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四烯酸乙醇胺

✍ dations ◷ 2025-10-02 03:56:13 #花生四烯酸乙醇胺
花生四烯乙醇胺,亦称N-花生四烯乙醇胺或AEA ,是一种内源性的大麻醇类神经传导物质。此命名取自梵文(和印度半岛宗教用语﹞的阿难陀(ananda),意为”喜悦、极乐、欣喜”,以及酰胺。它是由N-花生四烯酰磷脂酰乙醇胺透过多种途径合成。花生四烯乙醇胺,主要是由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将其降解成乙醇胺和花生四烯酸。如此,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的抑制物导致花生四烯乙醇胺层级的提升,并被用于治疗。其结构最初是由W. A. Devane, Lumír Hanuš等人在1992年时描述。当时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一个由Raphael Mechoulam带领的团队工作。花生四烯乙醇胺可以作用在身体的中枢,例如:在脑部或其周边;也可以作用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不同的作用主要是由CB1大麻素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以及在周围神经的CB2大麻素受体调控。后者主要是参与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大麻素受体最初被发现时,被视为对Δ9-四氢大麻酚(Δ9-THC,通常称为THC)是敏感的,而其中THC是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质。大麻素的发现源自于对CB1和CB2的研究,因为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并且会影响这些受体。花生四烯乙醇胺已经被证实会影响大鼠的工作记忆。而现在的研究正在探讨大麻素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例如:在进食和睡眠的模式,以及疼痛减轻。花生四烯乙醇胺也对早期胚胎中,胚囊着床在子宫时有重要影响。因此大麻素,例如:Δ9-THC,可能在人类妊娠的早期阶段影响其过程。花生四烯乙醇胺在血浆中达到高峰时,发生在排卵期,并且和雌二醇及促性腺激素呈现正相关,这表明了以上这些物质可能参与了AEA 的调节。而后,花生四烯乙醇胺曾被提议用来做为不孕症的生物标志物,但迄今为止在临床上尚无任何预测值。 花生四烯乙醇胺在摄食行为中扮演着著调节的角色,而神经作用的行为以及产生愉悦的感受也受其影响。此外,将花生四烯乙醇胺直接注入大鼠的前脑正向强化刺激相关区域伏隔核时,会增强大鼠对于所摄取蔗糖的愉悦感,并且会增进食物的摄入量。 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研究中也曾经提到,花生四烯乙醇胺会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有一些研究表示,花生四烯乙醇胺的释放为运动诱导之镇痛作用的机制,特别是在跑步时。 在1996年,研究人员发现巧克力中含有花生四烯乙醇胺。他们也发现,有两种物质(N-oleoylethanolamine 和 N-linoleoylethanolamine)会模仿花生四烯乙醇胺带来的影响。人体可以由N-花生四烯酰磷脂酰乙醇胺(NAPE)合成花生四烯乙醇胺,而N-花生四烯酰磷脂酰乙醇胺(NAPE)本身是透过N-酰基转移酶,将花生四烯酸从卵磷脂转移至脑磷脂上的游离胺上。 花生四烯乙醇胺由NAPE的合成可以透过多种途径达成,包括酵素的参与,例如磷脂酶A2,磷脂酶C和NAPE-PLD。 内源性花生四烯乙醇胺并不常存在且其半生期非常短,因为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的作用,会将其分解成游离的花生四烯酸和乙醇胺。与仔猪相关的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及其它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会影响其脑部花生四烯乙醇胺和其他内源性大麻素的量。而被以高脂肪饮食饲养的小鼠,其肝脏中的花生四烯乙醇胺的量会增加,同时也会增进脂肪的生成。这说明了至少在啮齿动物中,花生四烯乙醇胺对于肥胖的发展会产生影响。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在代谢上,会透过FAAH,去和花生四烯酸结合而形成AM404。此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的代谢产物,对于TRPV1香草素受体,是一种强促效剂,但对于CB1和CB2受体,为弱促效剂,而对于花生四烯乙醇胺而言,为再吸收抑制剂。因此,身体和大脑中花生四烯乙醇胺的量提升。以此方式,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可作为仿大麻素代谢产物的前体药物。这个作用可以使得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的镇痛作用受到部分或全部的影响 花生四烯乙醇胺和其姊妹分子2-花生四烯酸甘油酯的运输蛋白已经被鉴定确认了,包括热休克蛋白(Hsp70s)和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曾表示,有研究显示AM1172有可能被开发成药物,可以提升大脑的花生四烯乙醇胺,用来治疗焦虑以及忧郁。

相关

  • 艾伯斯坦-巴尔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
  • 演替演替(英语:succession)是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裸地的存在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学名: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类而产出大量气体以及可以在体内能形成荚膜而得名。发现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
  •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英文: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简称:VEE)是一种感染马类的病毒,通常分布于南美洲。最早在1936年于委内瑞拉发现,并因此被命名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在
  • GM-CSF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又名集落刺激因子2(colony-stimulating fa
  • 伊奥利亚伊奥利亚(古希腊语:Αἰολίς,转写:Aiolís,或Αἰολία)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地区,主要在小亚细亚滨临地中海的西至西北地区和几个近海的岛屿(尤其是莱斯沃斯岛),是众多伊奥利亚
  • 社会学习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大西洋-刚果语族大西洋-刚果语族是尼日尔-刚果语系当中,使用者最多的一个语族。在《Ethnologue》中尼日尔-刚果语系的1514种语言中,有1418种语言均归大西洋-刚果语族。大西洋-刚果语族有与尼
  • 量子量子光学(英语:Quantum optics)是物理学在1990年后成熟的新兴分支,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的一部分,也和冷原子物理紧密相连。与凝态物理、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其他成熟分支相比,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