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奇迹

✍ dations ◷ 2025-07-25 14:13:56 #德国经济史

德国经济奇迹(德语:Wirtschaftswunder),亦别称作莱茵河奇迹(德语:Wunder am Rhein),是指西德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快速成长,有时也包括奥地利。泰晤士报在1959年最早使用这一用语。前西德总理康拉德·艾德诺和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两人有“德国经济奇迹之父”之称。在西德经济发展的同时,奥地利也同样经历了经济快速成长。

首先,联邦德国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西德本来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础,战后的西德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国内的技术创新,特别是管理技术的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另外,西德的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西德政府特别注重职工教育的作用,1950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学生,到1970年增加到41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学生。此外,联邦德国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战后的德国经济实现迅速腾飞。

战后西德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联邦德国政府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建立一定程度的国有经济(区别于社会主义国家),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另外,在政治上进行改革。清除国内的法西斯因素,推行民主化,给予人民民主权利,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为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形势。

战后初期美国为了扶植欧洲,与苏联集团抗衡,实行以经济援助为核心的马歇尔计划,西德也在美国的援助之列。美国的帮助增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的资金,恢复了工厂的运行,扩大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增加了税收。并且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

战后法德矛盾的缓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德国的恢复和发展。法德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国、西德为代表的西欧六国签订了《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至此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它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是欧洲联盟的开始和发端。这些举措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相关

  • 医疗船医疗船(英语:hospital ship)也称医护船或医院船,是指具有医院机能、用以提供人道医护治疗的船舰。大多是由一国的海军或政府拥有。按照国际法规定,医院船不允许携带任何武器;攻击
  • 大夫 (官名)大夫(拼音:dà fū,注音:ㄉㄚˋ ㄈㄨ),古代东亚职官名。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大夫之名,为君主之顾问,无固定员数,亦无固定职务,依诏命行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
  • LispLisp(历史上拼写为LISP)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家族,有独特和完全括号的前缀符号表示法。起源于公元1958年,是现今第二悠久而仍广泛使用的高端编程语言。只有FORTRAN编
  • 被取代的科学理论此条目列出曾获得广泛共识的理论及学说,但被现今科学认定为现实的不完全或错误的解读。因此伪科学和边绿科学等未曾获广泛共识的理论不算在内。另外也不包括李森科主义等部分
  • 藻类生质燃料藻类生物质燃料(Algal biofuel)是以藻(Algae)作原料制成可以替代石化燃料的生物燃料。多国政府及私人公司已经投入资金研究减少其成本以使其能作商业应用。藻类燃料在燃烧时与石
  • 频哪醇偶联反应频哪醇偶联反应,又称醛酮的双分子还原偶联,是一种通过醛或酮分子的羰基在电子供体的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反应,形成新碳-碳共价键的有机反应,反应产物为邻二醇。反应名称取自反应丙酮
  • 指挥官本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的指挥官。二战指挥官们大多都是职业军官,不过也有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同时担任军队指挥官,如阿道夫·希特勒(德国元首)、贝尼托·墨索里
  • 若阿尚·缪拉若阿尚·缪拉(法语:Joachim Murat,1767年3月25日-1815年10月13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军事家、元帅(1804年起)。曾任贝尔格和克莱沃公爵(1806年起),后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1815年在位)。
  • AIM-9响尾蛇美国三军通用编号AIM-9响尾蛇(Sidewinder)空对空导弹是第一款以红外线作为导引设计,也是第一款有击落目标记录的空对空导弹。它在1956年配备至美国海军,1964年美国空军也开始使
  • 马歇尔湖马歇尔湖(Marsh Lake,Mud Lake)是育空河上的一个湖泊,位于育空首府白马市东南。马歇尔湖长约30公里,最宽处约4公里。 经纬度为60°26′10″N 134°15′02″W 。湖面海拔2,147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