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3-乙酸

✍ dations ◷ 2025-07-21 08:15:27 #生长素,植物生理学,乙酸,吲哚

吲哚-3-乙酸(英语:indole-3-acetic acid),简称吲哚乙酸(英语:indoleacetic acid),又称萮乙酸,缩写为IAA,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它属于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生长素。这种无色的固体很可能是最重要的植物生长素。它是吲哚的衍生物,是在吲哚环上加上羧甲基后得到的物质。

吲哚乙酸在植物的叶芽和嫩叶等分生组织中广泛存在。植物细胞使用色氨酸来合成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在250℃时,吲哚与乙醇酸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可以得到吲哚乙酸:

从最早的用3-吲哚乙腈合成吲哚乙酸的方法开始,人们已经发展出多种合成吲哚乙酸的方法。

正如所有的生长素一样,吲哚乙酸有着多种生物功效,包括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为了满足园艺上的需要,人们合成了更加便宜,同时在代谢上也更稳定的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吲哚-3-丁酸(IBA)和1-萘乙酸(NAA)。

19世纪40年代对吲哚乙酸的研究带来了氯苯氧基类除草剂的迅速发展,这类除草剂中比较典型的包括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与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相似,不管是代谢上还是环境上,它们都是更稳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不过,当人们将这些物质喷到双子叶植物表面时,它们能使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得十分迅速而且失去控制,最终将植物杀死。这些除草剂最早的应用见于1946年,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680–709)Template:Cutaneous infections Template:Dermatitis and eczema Template:Radiation-related disorders Template:Vesiculobullous diseaseTemplate:Papulosquamous disord
  • 西班牙人一行: 伊莎贝拉一世 · 斐迪南二世 (阿拉贡) ·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 荷南·科尔蒂斯 · 依纳爵·罗耀拉 · 亚维拉的德兰 二行: 塞万提斯 · 弗朗西斯科·戈雅  
  • 卡特农核电站卡特农核电站(Cattenom Nuclear Power Station)是一座位于法国的洛林大区卡特农公社, 在摩泽尔河位于蒂永维尔(上游10公里)和特里尔(下游80公里)之间。它靠近卢森堡市(35公里)和梅斯(4
  • 印度皇帝印度皇帝(英语:Emperor of India)或印度女皇(英语:Empress of India),是1876年到1947年开始实行印巴分治期间,英国君主作为英属印度最高统治者的正式头衔,这一头衔直到1948年才被正式
  • 潮汐锁定潮汐锁定(或同步自转、受俘自转)发生在重力梯度使天体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另一个天体;例如,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潮汐锁定的天体绕自身的轴旋转一圈要花上绕着同伴公转一圈
  • 白尾热带鸟白尾鹲(学名:Phaethon lepturus)为鹲科热带鸟属的鸟类,俗名白尾热带鸟、长尾热带鸟。分布于遍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台湾岛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洋性岛屿
  • 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论》是继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刍议》后,陈独秀在1917年二月号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提倡内容上的改革。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三大主义”:“推倒
  • MTV电影奖最佳银幕搭档MTV影视大奖最佳搭档(MTV Movie & TV Awards for Best Duo)是MTV影视大奖重要的奖项之一,颁发给年度最佳搭档,于1992年开始颁发。
  • 东海村坐标:36°28′22.7″N 140°33′58″E / 36.472972°N 140.56611°E / 36.472972; 140.56611东海村(日语:東海村/とうかいむら Tōkai mura */?)是关东地方东北部,茨城县北部的
  • 要做爱,不要作战要做爱,不要作战(英语:Make love, not war)是美国于1960年代流行的反传统的文化口号,最初用于反越战游行,其他反战行动也援引过此口号。披头士乐队主音约翰·列侬声称自己首创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