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玉

✍ dations ◷ 2025-10-07 22:00:57 #大戟属,耐旱植物,南非植物,多肉植物

晃玉(学名:),又名布纹球,奥贝莎。属大戟科大戟属的一个物种。原产于南非开普省。它被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但在野生环境中,因为过度采集及生长缓慢,而且生产种子数量少而导致濒临灭绝,被列在CITES附录二中。

雌雄异株,幼年为球状,无刺。随着时间成长为圆柱形,单茎,不分枝,。表面具有8棱。它有绿色水平亮的条纹,在野生环境中暴露在直射阳光下,会转为红色和紫色。它的外形与仙人掌的星叶球十分相似,但却不是属于仙人掌,而是属于大戟科,被认为是与仙人掌趋同进化的例子。

受伤流出的汁液有多种毒素,不可以接触皮肤。

晃玉生长非常缓慢,最好种植在阳光充足位置,能容忍的范围广泛但排水良好土壤,十分耐旱。夏季为生长期,可浇较多的水,但在夏季炎热期间尽量少浇水,并保持冬季泥土干燥。

相关

  • At4f14 5d10 6s2 6p52, 8, 18, 32, 18, 7蒸气压主条目:砹的同位素砹(Astatine,台湾译作砈,旧讹作“鈪”、“銰”)是一种具有极高放射性的化学元素,符号为At,原子序为85。地球上所有的
  • 前缀在语言学里,前缀(英语:Prefix)又称字首或词头,属于一种前置于其他词素的词缀,由于其无法以单字的方式独立存在,故亦为一种附着词素;此外在欧洲语言里,前缀也几乎都属于衍生语素(屈折变
  • 地理隔离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蟾蜍甾蟾蜍甾或蟾蜍羟酸内酯(英语:bufanolide)是一种甾体结构母核。许多种蟾蜍与绵枣儿属植物能产生其衍生物,常为强心苷的糖苷配基,通常具有毒性。
  • 多食亚目详见内文多食亚目(学名:Polyphaga)是昆虫纲鞘翅目之下四个亚目中最大及最多元化的亚目。目前多食亚目总计有144科,可再归类为五个下目和20个总科。全个亚目有物种超过30万种,约占
  • hERG1BYW, 1UJL, 2L0W, 2L1M, 2L4R, 2LE7, 4HP9, 4HQA· 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hannel activity ·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activity · delayed rectifier
  • 门洛帕克 (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英语:Menlo Park),又译门洛公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刁县东南部的一座城市。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的人口普查,该市共有30,787人。值得一提的是,“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
  • 海得拉巴土邦海得拉巴土邦(英语:Hyderabad State;乌尔都语:حیدرآباد کی ریاست‬‎‎),亦有史称海得拉巴德干(Hyderabad Deccan),是存在于1724年-1948年间,位于印度次大陆南部德干高
  • 贝尔纳·皮埃尔·马尼昂贝尔纳·皮埃尔·马尼昂(Bernard Pierre Magnan) (1791年12月7日巴黎 – 1865年5月29日在巴黎) 法国元帅,波拿巴主义者。1809年,马尼昂在第66队作为一个现役士兵开始他的职业
  • 皋兰路皋兰路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到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长278米,宽12米。皋兰路原名高乃依路(Rue Corneille),为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诗人高乃依命名。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