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扩散
✍ dations ◷ 2025-07-18 04:42:39 #扩散
核武器扩散是指地球上越来越多国家拥有核武器且核物总数越来越多的状态,其带来的政治、军事、经济相关变化和问题。垂直扩散指的是一个国家同时增加核武器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例如发生在冷战时美国和苏联之间;水平扩散指的是以往没有的国家拥有了核武。核武器是改变几千年来战争型态的革命性武器,其巨大的区域杀伤性能在瞬间带来巨大战略和战术效果,所以一方有核武而一方没有就是巨大的战力落差,此时有的一方不必真实使用只要威胁使用,便能带来“核讹诈”效果使对方在某些层面上屈服妥协。因此无核武国家在各种政治、军事、经济议题的矛盾中面对有核国,谈判伊始先天就居于不利地位,在对方的阴影之下,这造成了先天动机所有无核武国家都想持有核武以确保自己的立足点平等和长期利益。因为核武可小型化的特性也产生一种毒蝎战略,纵使只有少量核弹也无大型导弹或轰炸机,但使用恐怖攻击式的将其偷运至敌国大城市引爆,甚至早在和平时代就预先偷运,也能让大型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使得大国在介入别国事务时将再三考虑,所以核武也是一种战略上非对称战争武器和反介入武器。而已经拥有核武的国家面对其他有核国依然有不安全感在于数量落差,若是首先遭到先发制人核攻击自己的核武都被毁灭就失去二次还击能力,反而让对方有诱因使用核战争,所以也有动机去最大化生产数量甚至比对方多,让对方知道一次性攻击毁灭己方所有核武是不可能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立后世界上多数国家加入,但是核扩散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因为该条约没有强制力也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者受到怎样处罚,通常违反者会受到利益相关大国带头的经济制裁和威胁发动战争摧毁核设施(例如巴比伦行动),但其中充满巨大双重标准和动态性,所以不扩散条约实际上只能被视为一种国际共识和舆论工具。其中印度的例子就是一个反证,当年印度也在西方威胁下发展核武,等到成功后反而国际只能接受并且撤除所有制裁(包含美国),这使得所有西方的制裁从此成为空话。冷战后只有南非宣布放弃核武器,而原属苏联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则将境内的核武器全部转移至俄罗斯,成为无核武国家。后续也导致了北朝鲜和伊朗的跟进,其中北朝鲜已经三次试爆成功,许多专家预估2020年之前北朝鲜已经可以部署十枚以上实战核武。
相关
- 创伤受伤或创伤,是生理创伤、损害,身体受外物力量侵害,身体功能丧失、流血、断裂、骨折等。在工作时的受伤,称为工伤;在运动时受伤,称为运动创伤,学科名为运动创伤学、运动医学,总称创伤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语: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德国医学科学家与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学,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其于1970年代研判人类乳突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尘土土壤(德语:Boden,英语:soil)是一种自然体,由数层不同厚度的土层(德语:Bodenhorizont,英语:soil horizon)所构成,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壤和母质(岩石)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形态特征或物理、化
- 手指手指是人或一些灵长类动物(例如猿)的手上的指头。人的手指虽然非常灵活,但也非常纤细,原因是因为活动手指的肌肉不位于手指内,而位于下臂,这些肌肉通过长的腱来指导手指的运动。有
- 王士禛清禹之鼎绘《王士禛幽篁坐啸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赐名士祯,小名豫孙,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著
- 模式株模式种(type species (species typica))是生物分类学上的一个名词,是用来代表一个属或属以下分类群的物种,又称典型种。模式种可以指示出该生物分类单元下的生物学特征,它既是一
- 淋巴球淋巴细胞(英语: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
- 麦吉尔大学麦吉尔大学(英文:McGill University;法语:Université McGill)为一所坐落于加拿大魁北克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821年英国殖民地时期,是加拿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百年来在国
- 东岸美国东岸,或称为大西洋海岸,是指美国的最东部的海岸地区,东向面临大西洋,北边为加拿大,南边为墨西哥湾。此区域通常包括以前北美十三殖民地的范围,现在则由北到南包括缅因州、新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