中氧气的非常精确和特定的平衡。 人体的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100%。 如果该
- 条目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现发炎的症状,主要是肺泡受到影响。肺炎常见的症状包括有痰的咳嗽、胸痛、发热及呼吸困难。症状可能由轻微到严重不一。特别高龄的长者或新生儿可能
- 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高血压高血压(英语: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不过长期高血压为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
- 互联网档案馆网站时光机(英语:Wayback Machine)是万维网或互联网上传播的其他信息的一个数字文件网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非营利组织——互联网档案馆最重要的服务之一。网站时光机
-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科科(英文: family, 拉丁语: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现时生物界约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总科。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属
- 亲缘分支分类法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