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用
✍ dations ◷ 2025-10-08 13:55:14 #饮用
饮用水是具有一定品质控管,可供饮用或使用而不会造成立即或长期性危害的水。在多数发达国家,即使只有极低比例的水实际使用于饮用或烹饪,常见用途包括洗涤和景观灌溉等,但其家庭、商业和工业用水皆已达饮用水标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人类未获得足够的饮用水取水途径,使用水来源亦多半受到病媒、病原或过量毒素或悬浮物的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一旦人类饮用或食用这种受污染的水体,将造成大规模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即许多国家的主要死因。降低水传染病发生率是现今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目标。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陈代谢的必要媒介。人体每天消耗的水分中,约有一半需要直接喝饮用水来补充,其他部分从饭食中直接获得,少部分由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成人每天至少需要补充水分1200毫升左右。运动量大的人,需1800~2400cc。古时人类主要从淡水河流和湖泊中直接取水,后来人们也会打井,从井中抽取地下水。其后人类懂得制造堤坝、或从地势较高的河流上游蓄水。近年也会利用海水化淡技术,从海水提取水分作饮用水。随着人类工业化,不少水源被污染,因此提取水源后需要经过水厂处理,然后透过饮用水管分配到使用者,这些水会称为自来水。有观点认为,饮用水中的微量矿物质对人体有重要作用,饮用纯净水会造成矿物元素代谢失衡。这在世界各地的大量统计数据中得到了一定支持。开水中亚硝酸盐致癌问题是长期以来的网络流言之一,理论是水中硝酸盐要是煮沸后放置,会因细菌作用转变成亚硝酸盐致癌,而一些自动反复煮滚水的热壶设备会让亚硝酸盐更高。首先这流言包含两部分,一是水中硝酸盐,合格的自来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能转变成的亚硝酸盐更低,人体中还有维生素C可以抵挡亚硝酸盐反应,所以致癌性几乎不存在,然而开水在壶中长期保存放置5天~6天后的极端情境,由于细菌作用亚硝酸盐含量的确有升高,所以一些市售的包装水可能运送过程较长,反而花钱买水会喝进更多亚硝酸盐,但不管如何增加总量都极少。第二部分流言是自动反复煮滚水导致升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反复加热52次之后,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才为2.3微克/升,其实饮水反复加热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水蒸发浓缩、亚硝酸盐浓度增加但总量并不增加,但不管如何增加总量都极少。
相关
- 气喘喘息 、哮喘(英语:asthma,又称气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英语:bronchospasm)。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
- 化学处理化制处理是是将动物尸体或废弃屠体、内脏、皮、骨或蹄等经由加工处理,分解成油脂及蛋白质等可再利用之资源。在动物传染病防治条例细则定义以动物尸体、废弃屠体及其内脏、皮
- 哌拉西林哌拉西林(INN:piper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化学本质属尿酸青霉素(英语:ureidopenicillin):221-222。哌拉西林能有效杀灭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但
- 自然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万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
- 失业率下表列出的各国(地区)失业率数据,资料来源来自各个国家的官方数据、国际组织的数据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的《世界概况》等。
-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非维管植物中的有胚植物:它们有组织器官以及封闭的生殖系统,但缺少运输水分的维管束。它们没有花朵也不制造种子,而是经由孢子来繁殖,也可以产生精子和卵,行受精作用,但
- 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中子镜中子反射体是指可以反射中子的任何材料。如石墨、铍、钢、碳化钨或其他。这里的反射指的是弹性散射而非镜反射。中子反射物料可使原本未达临界质量之可裂变物质达到临界质量
- 打喷嚏喷嚏,又称喷嚏反射,是一种人和动物的生理反射行为。反射的感受器在鼻黏膜,由三叉神经传导到脑部。打喷嚏前,鼻子变得发酸、发痒。过程一般为急促吸气,张嘴,然后高速(可达每小时50公
- 病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