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

✍ dations ◷ 2025-10-06 13:05:34 #奥斯曼帝国苏丹,1823年出生,1861年逝世,嘉德骑士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1823年4月23/25日-1861年6月25日,奥斯曼土耳其语:عبد المجيد اول),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一任苏丹,于1839年7月2日继承其父马哈茂德二世而登基。

他在任期间须面对帝国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挑战。他尝试推行奥斯曼主义以提高分离主义者对帝国的归属感,以遏止民族主义运动。尽管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推行新的法例及改革,致力将国内非穆斯林及非土耳其人融合到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但未能成功。

他亦尝试巩固与西欧主要势力的关系,即英国、法国,并在克里米亚战争并肩作战,对抗俄国。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会议里,奥斯曼帝国被承认为欧洲国家。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最大的成就是推行坦志麦特改革,该改革由其父马哈茂德二世开始制定,结果成功使土耳其于1839年现代化。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生于伊斯坦布尔比锡达斯的萨希尔宫或托卡比皇宫,他的母亲是马哈茂德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即苏丹皇太后贝兹米雅莱姆,原名苏茜(1807年-1852年),是一位俄国犹太人。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接受欧式教育,能操流利法语,对文学及古典音乐尤感兴趣,这与继任的阿布杜勒阿齐兹相似。与父亲马哈茂德一样,他主张改革,并获得一些开明的维奇尔支持,如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阿里·帕夏及福阿德·帕夏。他在任时须与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周旋。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是第一位会在特设的日子,通常是星期五,亲自处理公众的申诉。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亲自出巡帝国各地,视察坦志麦特改革的成效。他在1844年到过伊兹密特、穆丹亚、布尔萨、盖利博卢半岛、恰纳卡莱、利姆诺斯岛、莱斯博斯岛及希俄斯,在1846年巡视巴尔干半岛各省。

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继位后,奥斯曼帝国正处于重要关头。正当父亲的死讯正在传达至伊斯坦布尔之际,奥斯曼帝国军在尼济普被叛变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击败。同时,穆罕默德·阿里讹称亚历山大港已被苏丹的顾问卖给俄国,使艾哈迈德·费夫齐·帕夏将港口交给对方,奥斯曼帝国的舰队正赶往亚历山大港。在欧洲势力的介入下,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妥协,奥斯曼帝国免于受到进一步攻击,并重新占据叙利亚、黎巴嫩及巴勒斯坦。

为了履行父亲的遗志,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马上着手推行改革。1839年11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沙里夫,又称坦志麦特化曼尼,落实了改革的实施。1856年2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于马云(Hatt-ı Hümayun)在克里米亚战争接近结束时被追加入哈特-艾·沙里夫。法令订明,苏丹每一位国民的性命和财产都应得到保障,税项必须合理征收,以正义公平的原则管治,所有人都应有宗教自由及相对的民权。这与穆斯林的管治阶层及阿訇完全抵触。在一些偏远地区,法令强制执行,导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任时爆发了多次叛变。

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推行的改革,其主要措施有:

另一个重要的改革是法律不再规定必须佩带头巾,土耳其毡帽逐渐流行。欧洲的时尚亦被法庭采纳(1925年,大国民议会制定“帽子法”,禁止佩带土耳其毡帽)。

1847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贝拉贝伊皇宫将电报的专利权颁授给萨缪尔·摩尔斯,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亲自试用过这新发明。

1849年,拉约什·科苏特等人在匈牙利起义失败后向土耳其寻求庇护。奥地利及俄国要求苏丹交出他们,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拒绝。1911年的大英百科全书说:“虽然他有些软弱和易受唆摆,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是一位仁慈和值得尊重的人物。不过,他统治后期的极度挥霍成为了污点。”

1852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设立梅德伊迪勋章。

1854年8月25日,奥斯曼帝国获得首笔外国贷款,在接着的1855年、1858年及1860年都分别获得贷款。贷款的拖欠使欧洲国家不再同情土耳其,间接导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的废黜及阿布杜勒阿齐兹的死

1856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被授以嘉德勋章,成为第717位骑士。此外,他又被授以塔与剑勋章,成为第52位大十字。

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1861年6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逝世,死于结核,终年39岁,遗体葬在伊斯坦布尔。其弟阿布杜勒阿齐兹继位,他是当时奥斯曼家族里最年长的。

一个流行的传闻指出,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导致过百万人死亡。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宣布向爱尔兰农民捐出一万金币赈灾,但维多利亚女皇要求苏丹只捐出一千金币,因为她只捐出二千金币。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于是捐出一千金币,但暗中派出三艘装满食物的船只前往爱尔兰。英廷尝试阻挠船只进入,但船只最终抵达德罗赫达,由奥斯曼帝国的水手卸载食物。

因此,爱尔兰人,特别是德罗赫达的居民,对土耳其人非常友善,这事件令德罗赫达军装上印有奥斯曼帝国的徽号

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有多名皇后(英语:Kadinefendi)和妃嫔,并诞下许多子女,其中四个在后来继承为苏丹。

Servetsezâ(英语:Servetsezâ Kadınefendi)(1823年9月1日-1879年9月22日),切尔克斯人,1837年成为皇太子妃,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于1839年7月2日即位后立为第一皇后,无子女。

捷芙凯芙札(英语:Şevkefza Sultan)(1820年12月12日-1889年11月13日/12月17日),高加索人或格鲁吉亚人,宫女出身,1839年8月1日,被立为第三皇后,1849年晋为第二皇后,诞下:

蒂琳穆伊琴(英语:Tirimüjgan Kadınefendi)(1819年8月16日-1853年10月3日/11月2日),亚美尼亚人,宫女出身,为部门女长官(kalfa),1841年11月10日立为第四皇后,1849年晋第三皇后,诞下:

