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

✍ dations ◷ 2025-07-07 22:22:10 #1962年出生,在世人物,金姓,武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关系学者,复旦大学校友,北京大学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金灿荣(1962年12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学家、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金灿荣的父亲是工人,所在工厂是1950年代初从浙江省迁来武汉,被人称为“下江村”。家中有6个孩子,生活困难,孩子们全靠母亲教养,在外工作的父亲很少管家事。1954年夏,武汉发生洪水,父亲在机床上坚守三天三夜,被评为当年的劳动模范。这让父亲获得学习机会,入读工人夜大扫盲班。父亲经过自学,成为工人工程师。

小学三年级时,受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英语:Njësiti guerril)》的影响,身为班长的金灿荣将全班同学组织到自己家,成立了一支“地下游击队”,自任司令。后来受到老师批评,班长职务也被撤消。

高一时,金灿荣考入重点高中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普通班,学习理科。高二时,金灿荣决定转学文科,因为该校没有文科班,乃转学到武汉市三角路中学。1980年参加高考,以447分位居武汉市文科第一名,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大学四年中,金灿荣用1/3的学习时间应付本专业知识,其他时间都用来阅读课外书,主要是中国历史及西方哲学方面的书籍。他还组织了许多社会活动,例如每周五的班级学术辩论。

1984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学习,1987年毕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其间曾和另一位同学合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会章程》。1987年硕士毕业后,金灿荣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其中,1987年7月到1992年6月,任《美国研究》责任编辑,1989年曾作为知识分子参与六四学生运动,为此金灿荣经历了3年的审查和随之而来的出国禁令;1992年6月到1994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助理研究员;1994年8月到2000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副研究员;2000年8月到2002年7月,任美国政治研究室研究员;1995年8月到2001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副主任(其间,1995年8月到1998年12月兼任美国研究所办公室分管科研的副主任,对外称科研处处长)。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因为参与学运被解禁后的金灿荣参加了美国新闻署的国际访问者计划,赴美国观察美国大选,为期一个月,这是他首次到美国。1994年回国后,金灿荣发表第一篇有影响的专业论文《美国的政治文化分裂与政局演变》。自此,金灿荣开始研究美国总统大选与美国国内政治。金灿荣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

2002年8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来,金灿荣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灿荣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上海未来亚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

儿子金君达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政治学博士。

金灿荣认为美国对世界国家分为六个类别:

金灿荣预测,美国若是出现英明的领导人愿意全面放弃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并放弃在乌克兰甚至东欧的立场,做出大破大立的妥协,这将是最容易的突破口去解除俄系国家的压力和其对其它集团的支援,如此可以较明显延迟西方集团的世界性衰退速度,但基于欧美自身意识形态与选举制度,这一可能性甚低。如此一来,西方影响力退潮速度将不变或加快,于是惯性诱导自身采取某些强硬动作意图迟滞这趋势,之后世界将处于漫长的“温战”岁月并可能持续到本世纪后期,直到西方退潮的大势基本确定并完成,自身多数人民也接受了这一事实后,世界才将又回归冷和平。

相关

  •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中医学概念,指“别道奇行”的经脉,有别于“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
  •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ɶ开前圆唇元音是元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当中,国际音标以⟨ɶ⟩代表此音,而X-SAMPA音标则以⟨&⟩代表此音。⟨ɶ⟩是⟨Œ⟩的一个小体大写字母。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
  •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或称《南海共同行为宣言》(英语: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简称DO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盟10国(10+1)于2002年11月4日
  •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英语: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 Synge,1914年10月28日-1994年8月18日),英国生物化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出生在英国利物浦,毕业于剑桥大学。他和
  • 大宝积经《大宝积经》,梵文Mahā ratnakūṭa sūtra,又称《宝积经》,为一百二十卷,唐朝菩提流志等译,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经》第十一册。此经主要讲述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为大乘佛教宝
  • 万龙大游行万龙大游行为克拉科夫每年六月的年度文化活动,由格罗特斯卡剧院(波兰语:Teatr Groteska)主办。活动主题为瓦维尔龙,或称瓦维尔山之龙,是波兰文化中著名的喷火龙。瓦维尔山为克拉科
  • 刘晏含刘晏含(1993年1月19日-),辽宁盘锦人,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身高1米88,司职主攻,亦为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成员。效力于八一深圳女排。2012-2013赛季中国女排联赛,刘晏含成为八一女排最主
  • 谢尔盖·尼基季奇·赫鲁晓夫谢尔盖·尼基季奇·赫鲁晓夫(俄语:Сергей Никитич Хрущёв,1935年7月2日-2020年6月18日),俄罗斯裔机械工程师,回忆录作家。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 张高澄张高澄(1952年-),原名张雪凌,男,祖籍四川,生于北京,中国学者、企业家、龙门派道士,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桐柏宫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