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事件

✍ dations ◷ 2025-07-20 20:25:13 #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事件

科索沃宣布独立事件是指科索沃宣布独立的过程。科索沃于当地时间2008年2月17日下午3点半完成宣读《科索沃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正式独立,是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成立的第七个国家。但此单方面宣布独立仅得到国际上部分国家的认可,未被普遍承认。这是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发表的第二次独立宣言; 第一次宣布独立是于1990年9月7日宣布独立为科索沃共和国。

2010年7月22日联合国国际法院发表关于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是否符合国际法问题的咨询意见,以10比4票认为科索沃于2008年单方面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并未违反国际法。

由于国际法院的决定,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联合国塞尔维亚和欧盟的联合决议,呼吁由欧盟推动的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对话“促进合作,取得进展 通往欧盟的道路,改善人民的生活”。 对话结果是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之间的2013年布鲁塞尔协议废除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的所有机构。德扬·帕维奇维奇是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正式代表。瓦尔代·萨迪库(Valdet Sadiku)是科索沃驻塞尔维亚的官方代表。

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90%人口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 1912年,塞尔维亚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获胜后,以图并吞阿尔巴尼亚及科索沃,但当时奥匈帝国为阻止塞尔维亚取得阿尔巴尼亚,协助阿尔巴尼亚独立建国,但有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居住的科索沃,却并入塞尔维亚,由于塞尔维亚认为科索沃是他们民族的发祥地,他们取得科索沃后就计划要再殖民科索沃,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却希望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并入阿尔巴尼亚,种下后来种族冲突的远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索沃紧随塞尔维亚,并入新立国的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成立社会主义政权,冷战格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方意识型态凌驾于文化、宗教和种族的差异,因此在南斯拉夫联邦下科索沃与联邦内部的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等国之间的种族关系并未被强调。然而在冷战结束后,苏维埃的官方意识型态失去主导后,政治诱因使得种族紧张关系日益紧张。最终南斯拉夫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解体,但科索沃仍保留在塞尔维亚之内,但科索沃内的阿尔巴尼亚裔人极争取脱离塞尔维亚。

1989年,鼓吹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塞尔维亚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把持南斯拉夫的多数,单方面撤销科索沃大部分的自治权力;经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科索沃依然归入新成立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国家行政版图,但阿尔巴尼亚族居民继续争取独立。在塞尔维亚和黑山境内的阿尔巴尼亚裔和塞尔维亚裔的居民之间的流血冲突不断升级。

199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总统米洛舍维奇以军事方式对付科索沃的分离分子,不少当地平民因而被杀,引发80多万名阿尔巴尼亚裔居民的逃亡潮。米洛舍维奇被指控从事种族清洗。此后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采用外交手段介入没有结果,于是决定发动空袭,迫使塞尔维亚撤军,科索沃战争爆发。2001年米洛舍维奇被捕,随后被国际战犯法庭以种族清洗罪起诉。

2007年11月17日举行的2007年科索沃议会选举中,哈辛·塔奇领导的科索沃民主党胜出35%选票,有望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而当时的执政党科索沃民主联盟只取得22%选票。塔奇接任总理后立即推动独立,而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联盟主导的科索沃前途谈判未能在该年突破僵局。他在谈判期限12月10日后,自行宣布独立。2008年1月9日,塔奇正式接任科索沃总理。

《科索沃独立宣言》由科索沃总理塔奇在当地时间2008年2月17日15时在科索沃国会大楼召开特别会议中宣读。该宣言宣告科索沃为“民主、世俗、且多元种族”的国家,同时也强调要与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邻国建立良好关系,也提及塞尔维亚的“深厚的历史、商业、社会连系”并会努力继续发展此关系。因此,尽管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裔是多数,其独立宣言强调世俗及多元种族的意义在于出现三次的“和解”(reconciliation)一字。

该宣言也强调融入欧洲及大西洋民主国家阵营的远景及希望,而科索沃未来尽快加入欧盟的一贯主张也明白陈述于此宣言中,其国旗和欧盟旗的相似性也展现加入欧盟的决心。

随后议会进行表决,15:49通过《科索沃独立宣言》;其后在15:53全体国会议员无异议地完成签署《科索沃独立宣言》。

随着《科索沃独立宣言》的宣读、表决及签署,科索沃共和国正式成立,而科索沃居民在街上挥舞著科索沃国旗及阿尔巴尼亚国旗及高呼口号以示庆祝科索沃独立。

科索沃独立对于格鲁吉亚境内事实独立,但未得到国际普遍承认的阿布哈兹共和国、南奥塞梯自治州带来鼓舞的作用。目前两地驻有俄罗斯维和部队,而格鲁吉亚政府未治理本地区。今后这两地的独立运动很可能加剧,使得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恶化。

相关

  • 超新星核合成超新星核合成是阐明新的化学元素如何在超新星内产生,主要发生在易于爆炸的氧燃烧和硅燃烧的爆炸过程产生的核合成。这些融合反应创造的元素有硅、硫、氯、氩、钾、钙、钪、钛
  • 延胡索延胡索(学名:Corydalis yanhusuo)是罂粟科紫堇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元胡、玄胡、玄胡索、武胡索、滴金卵。株高10-30厘米,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偶具2鳞片,茎生叶3-4枚,鳞片
  • 哈雷迪犹太教哈雷迪犹太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拟爱神木拟爱神木(英语:Jabuticaba,学名:),旧学名,也叫木葡萄、树葡萄(可特指其果实),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原产地为南美洲巴西米纳斯吉拉斯。抗虫害和适应环境力强,成熟的果实外表为紫色,内部果肉
  • 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被用在高温涡轮发动机叶片以及换热器管道中。镍基合金是目前的主要产品,但是铁铝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也正在研究中。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也被用在核工业中。
  • 正义联盟:闪点悖论《正义联盟:闪点悖论》(英语:)是2013年一部录像带首映的超级英雄动画电影,改编自2011年漫画《闪点》,出自于Geoff Johns和Andy Kubert。导演为Jay Oliva,而脚本则是由吉姆·克里格
  • 伊莎贝拉 (丹麦公主)女王陛下本尼迪克特公主殿下 希腊人的王后陛下希腊王室(英语:Greek royal family)伊莎贝拉·亨里埃塔·英格丽德·玛格丽特(Isabella Henrietta Ingrid Margrethe,2007年4月21日-)
  • 俄乌边境俄乌边界是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之间的边界。乌克兰的五个州和俄罗斯联邦的五个州都地处俄乌边界。自1917年俄罗斯帝国灭亡以来,俄乌边界不时发生争端。自2014年初以来,由于俄乌战争,俄乌边境再次出现冲突。其中俄乌边境中的409.3公里被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控制。此外乌克兰也不再对克里米亚的刻赤半岛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塔曼半岛之间的刻赤海峡拥有管辖权。同时,俄罗斯联邦在克里米亚和赫尔松州之间设立了检查站。2014年,乌克兰政府公布了一项计划,要在与俄罗斯的边界建造一个防御性的墙体系统(英语:
  • 581年
  • 5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