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部位

✍ dations ◷ 2025-10-08 20:22:02 #隐秘部位
隐秘部位、私密部位、私密地带、隐私部位、私处或下体(英语:intimate part,personal part,pubic area、private part或private zone;日语:プライベートゾーン),指人体出于礼仪、得体和受尊重,在公共场合和常规环境中,习惯被衣服覆盖的位置。其定义各不相同,在西方文化中,主要指涉及性敏感、生育、排泄排泄物等的部分,包括:臀部、肛门和会阴,男性特指阴茎和阴囊,女性特指阴道和阴裂。“隐秘部位”一词亦能解释为裸体时可见的外部身体部位,而不是通常所称的身体部分,如裸体时,可以看到女性的阴裂而非阴道,男性的阴囊而非睾丸。成年女性的乳房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包括在内,但不同地区和文化对上空的容忍程度不同,如2005年对加拿大人关于接受上空程度的调查,发现其取决于双方的个人因素(包括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和信仰)和环境因素(即街道、公园或沙滩)。在东亚历史及欧洲历史的某些时期,女性的肩部和腿部也被认为是隐秘部位。在某些情况下,更保守的观点认为女性应遮住肩膀才合适,尤其是进入宗教场所等神圣空间里。暴露隐私部位因其因素,尤其是走光等意外,常与羞耻感相关联。在公共或半公共场合对不知情者曝露隐私部位的行为,可能会受到社会规范、社会控制和刑事司法的管控。有别于带有性暗示的色情作品,隐私部位在社会文化中的私密性、隐晦性、与性别议题,亦使其成为部分裸体艺术的主题。故意触碰他人隐私部位,即便是透过衣服,往往也与性意图有关。如果进行时未获得被触碰者同意,或是被触碰者虽同意,但在法律上无效,会被认为是猥亵,或在某些情况下是性骚扰和性侵犯。

相关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共济失调微血管扩张症候群是一种小脑运动失调疾病,常于3-6岁发病,并会有免疫不全、微血管扩张,以及容易发生癌症,对辐射的抗性亦有所下降。其发生率为1/40000至100000。遗传方面
  • 窃盗癖窃盗癖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患者会有冲动去偷窃商店或私人住宅的东西,但偷来的东西既不是留用,也不是变卖现金,只是为了满足偷窃时的冲动
  • 骨髓来源细胞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骨髓(英语:bone marrow)位于较大骨骼的腔
  • 超级单体超级胞(英语:Supercell)是雷暴的一种,拥有深厚、持续旋转上升气流(英语:Vertical draft)的中气旋(英语:Mesocyclone)。由于这个原因,这些雷暴有时被称为旋转雷暴(rotating thunderstorms
  • 固态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塞维索事件塞维索事件为发生于1976年7月10日12时37分的工业事故,位于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米兰北方约20公里的小型化学工厂,为史上最严重的2,3,7,8-四氯双苯-p-戴奥辛(TCDD)污染事件。1976年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医学上还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是一种上呼吸道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原发于鼻腔,但也可能进犯喉咙以及鼻窦。症状一般于暴露病原后两天内
  • 酶类酶(英语:Enzyme(/ˈɛnzaɪm/ )),是一类大分子生物催化剂。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即具有催化作用)。由酶催化的反应中,反应物称为底物,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几乎所有细胞内的代谢过
  • 氮丙环类氮丙环,也称环乙亚胺、氮杂环丙烷、吖丙啶、环乙胺、氮丙啶、乙烯亚胺,是氮原子取代环丙烷的一个碳原子形成的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2H5N。氮丙环在室温下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有
  • 仪式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具有一定的时段、特定的场合,与个人或团体判断有关;可以由个体、群体或团体组织主持和组织进行;个体的社会身份转变,如结婚,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