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腓特烈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

✍ dations ◷ 2025-10-06 15:47:13 #1783年出生,1853年逝世,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韦廷王朝,新教君主

卡尔·腓特烈(Karl Friedrich,1783年2月2日-1853年7月8日),德意志邦国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大公,1828年至1853年在位。

卡尔·腓特烈是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第一任大公卡尔·奥古斯特与黑森-达姆施塔特的路易丝的长子,1783年2月2日生于公国首都魏玛。卡尔·腓特烈的青年时代是魏玛的“黄金时代”,如同所有的韦廷王朝恩斯特系的公爵,卡尔·腓特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02年,卡尔·腓特烈来到巴黎,1804年来到了圣彼得堡,并与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玛丽亚·巴甫洛夫娜女大公结婚。

1828年6月14日,卡尔·弗里德里希的父亲去世,他继位成为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

1832年歌德去世后,魏玛变得安静而沉寂,日趋保守。1848年的革命波及魏玛,政局动荡,首相两次更迭。

1834年,经过多邦国长时间的斡旋,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与图林根诸邦国、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一起加入普鲁士关税同盟,从而形成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由于大公夫人玛丽亚·帕芙洛娃对艺术的强烈兴趣,卡尔·弗里德里希时代的魏玛吸引了许多音乐家。1832年,斯洛伐克作曲家约翰·奈波穆克·胡梅尔来此就任宫廷乐长直至他1837年去世。1848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费伦茨任宫廷乐长。

1853年7月8日,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卡尔·弗里德里希在魏玛市郊的贝尔韦德雷城堡去世,终年70岁。

1804年8月3日,卡尔·腓特烈在圣彼得堡与俄罗斯女大公玛丽亚·巴甫洛夫娜结婚。玛丽亚·巴甫洛夫娜女大公是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的第三个女儿。卡尔·腓特烈与玛丽亚有二子二女:

相关

  • Є寒武纪(Cambrian,符号Ꞓ)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1百万年前—485.4百万年前。其名称来自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罗马名称“Cambria”,该地的寒武纪地层被最早研究。中文名称
  • 艾利森詹姆斯·帕特里克·艾利森(英语:James Patrick Allison,1948年8月7日-),美国免疫学家,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暨免疫治疗平台行政主任,2018年与本庶佑一同获得诺贝尔生
  • 蟋蟀.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黏多糖糖胺聚糖(英语:Glycosaminoglycan,简称为GAGs,旧称为黏多糖(英语:mucopolysaccharides))是蛋白聚糖大分子中聚糖部分的总称。由糖胺的二糖重复单位组成,二糖单位中通常有一个是含氨
  • 内莉·梅尔巴内莉·梅尔巴女爵士,GBE(Dame Nellie Melba,1861年5月19日-1931年2月23日),澳大利亚女高音。她是澳大利亚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女高音,也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演员之一。内莉·
  • 内环境内环境 (法语:milieu intérieur,英语:interior milieu)是来源于法语的词汇。最早被克洛德·贝尔纳提出用来描述保护生物多细胞组织、器官功能及生理稳定的细胞外液环境。贝尔纳
  • 骨胶原胶原蛋白(collagen) 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 ,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有很强的伸张能力,是韧带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
  • 阿勒夫·希克梅特帕夏阿勒夫·希克梅特帕夏(土耳其语:Arif Hikmet Paşa;英语:Arif Hikmet Pasha,1851年?月?日-1915年?月?日),是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家、军人,毕业于海军学校(Deniz Harp Okulu),是帝国苏丹阿卜杜勒
  • 池美兰池美兰(1977年11月-),女,广东汕头人。1987年进入汕头体校跳水队;1988年至1999年在省跳水队训练和学习,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曾担任2008年奥运会汕头火炬手。现在广州华南
  • 坦桑尼亚城市列表以下是坦桑尼亚城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