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卡巴斯国家公园

✍ dations ◷ 2025-07-11 11:23:25 #IUCN分类II,印尼国家公园,1989年设立的保护区,1989年印尼建立

韦卡巴斯国家公园(印尼语:Taman Nasional Way Kambas,英语:Way Kambas National Park)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楠榜省的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

由于人类的非法砍伐,公园的植被进行了二次生长。现在的公园主体由沼泽森林和低地雨林组成。公园里有数量极少的,正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苏门答腊虎、苏门答腊象和苏门答腊犀牛。在公园里还可以看到400多种的观赏性鸟类,如稀有的白翅栖鸭等。

目前,公园正面临偷猎和非法砍伐的威胁,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正逐渐消失。为应对危机,一些机构在这里建立了苏门答腊犀牛保护区和大象保护中心。

2016年,韦卡巴斯国家公园被列入东南亚国家联盟遗产公园(英语:ASEAN Heritage Park)名单。

公园的植物种类包括:海榄雌、海桑、水椰、白千层树、蒲桃、露兜树、柯树、娑罗、纤细龙脑香和棱柱木(拉敏木)。公园的沙滩地区则以木麻黄林为主。

韦卡巴斯国家公园共有约50种哺乳动物,很大一部分都是极危物种。根据2007年的估算,这里约有20头苏门答腊犀牛,相比20世纪90年代统计的40只,有所减少。2005年估算有180头苏门答腊象苏门答腊虎的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36-40头,下降到2011年的小于30头。其他的哺乳动物有马来貘、苏门答腊豺和合趾猿。

大约一半的鸟类栖息在沿海沼泽地,如红树林、淡水沼泽森林、泥炭沼泽森林和河流湿地等。该公园是濒危物种白翅栖鸭在苏门答腊岛的最大栖息地,据1999年的估算,公园内大约有24-38只。其他的405种鸟类包括黄脸鹳、白颈鹳、小秃鹳(英语:lesser adjutant)、凤冠火背鹇、大眼斑雉和黑腹蛇鹈(英语:Oriental darter)。

至于爬行动物,韦卡巴斯国家公园有濒临灭绝的马来长吻鳄。

1937年,韦卡巴斯被荷属东印度政府设为猎物禁猎区,但直到1989年,它才被印尼政府设置为国家公园。

公园南部边界的大部分地区被当地部落侵占,这些村民声称拥有土地所有权。在公园的发生了严重的侵占。公园内的道路和小径边是非法伐木者的活动起点。他们的偷伐一直渗透到公园内部地带。非法砍伐行为导致公园森林覆盖率下降了60%。同样,在2009至2010年间,非法占有的6,000公顷土地的部落占地者已被驱逐出公园。

据报道,人造井是一些野生动物的致命陷阱。一些未成年的小象,犀牛和虎常失足坠入井中而亡。这些井是1984年为重新安置当地部落住地而留下的。在2008年至2010年进行的保护工作中,约有2000口井被拆除。

偷猎一直是公园的重大威胁之一,它牵扯到士兵,甚至是军队高层。由于近年来的严格管控,偷猎活动有所缓和。据报道,2004年至2011年期间没有出现偷猎虎和犀牛的情况。

2011年初,印尼林业部宣布拨款在公园内建立一个珍稀动植物保育中心。

1995年,国际犀牛慈善基金会在韦卡巴斯国家公园建立了苏门答腊犀牛保护区(SRS),占地面积250公顷。该保护区建设的目的包括保留少量犀牛用于科学研究,提高野生物种保护意识,以及制定犀牛育种的长期计划,确保野生苏门答腊犀牛的生存。目前,有5只苏门答腊犀牛生活在保护区,大多数已经从印尼的动物园转移到该保护区的自然栖息地中。1997年,反偷猎小组成立。这些训练有素的队伍由4-6人组成,每月至少巡逻15天。他们的任务是在公园的重要区域搜寻探查并回收人造陷阱,并阻止非法入侵的捕猎者。该保护区不向一般公众开放。

安达图是一只出生于2012年6月23日的犀牛犊,它是亚洲第一只半原位人工保育犀牛。它的父亲是来自美国辛辛那堤的犀牛。

公园与周边村落经常遭受野生大象的袭击。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显示,野生大象在公园周围的18个村庄中糟蹋了超过45公顷的玉米、大米、木薯、豆类和其他农作物,同时还有约900棵椰子树、香蕉树和其他树木受损。在12年的时间里,大象造成的伤亡人数已达24人。村民们尝试通过挖掘沟渠或调整种植模式以减少来自大象的伤害。部落村民常使用篝火来吓走村落附近的大象,而森林护林员则使用已经驯服的大象驱赶走野生象群。

韦卡巴斯国家公园大象保护中心(ECC)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保护中心的大象大多数已被驯化,帮助人们承担繁重的苦力工作,包括生态旅游和公园巡逻。

以该大象保护中心的大象为角色创作的绘画由Novica负责整理和出售。Novica是一家与国家地理学会有关的在线艺术代理商,它承诺将约一半的收益用于协助拯救整个亚洲地区濒临灭绝的大象。

相关

  • 闽海人闽民系,为汉族的一支民系,亦称闽族、福建人(福建侬),使用闽语,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浙南、广东(包括雷州和潮汕地区)以及一部分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 等效剂量等效剂量(Equivalent dose)为吸收剂量(D)乘上品质因子(QF)的值,符号为DE,定义为DE=D×QF,单位为西弗(sievert,缩写为Sv)。由于不同电离辐射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下会对生物组织造成不同的影
  • 萨佛纳罗拉吉罗拉莫·萨佛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年9月21日-1498年5月23日)是一位意大利道明会修士,从1494年到1498年担任佛罗伦斯的精神和世俗领袖。他以在虚荣之火事件中反对文
  • x86x86泛指一系列英特尔公司用于开发处理器的指令集架构,这类处理器最早为1978年面市的“Intel 8086”CPU。该系列较早期的处理器名称是以数字来表示80x86。由于以“86”作为结
  • 戈伊班达县戈伊班达(Gaibandha District)为孟加拉国朗布尔专区辖县,地处孟加拉国中部。县境北与朗布尔和古里格拉姆县接壤,东依布拉马普特拉河毗邻杰马勒布尔县,南与博格拉县为界,西接焦伊布
  • 大连话大连话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被称为“海蛎子味”方言。登连片又分作三个小片:大连市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与瓦房店市的居民所使用的方言属于大岫小片
  • 伊莎贝尔·阿连德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兰登普雷斯 (肯塔基州)兰登普雷斯(英语:Langdon Place),是美国肯塔基州的一座城市。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0.2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的人口为936人。
  • 奇穆王国奇穆王国(西班牙语:Reino chimú)是历史学和考古学中对南美秘鲁古代奇穆文化所建立政权的称呼。奇穆文化是南美前印加文化之一,繁盛于约公元1100年至1470年,都城为昌昌。1470年被
  • 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布罗尼斯瓦夫·马利亚·科莫罗夫斯基(波兰语:Bronisław Maria Komorowski,1952年6月4日-),科尔恰克支系成员,公民纲领党成员。身为波兰下议院议长,在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于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