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视

✍ dations ◷ 2025-10-06 16:08:32 #眼睛,视觉,观测天文学

侧视是使用周边视觉(英语:Peripheral vision)查看暗淡物体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不直接看物件,看起来有点侧向一边,但仍继续集中注意于该物件上。在通俗天文学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只有少量严谨的研究有量化的效果。然而,这种技术与眼睛的构造特性有关。

宣称这种技术对天文学家查看大但微弱的星云和星团最有效。通过技术的发展,有些观测者报告增益达到3-4个星等(15:1至40:1);但也有报告说没有明显的改善。

还有一些从古至今的技术证据,因为亚里斯多德似乎报告曾经观测到现今被称为M41的星团。

它也与你是右侧视还是左侧视有所关联,最有效的方向是将物件置于视野的鼻骨侧,这将避免物件的影像在视野瞬间方向一侧约15度的盲点位置成像的可能。所以右眼观测最好偏向右侧,而左眼观测时则偏向左侧。有些人也宣称以偏向上取代偏向下会有较好的效果。最好的做法是经由实验,找出自己眼睛的最佳位置。

类似的技术被称为摇镜,这是轻微的移动望远镜,让物件在视野的范围内来来回回的移动。这项技术是基于视觉系统对动态的物体比静态更敏锐的事实。

侧视的功能是因为在中央凹(英语:Fovea centralis)(眼睛中心的一个小区域)那儿几乎没有杆细胞:在昏暗的光线下检视黑色和白色的细胞。中央凹(英语:Fovea centralis)主要是锥细胞,其功能是检测明亮的光线和色彩,在夜间通常没有作用。这种情况会使夜间的中央敏感度不足,导致视力下降。基于Osterberg(1935))早期但有争议的工作,杆细胞的密度在偏离视觉中心20度之处达到最大值, Fulton(2005)目前以交替取代了Osterberg的解析。由于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的方式,这个区域很敏锐,但视力随着接近中心越下降。

美国加州大学(1974年)解释眼睛的解析力能够解决细节,但视力从偏离视场中心线0.6度迅速下降。相较于视线0.6度的半径内,在10度半径已经衰退了4倍。

相关

  • 铁矿石铁矿石是一种含铁不少于15%的沉积岩,可以为直接沉积,也可为化学交代而产生。这一术语习惯用来描述前寒武纪之后的条带、非条带、非黏土沉积岩。前寒武纪的铁建造(iron formatio
  • 异丙硒醇丙硒醇(分子式:C3H7SeH)有以下两种异构体:
  • 达维什德尔维希国(索马里语:Dawlada Daraawiish,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دراويش‎),是19世纪末由索马里人伊斯兰主义者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哈桑在索马里成立的逊尼派伊斯兰教国家,
  • 迦陵学舍迦陵学舍,位于天津市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内,是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修建的居所,毗邻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和思源堂。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学舍在南开大学96年校庆日当天正式启用
  •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即共轭的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酯、腈、(硝基化合物)等,但一般指α,β-不饱和醛酮,简称不饱和醛酮。它们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含有一个
  • 脸基尼脸基尼(英语:facekini)是游泳时穿戴,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唇的防晒头套,流行于中国青岛,除了防晒以外还可以防止被水母刺伤。脸基尼英语为facekini,是脸(face)与比基尼泳衣(bikini)的合
  • 皇家普鲁士皇家普鲁士(波兰语:Prusy Królewskie;德语:Königlich-Preußen;又译为王室普鲁士),或称波属普鲁士(波兰语:Prusy Polskie;德语:Polnisch-Preußen),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从条顿骑士团国获得
  • 圆满次第圆满次第(梵语:saṃpanna-krama shavanna-krama;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
  • 罗杰尼希社区罗杰尼希社区(英语:Rajneeshpuram),又译为奥修庄园城,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沃斯科县的一个意识社区。由宗教领袖巴关·希瑞·罗杰尼希(Bhagwan Shree Rajneesh,后改名奥修)的跟随者,在198
  • 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西班牙语:Benito Pérez Galdós,1843年5月10日-1920年1月4日)是个西班牙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出生于加那利群岛大加那利岛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