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异象

✍ dations ◷ 2025-07-19 12:52:08 #临终异象
邻终异象(Deathbed phenomena)指的是一系列的由临终者“与临终者在情感上亲近,但临终者死去时不与临终者同在一处”的人所经历到的超常经验。临终异象的题材,在许多虚构或非虚构类的文学题材中都有出现,这表示这种现象已为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所注意达数世纪之久,然而直到最近,这种现象才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近来由芬威科二氏(Fenwick and Fenwick)所做的研究勘查了在一个人死去时出现的不寻常的事的例子。临终者可能会看见死去的亲人或朋友,并与之进行对话,或者经历到欢愉与快乐的情绪。而与临终者有关的人则有可能会回报诸如“即便自身在数哩外的地方,也依旧能看到临终者”、“即使没有可以看见的人,宠物依旧会有如有人来临般地行动或吼叫”、“时钟停止”或“电器装置以某种方式自行开启或运作”等的现象。在安宁病院(Hospice)工作的员工,常会回报说在病人死去时看见超常现象。根据《美国安宁与临终照护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所出版的一篇由劳伦斯与雷培多两氏(Lawrence & Repede)所做研究显示,一般在安宁病院工作的护士,每个月会看见大约五次的“临终交流”(deathbed communication,简称为DBC)现象。因为在视觉所见之外,一部分的交流是听觉性的,还有一些是触觉性的交流之故,因此比起“临终视见”(deathbed visions),劳雷两氏较偏好使用“临终交流”一词。据那研究中所提及的护士,89%被回报经验DBC的病人有着安宁且平静的死亡;而只有40.5%被回报没有经验DBC的病人有着安宁且平静的死亡 。这显示“临终交流”对死亡的过程有着正面的影响,但在对病人纪录的回报和在教科书的描述中,对这类现象的记述未达其应有的程度。共享死亡经验(Shared-death experiences)是一个和濒死经验密切相关的现象,而英语的这个词是由雷蒙‧穆迪(Raymond Moody)所创的。在此类间验中,接近临终者的旁观者会和临终者一起经验到在很多方面与濒死经验相同的体验,这其中包括了意识离体、碰见“光之生命”(beings of light)和见到临终者的生命回顾等。这些旁观者他们自身健康状况良好且未进入临终状态,他似乎也经历了这些经验。这可能会让通常的“濒死经验是由垂死大脑所生”这理论产生疑点。

相关

  • 布尔乔治·布尔(英语:George Boole,1815年11月2日-1864年12月8日,英语发音 ),英格兰数学家和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先驱。乔治·布尔生于英格兰的林肯郡。在备课的时候,布尔不满意当时的数学
  • 菊科详见内文菊科(学名:Aster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菊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现在已有至少13个亚科、1119属和32,913种。菊科植物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但热带地区较
  • 苦(梵语:दुःख,转写:duḥkha,巴利语:dukkha),佛教术语,字面意义为痛苦、不安、不满足等。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为四圣谛之一 。梵文duḥ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
  • 俞汝勤俞汝勤(1935年-) 是一位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湖南大学校长。193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后担任湖南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基础与
  • 尸罗尸罗(梵文:śīla,巴利文:sīla),又音译为尸怛罗、翅怛罗,意译为戒,佛教术语,佛教戒律,为波罗密的一种,也是三无漏学之一。尸罗源自梵语,只要能够让人熄灭贪、瞋、痴等三毒,防止为恶,遵行
  • 计算器计算器是用于完成数学计算的工具。早期的计算器为纯手动式,如算盘和算筹与计算尺等。算盘通常是以滑动的珠子制成。在西方,算盘在印度阿拉伯数字流行前使用了数个世纪,且在近代
  • 康氏症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
  • 西门坐标:25°02′31″N 121°30′31″E / 25.042069°N 121.508719°E / 25.042069; 121.508719台北府城西门,正式名称为宝成门,是台北府城的五座城门之一。西门由于连结艋舺商圈,
  • 位置觉本体感觉,又称肌肉运动知觉,是一种对肌肉各个部分的动作或者一连串动作所产生的感觉,称呼为“自我知觉”。可是对某些人来说肌肉运动知觉跟自我知觉不同在于保持平衡的触觉。例
  • 1590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