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

✍ dations ◷ 2025-07-18 06:35:09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英语: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常简写为NMD机制或NMD)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遗传纠错机制(英语:MRNA surveillance)。这一机制透过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异常mRNA转录子以减少基因表达上的错误。如果没有这一机制,这些异常的mRNA可能会翻译出有害的功能获得性或具有显性抑制效应(英语:Dominant negative mutation)的蛋白质,可能损害人体正常的生理机制。NMD机制在1979年几乎同时于人类和酵母菌细胞中发现,显现出这一机制在广泛种系间的保守性,体现了这一机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无义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使得正常的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而丢失的氨基酸片段可能导致蛋白质失去功能。而细胞总是只含有极少量的带无义突变(英语:nonsense mutation)的等位基因所产生的mRNA这一异乎寻常的事实,促成了NMD机制的发现。NMD机制的发现是人类遗传学重要而崭新的突破, 这一机制可以限制异常蛋白的翻译表达,但是有时也会对特定的遗传突变产生不良后果。尽管大量NMD机制中的蛋白在物种间并不保守,但有3个NMD因子在NMD机制通路中处于保守的核心地位,包括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的UPF1(英语:UPF1)和UPF2(英语:UPF2)、人体中发现的UPF3(含UPF3A(英语:UPF3A)和UPF3B(英语:UPF3B))。这三者都是被称为上游移码蛋白(英语:up-frameshift proteins)的反式作用因子。在哺乳动物中,UPF2和UPF3为外显子连接复合体(英语:Exon junction complex)(英语:exon-exon junction complex)与在RNA剪接(英语:RNA Splicing)后mRNA连接的部分。其它诸如eIF4AIII、MLN51、Y14/MAGOH异质二聚体等蛋白也处于该结合处,并且参与了NMD机制。UPF1的磷酸化由SMG-1、SMG-5、SMG-6、SMG-7蛋白所控制。异常转录子的检出发生于mRNA的翻译期间。普遍认为,在翻译的第一轮,核糖体除去与mRNA接连的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复合体(英语:exon junction complex),若此后检出与mRNA接连的蛋白复合体,NMD机制就会被启动。发生无义突变后,如果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复合体位于终止密码子下游,过早停止的翻译就会导致该复合体无法被核糖体除去。翻译终止后,UPF1、SMG1和释放因子eRF1、eRF3在mRNA上形成复合体,如果这一复合体检出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复合体仍然留存在mRNA上,UPF1将和UPF2、UPF3接触使得UPF1磷酸化。在脊椎动物中,最后一个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复合体对于终止密码子的相对位置往往决定了NMD机制是否介入转录子与否:如果终止密码子在最后一个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复合体下游50核酸及以内,转录子仍会被正常翻译;但如果终止密码子在任意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复合体上游50核酸开外,转录子就会被NMD机制下调。磷酸化的UPF1随后接触SMG-5、SMG-6、SMG-7等蛋白,这些蛋白可以促进UPF1的去磷酸化。 SMG-7常常累积于处理小体中,处理小体是mRNA讲解的细胞质位点,故而SMG-7也被认为是终止效应器(英语:the terminating effector)。在酵母和人类细胞中,主要的mRNA降解通路都是通过核糖核酸外切酶XRN1降解后5′端帽的切除触发的,但亦有透过3’-5'的多腺苷酸化降解的。NMD机制不仅针对异常转录子,也可能针对含有3'端非翻译区内内含子的转录子,例如Arc蛋白(英语:ARC (protein))等;这也说明NMD机制可能与生理活动直接相关。尽管NMD机制可以减少无义密码子,但基因突变及其后果并不能完全避免。提前终止的无义密码子的翻译可以导致显性负性或者有害获得性功能突变。鉴于NMD机制对于基因表达有着包括阻止提前终止的无义密码子的翻译等广泛调节,故而其对表型的调节作用愈发显著。β地中海贫血(英语:Beta thalassemia)便是其中一例。该病为遗传病,由编码β球蛋白基因区域上游的突变造成。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只会产生极少量的突变β球蛋白mRNA;更加严重的中度地中海型贫血中,突变体的转录子产生了缩短的β链,从而引起杂合体中的严重病症。 类似情况发生于马凡氏综合征:该病由FBN1基因突变,而该突变引起突变型和野生型FBN基因异常的显性负性互动。

相关

  • DNA微阵列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又称DNA阵列或DNA芯片,比较常用的名字是基因芯片(gene chip)。是一块带有DNA微阵列(microarray)的特殊玻璃片或硅芯片片,在数平方公分之面积上布放数千或
  • 吐根碱吐根碱是一种抗原虫药和呕吐诱导药物,它提取自吐根树,并以其催吐药性而命名。最早对吐根碱的应用是口服提取自吐根或吐根树根的萃取物,这种萃取物中原本以为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碱
  • BCR结构 / ECOD1K1F, 2AIN·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 Rho guanyl-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activity · GTPase activato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量子光学量子光学(英语:Quantum optics)是物理学在1990年后成熟的新兴分支,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的一部分,也和冷原子物理紧密相连。与凝态物理、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其他成熟分支相比,在精
  • 类囊体膜类囊体是叶绿体或蓝绿藻中的一种单层膜囊状结构,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类囊体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从而增大了受光面积。类囊体(Thylakoid)一词源于希腊文“thy
  • 阜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个(八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阜部归于八划部首。阜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俗称“左耳旁”或“左耳刀”。
  • 普罗迪罗马诺·普罗迪(意大利语:Romano Prodi,1939年8月9日-),意大利政治家,曾经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曾经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从政前曾经在博洛尼亚大学担任教授多年。2011年11月16
  • 脂解酶脂酶,是一种催化脂类的酯键水解反应的水溶性酶。因此,脂酶是酯酶下的一个亚类。脂酶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生物体中,它在对脂类(如甘油三酸酯、脂肪、油等)的消化、运输和剪切中发挥
  • 国家防卫军国家防卫军(德语:Reichswehr)指1919年至1935年魏玛共和国的正规军队,它下辖有陆军、海军和秘密设立的空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协约国提出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仅保有一支
  • 睾丸切除术睾丸切除术,指去除单侧或双侧睾丸的手术。切除双侧睾丸的手术的经常称为双侧睾丸切除手术。睾丸切除术主要适用于睾丸肿瘤、严重睾丸损伤、前列腺癌等。睾丸摘除术通过医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