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记

✍ dations ◷ 2025-07-02 20:11:42 #山月记

山月记(山月記さんげつき ),是日本作家中岛敦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发表于1942年(昭和17年),是中岛发表的处女作[1]。这一短篇小说讲述了唐代落魄诗人李征变幻为虎后,将其离奇的遭遇告诉其老友袁傪的经过。作者灵感来自于中国清朝《唐人说荟》中的《人虎传》(据传为李景亮所作)[1][注释 1]。山月记之题则取自文中化身为虎的李征所吟诗句“此夕溪山对明月”。

该小说首次发表时,与另一篇《文字祸》合为“古谭”,发表于《文学界》1942年2月号[1]。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国语教科书中也多次收入此作品[注释 2],使其为日本国民所熟知。2015年,野村万斋将该小说改编成舞台剧。

李征是唐代陇西郡人,年少时考中秀才,但居才自傲的他不愿委身于恶俗高官之下,而希望博得诗名。但辞官后他一直生活拮据。为维系家庭生存,李征被迫在地方上谋得一个小吏职务,但自尊心过高的他在一次外出公干途中突然发狂,最后消失在深山之中。

次年,李的旧友袁傪受任监察御史,在赴任途中险些被猛虎吞食。危急时刻,猛虎突然跳入树丛中,只听到传出人声——“好险!好险!”。袁听出这是李征的声音,于是对着树丛方向发问。李征(即虎)经过一阵犹豫后开始与袁对谈,并将变身为虎的奇异经历告诉了老友。

已变成虎身的李征拜托袁傪收集整理他以前的诗作。袁欣然应允,并派手下记录了李创作的诗。袁读了其诗后,认为其“诗人的素质本为一流,但诗作距离一流作品仍有些微差距”,但未明言。而李征也渐渐省悟到其化身为虎的原因可能包括自己莫名的自尊心,自卑以及对于诗作缺少切磋琢磨的勤勉心。此外,李征又拜托老友对尚在家中等待的妻小转达其身已死,并帮助家人不再困于生计。

最终,李征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其性情中的缺陷使他丧失做人的机会。在泪别之际,李征请老友此后勿再沿原路返回(以免自己兽性大发而误食老友)。袁傪一行稍稍远离山丘后,只见丛林中跃出一头猛虎,在月光下咆哮数声后消失在树林中。

中岛敦于1933年至1941年的8年间,在横滨高等女学校担任国语和英文教师。他于教学之余,也仍然坚持追求对于文学的梦想,笔耕不断。1936年,他到小笠原群岛旅行,对于一直以来希望去南洋各岛走一走的愿望更为强烈了。加之他哮喘症状加重,故而任职于南洋厅,也可作为疗养。他于1941年6月赴帕劳工作[2]。

中岛在去帕劳之前,一直挂念着自己已经写成未发表的文稿,最终决定将其暂存于好友深田久弥处。深田拿到的手稿主要是包括《狐凭》、《木乃伊》、《山月记》和《文字祸》等四篇短文的《古谭》[3]。

远在帕劳的中岛期盼着深田能将其手稿出版发表,但一直没得到文章获发表的消息。其实这是深田当初一直没留意这些文章,忘了要帮朋友发表一事。经过了半年左右,深田忽然想起中岛拜托的事,在读完了作品后,颇受震动,于是立即将文稿推荐给了《文学界》杂志社。但由于在战争期间,纸张供应不足,最终深田与杂志社主编河上彻太郎决定仅发表其中的《山月记》和《文字祸》两篇,于是在1942年2月,中岛的文字终于被该杂志刊登[4][5]

中岛在同年3月从帕劳回国后,才知道上述两篇文字被采纳刊发的事[6]。

与中国的原素材《人虎传》相比,中岛更多着墨于李征缘何化身为虎这一点上。在《人虎传》中,李征原与寡妇幽会,但被一家人所妨碍,处于恼怒和报复,他杀害了这一家人,也因此遭了报应变成了猛虎。但中岛完全将变虎的原因改成了内因性,其实也描绘了艺术家自身的狂妄和悲剧性性格[1]。

瀬沼茂树指出,脱胎于人虎传却转化为中岛自身代表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岛自身对于变身题材作品的偏好。中岛一直很喜爱卡夫卡的《地洞(英语:The Burrow)》以及大卫·加内特的《女人变狐狸》,也可以从山月记中看到这些作品的影响[1]。

相关

  • 卢瓦尔河谷卢瓦尔河谷地区(法语:Vallée de la Loire)是一个法国的自然区,被称为“法国的花园”和“法语的摇篮”,以其高质量的建筑遗产著称。这些建筑不仅分布在昂布瓦斯、昂热、布卢瓦、
  • 丙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的英文名称为Propylthiouracil(PTU)或者6-N-Propylthiouracil(PROP)。因为它可以减少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数量,因此是一种被用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突眼性甲
  • 玛丽·萨普玛丽·萨普(英语:Marie Tharp,1920年7月30日-2006年8月23日),美国女性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她与布鲁斯·希森(英语:Bruce C. Heezen)合作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科学性的全球海底地形图。
  • 敬惠公主敬惠公主(경혜공주,1435年-1473年)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她是朝鲜文宗与显德王后权氏的长女,亦是朝鲜端宗的胞姐。敬惠公主生于乙卯年,即朝鲜世宗十七年(1435年),后来被封为平昌
  • 葛蕾丝安娜·露易斯葛蕾丝安娜·露易斯 (英语:Graceanna Lewis,1821年8月3日-1912年2月25日),美国自然历史学家、插画家暨社会改革家,专精于鸟类学。她既是美国女科学家先驱,也是社会运动者,致力于倡导
  • 亚罗利姆·维森亚罗利姆·维森(斯洛伐克语:Jarolím Vícen,1989年10月1日-),斯洛伐克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3年8月,亚罗利姆·维森参加中国广州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出战男子单打项目,在首轮就
  • 窦启瑛窦启瑛(?-?),字修五,号亦亭,汉军正白旗籍,奉天府 (辽宁省沈阳市)人。清朝官员。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甲三十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官检讨。雍正七年(1729年)任监察御史,巡察顺永宣
  • 日本三人麻将三人麻将(日语:.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t-size:30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c{font-size:
  • 爪哇印度教这篇爪哇印度教(英语:Hinduism in Java)以简短篇幅叙述印度教在印尼爪哇岛的发展历史及现况。史上印度教曾在爪哇岛发挥过重要宗教和文化上的影响。印度教在近年也享有某种程度的复兴,尤其是在是在爪哇的东部。在公元第1和第2个千纪时期,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都受到甚大的印度文化影响(参见印度文化圈)。印度教和佛教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在海洋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两者信徒甚至有时会有重叠。梵语身为传播印度教的工具,在爪哇岛享有崇高的地位(参见印度文化影响领域(英语:Indosphere))。当地曾兴建过许多印度
  • 歌手音Piko歌手音PIKO(日语:歌手音ピコ)是索尼音乐娱乐于所推出第一款以VOCALOID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所开发、并在2010年12月8日正式贩售的虚拟男性歌手软件,其全名则命名为“VOCALOID2 歌手音PIKO”。在当前VOCALOID音乐软件之中,歌手音PIKO是最容易能够简单创作出可辨认的男女语音。其中在姓氏“歌手音”中包含着“歌手的声音”之意,而“PIKO”这个名字则是取自于在NICONICO动画中广受欢迎的歌手Piko。而如果将两者合为一起,则可以就字面上解释为“歌手Piko的声音”。软件所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