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衰

✍ dations ◷ 2025-07-07 18:35:41 #赵衰

赵衰(?—前622年),或称赵裒,即赵成子,字子馀,亦称成季、孟子馀,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文公大夫。

造父的后代,他的祖父赵夙为晋献公将军,替晋献公征讨霍国。父亲赵共孟。

晋文公把他女儿赵姬给了赵衰为妻,生了赵同、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婴齐三个儿子。

赵衰为了侍奉还是不侍奉献公的几位公子进行了一课占卜,结果都不吉利。占卜到侍奉公子重耳时,结果吉利,他就去侍奉重耳。重耳由于骊姬之乱逃亡到在狄的翟,赵衰做随从。翟人讨伐廧咎如,得到两个女子。翟君把年少的女子季隗给重耳为妻,年长的女子叔隗给赵衰为妻,生了赵盾。赵衰跟随重耳在外逃亡,共计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晋文公所以能返回并且成为霸主,大多是赵衰的计策。在逃亡到秦时,赵衰在席间吟了《黍苗》诗,让秦穆公知道公子重耳想尽快回晋国。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后,是为晋文公,赵衰做原大夫,住在原城,主持国家政事。

晋文公即位后赵衰仍在出谋献策。文公即位第二年(公元前635年)的春天,周襄王因弟弟王子带发难逃到郑国居住,于是来向晋国告急。晋国刚刚安定,想派军队去,又担心国内发生动乱,当时秦国军队驻扎在黄河边,将要护送周王回京。赵衰便对文公说:“要想成为霸主,不如护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周、晋是同一个姓,晋国不抢先护送周王回京,而落在秦国后边,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今日尊敬周王就是晋称霸的资本。”三月甲辰日,晋国就派兵到了阳樊,包围了温,护送周襄王到了周都。四月,晋杀死了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周襄王把河内、阳樊地赐给了晋国。

赵衰回到晋国以后,在晋国的原配妻子赵姬坚决要求把他在狄娶的妻子(叔隗)迎接回来,并且让狄妻的儿子(赵盾)做正宗继承人,而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居下位侍奉他。晋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赵衰去世,他的谥号是成季。赵衰的儿子赵盾便继承父亲当上了晋国的重臣。


周 → 秦 | 吴 | 姜齐 → 田齐 | 鲁 | 燕 | 蔡 | 曹 | 陈 | 杞 | 卫 | 宋 | 晋 → 赵 / 魏 / 韩 | 楚 | 越 | 郑 | 滕 | 许 | 薛 | 邾 | 莒

相关

  • 克莱因网格克莱因方格(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KSOG)是弗里茨·克莱因试图通过拓展金赛量表以测试性取向的一个量表,克莱因方格首次被提出是在1978年他本人的著作《双性恋选项》(The
  • 武昌县 (中华民国)武昌县,中国旧县名。1912年,改湖北省江夏县置武昌县,属江汉道;同省的武昌县则改为寿昌县。1949年后,属大冶专区。1952年,改隶于孝感专区。1959年划归武汉市。1961年再度划回孝感专
  • 维基峰维基峰(英语:Wiki Peak)是一座位处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山峰,最高点为海拔2,333米。它位于兰吉尔-圣伊里亚斯国家公园境内,接近与加拿大的边境。
  • 杜成锦杜成锦,是中国清朝官员,福建侯官县(今属福州市)人。杜成锦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福建泉州府儒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
  • 净水站净水站(日语:浄水駅/じょうすいえき  */?)是一个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净水町,属于名古屋铁道丰田线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是TT02。对向式月台2面2线的地下车站。月台站名牌
  • 前319年
  • 科林·巴勒特科林·巴勒特(英语:Colin Barratt,1948年12月21日-),英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英国参加世界赛艇锦标赛,获得二枚金牌,其中一枚来自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无舵手项目,另一枚来自男子轻量级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
  • 安·刘易斯安·刘易斯,(日语:アン・ルイス,英语:Ann Lewis,1956年6月5日-),前日本歌手,活跃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她所演唱的歌曲《グッド・バイ・マイ・ラブ》(《goodbye my love》)被邓丽君翻唱而在华人地区家喻户晓。现定居美国洛杉矶,运营一家珠宝设计商店。安·刘易斯本名安·琳达·刘易斯,(日语:アン・リンダ・ルイス,英语:Ann Linda Lewis),出身于日本兵库县宝冢市,为日美混血儿,父亲是驻日美军,母亲是日本人。
  • 诗山凤山寺诗山凤山寺,又称郭山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南安市诗山镇的坊前村,传说乃广泽尊王郭忠福坐化之地。1966年,南安凤山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夷为废墟。1979年,在新加坡、菲律宾、台湾等地信众捐助下,凤山寺得以重建。十三太保在台湾的说法是保安广泽尊王与妙应仙妃的十三个儿子,或是尊王的分身。综上所述:广泽尊王十三太保在台湾地区的信仰非常广泛,太保基本上等同广泽尊王,且十三太保的外型都与郭圣王如出一辙以下表列出十三位太保各自之神名、出世年份、玉敕圣号、职责以及行祠所在;另外台南的西罗殿也遵循类似于十三行祠的
  • 吴可 (宋朝)吴可(11世纪-12世纪),字思道,号藏海居士,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市)。宋朝诗人。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进士,曾官于汴京。宣和末年(公元1125年)官至团练使,责授武节大夫致仕。后桂冠乞闲。南渡后,转从楚、豫等地。曾受苏轼、刘安世赏识。论诗上承苏轼,下启严羽,提倡以神喻诗,以禅语、禅趣、神法入诗。乾道、淳熙年间尚在世,后不知所终。著有《藏海居士集》二卷,《藏海诗话》一卷。其论诗作品还有《学诗诗》三首,载于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其诗多反映现实和自感身世之作,质朴自然,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