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短剑

✍ dations ◷ 2025-10-02 14:32:45 #马来短剑
马来短剑别译为格里斯剑(印尼语:keris;马来语:keris;他加禄语:Kalis;泰语:กริช),是马来群岛及马来半岛各民族使用的一种独特的短剑,主要流行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南部以及菲律宾南部等“马来世界”传统文化圈地区,在日本有类似的蛇行剑。由于它的剑刃是波浪型的,因此也被称为波状刃短剑、波纹剑。“格里斯”一词来源于古代爪哇语中的“ngiris”一词,该词意思是刺或者劈。西方国家常常将该剑的名字拼写作“kris”,然而在东南亚不少国家却称之为“Keris”。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菲律宾的摩洛人将该剑拼写作“Kalis”或“Kris”,而在泰国则读作“Kris”。此外,以前的一些欧洲殖民者也曾经将该剑的名字拼写作“cryse”、“crise”、“criss”、“kriss”或“creese”。关于马来短剑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马来短剑是由越南北部东山文化铁制剑、戈传到印尼后发展而成的。今日世界上所确认的最早的马来短剑,其铸造年代为满者伯夷王朝时期的1361年。这是由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对印尼的苏库坎蒂遗址(英语:Candi Sukuh)考察后得出的结论。然而现代学者对在东南亚发现的一些雕像和浮雕进行研究后发现,马来短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在印尼的婆罗浮屠(825年)和巴兰班南坎蒂(850年)的建筑中都有类似于马来短剑的影子。在印尼的爪哇岛,每个家庭中的男性成员都会佩带马来短剑。马来短剑往往会有一个弯曲的剑柄,如此的设计能够加强砍、刺敌人时的剑刃的压力。然而除了剑柄之外,没有对手保护的装置。而且马来短剑的剑刃是弯的难以控制,因此使用马来短剑时如果技术不精,很容易刺伤自己。现在马来短剑一般用于宗教和仪式上,被当作护身符和传家宝,或者庆典的饰物。东南亚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马来短剑的神话传说。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印尼的马来短剑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来短剑主要分为两种不同形式的剑,直长型马来短剑象征“静”,主要作为防守用马来短剑;弯曲型马来短剑象征“动”,主要作为进攻用马来短剑,通常弯曲行马来短剑的弯曲数量为奇数。而一把马来短剑锻造过程十分费工,通常需要反复锻造入火500次,才能锻造出一把基本的马来短剑。

相关

  •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英语:Agricultural economics),简称农经学,是一门关注农业生产及粮食分配的应用经济学。农经学关注土地利用(英语:land use),着重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英语:crop yield
  • 前列腺肥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英语: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缩写BPH),俗称前列腺肥大症或前列腺肥大,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实质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属于男性常见的
  • 纺锤体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日语:紡錘)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PreProphase),并在分裂末期(Tel
  • 痕量胺痕量胺(英文:Trace amine)是一类与经典的生物胺(如儿茶酚胺类、血清素、组胺)结构类似的内源性物质,包括p-酪胺、β-苯乙胺、色胺、章胺和类甲腺质,存在于动物(昆虫至哺乳动物)的神经
  • LGBT/酷儿研究酷儿研究是一门从文学理论、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其它研究酷儿人群的定义、生活、历史和人口的人文学科发展而来的综合学科。一些最初的酷儿研究的人包括米歇尔
  • 盛行风盛行风,是一个地区某一时段最常刮的风。其风向称为盛行风向。该风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貌的影响。观测和了解盛行风有助于预测当地天气,也有助于研究当地气候、土壤风化、沙丘移
  • 洛子峰洛子峰(Lhotse)位于中国大陆和尼泊尔边境珠穆朗玛峰以南约3公里处,是世界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
  • 滑浪风帆滑浪风帆(windsurfing),又称风浪板或帆板,是一种使用滑浪帆板进行的水上运动,通常采用2至5米长的帆板,由单一块帆推动。帆的大小一般由3至12平方米不等,由一支桅杆与横杆所支撑。运
  • 奥地利议会联邦大会(德语:Bundesversammlung (Österreich))(两会联合召开)244政治主题奥地利议会(德语:Österreichisches Parlament)是奥地利共和国的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分别为国民议会(下议
  • 约迪·瑞尔约迪·瑞尔(Jodi Rell,1946年6月16日-),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2004至2011年间担任康乃狄克州第87任州长,此前担任康州第85任副州长。在2009年11月9日宣布不会在2010年的选举中竞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