古尔占玛尔(英语:Gülcemal Kadınefendi)(1826年-1895年11月16日/12月29日),原名索非亚,是一位高加索人,宫女出身,1843年3月27日立为第四皇后,诞下:

华迪琴南(英语:Verdicenan Kadınefendi)(1826年-1889年12月9日),高加索人,为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表妹,1841年纳为第一幸人(Baş İkbâl),1849年立为第四皇后,1852年6月10日晋第三皇后,,诞下:

古路丝图(英语:Gülüstü Kadınefendi),高加索人,宫女出身,1854年在父亲安排下被纳为妃嫔(位号不明),1860年立为第四皇后。并诞下:

拉希米·帕丽丝图(英语:Rahime Perestu Sultan)(1826年-1904年12月11日),皇姑埃斯玛(英语:Esma Sultan (daughter of Abdul Hamid I))之养女,1861年6月25日立为第四皇后,无子女。其养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尊为苏丹皇太后。

莎扬(英语:Şayan Kadınefendi (wife of Abdülmecid I))(1829年-1862年1月1日),切尔克斯人,宫女出身,1843年立为第四皇后,无子女。

贝兹米瑾(英语:Bezmican Kadınefendi)(?-1909年1月25日),切尔克斯人,宫女出身,1849年立为第五皇后,无子女。夫死后,于1862年改嫁Tevfik Pasha。

玛塔布(英语:Mehtab Kadınefendi)(1830年-1888年),切尔克斯人,宫女出身,1845年纳为妃嫔,1852立为第五皇后,诞下:

沙法拉兹(英语:Serfiraz Hanımefendi),阿布哈兹人,宫女出身,1851年封第一睐人(Gözde),后来晋第六幸人(Ikbal)、第二幸人,诞下:

娜兰迪尔(Nalanıdil Hanımefendi)(1829年-1890年),切尔克斯人,位号不明,诞下:

Nükhetsezâ(英语:Nükhetsezâ Hanımefendi (wife of Abdülmecid I)),阿布哈兹人,宫女出身,1841年10月21日封第一幸人,诞下:

娜思琳(Nesrin Hanımefendi),格鲁吉亚人,封第二幸人,诞下:


杜兹迪迪尔(英语:Düzdidil Hanımefendi),尤比克人(英语:Ubykh people),宫女出身,1842年10月8日封第一幸人,诞下:

娜芙琪伊米莎尔(英语:Navekivisal Hanımefendi)(1827年-1854年8月5日),阿布哈兹人,宫女出身,后升为苏丹皇太后的女侍官,1848年被纳为妃嫔,封第四幸人,无子女。

莎耶丝特(英语:Şayeste Hanımefendi)(1836年-1912年2月11日),阿布哈兹人,宫女出身,1852年被纳为妃嫔,封第四幸人,后为穆罕默德六世养母,诞下:

塞伊伦雅尔(1828年-1855年1月17日),切尔克斯人,1847年纳为妃嫔,诞下:

娜尔吉丝(1830年-1848年10月26日),切尔克斯人,1847年纳为妃嫔,诞下:

妮芙艾塞尔(Nev'eser)(1841年-1889年9月12日),阿布哈兹人,1858年被纳为妃嫔,无子女。

莎芙达润(1845年-1893年),切尔克斯人,1859年被纳为妃嫔,无子女。

相关

  • 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同为植物组织。输导组织包括导管、筛管等。促进了运输作用,使高等植物对陆地生活有更强的适应力。
  • 表面径流地表径流是指雨水或是冰雪融化后的水流经地表产生的水流。表面径流可能是因为土壤已经吸饱水,无法再吸收水分,或者是一些不透水的表面(例如屋顶或是路面(英语:Road surface))使水流
  • ZnOsub2/sub过氧化锌(化学式:ZnO2)是二价锌的过氧化物。过氧化锌是白色至微黄色的粉末,无臭无味。微溶于水,并水解为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锌。遇稀酸分解放出过氧化氢。pH 低于5时较易溶解。单独
  • 转铁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运铁蛋白(英语、德语、瑞典语:Transferrin,源于拉丁语:transferre“结转”及ferrum“铁”)主要由肝脏制造,是一种糖蛋白。它一共有两个
  • 肌醇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英语:Inositol triphosphate,或称为肌醇-1,4,5-三磷酸或三磷酸肌醇,简写为InsP3或IP3)在细胞中与甘油二酯一起被作为信号转导与脂类信号过程的第二信使分子。肌醇三磷
  • 敖国珠敖国珠(1969年6月17日-),满族,鄂济氏,先世隶满洲正黄旗,台湾的资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武陵高中,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辅修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文传播研究所毕业,前任中天新闻台主
  • IMFIMF可指:
  • 拉多斯瓦夫·扎夫罗特尼亚克拉多斯瓦夫·亚历山大·扎夫罗特尼亚克(波兰语:Radosław Aleksander Zawrotniak,1981年9月2日-)生于克拉科夫,是一名波兰男子击剑运动员,主攻重剑。他曾参加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
  • 威廉·康格里夫爵士第二代准男爵,威廉·康格里夫爵士KCH FRS(Sir William Congreve, 2nd Baronet)是一位英国发明家暨火箭炮先驱,因其开发和部署了康格里夫火箭(Congreve rocket)而闻名,他也是一名保
  • 粉蝶亚科粉蝶亚科(学名:)是鳞翅目粉蝶科中的一个亚科,包含了6个族。在粉蝶科的演化支中,粉蝶亚科与黄粉蝶亚科和蓝粉蝶亚科属同一演化支,即是相互的旁系群,而袖粉蝶亚科是她们三个亚科的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