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雕鸮
✍ dations ◷ 2025-09-30 08:27:36 #雕鸮
雕鸮(学名:Bubo bubo),属于鸱鸮科雕鸮属,又名鹫兔、怪鸱、角鸱、恨狐、老兔。分布于遍布欧亚地区、从斯堪的纳维亚、向东通过前苏联、东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伊朗、印度、缅甸、非洲从撒哈拉大沙漠南缘、到阿拉伯地区、中国等地,多生活于山地林木以及裸露的岩石丛或峭壁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士。雕鸮栖息在山中林间,裸露的岩石或悬崖上,属夜行性鸟类,白天在藏身处休息,晚上才外出活动。雕鸮是分布非常广泛的物种,在整个欧亚大陆均可见到本物种,北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至库页岛,南达撒哈拉沙漠南缘、伊朗、印度北部,西抵整个欧洲;在中国全国可见。雕鸮是分布极其广泛的物种,亚种分化也极多,据统计,雕鸮有多达41个亚种,当然不同学派的学者对亚种的分化有不同的标准,这41个亚种并不是所有鸟类学者共同认同的。不同的亚种有着不同的外形特征,但作为一个物种,这些物种有着共同的特征。雕鸮是体形最大的鸮形目鸟类,体长可达80厘米以上。类似其他鸮形目鸟类,雕鸮体色暗哑,隐蔽性很强,具面盘和耳羽但面盘得边界不似长耳鸮等其他常见中型鸮类那般明显,耳羽很长,呈簇状并向水平方向伸展;体羽以棕褐色为基调,上背和翅上的羽毛具大块黑斑,腹部羽毛具幼细的深褐色横纹和由深褐色羽干形成的粗大纵纹。双腿被羽,甚至延伸到趾,这令本物种看起来极其粗旷有力。虹膜为橙黄;喙灰色;脚黄色。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本物种会耸起双肩,将双翅半开于体侧,并不断转身使自己正对侵入者,半开的双翅乍看起来就像是其头部的一部分,这颗硕大的“脑袋”非常吓人,同时它还会用力击打上下喙,发出清脆的咔吧咔吧声,以示警告,这种状态是雕鸮的最后通牒,遇到这种状态的雕鸮,切记绝对不能进一步惊扰它,否则会遭到它的攻击。所有的鸮型目鸟类均为典型的肉食性鸟类,雕鸮的食物以各种鼠类为主,通过分析他们的唾余,人们发现雕鸮的主要食物是黑线姬鼠,还包括小家鼠、大足鼠、褐家鼠、社鼠等。本物种最早在12月就开始寻找配偶,在这个阶段雄性和雌性会相互接近并表现出相互梳理羽毛、对唱、相互亲吻等行为,经过3-5天感情酝酿之后开始交配。雕鸮筑巢于峭壁中突出岩石上,巢甚简单,仅为雌鸟用脚爪在地上刨出来得一个小坑,甚至没有任何填充物,仅在产卵后垫以少量的羽毛。每巢产卵3-5枚,由雌鸟负责孵化,雏鸟为晚成雏。
相关
-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吉利德科学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是一家美国大型生物制药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的福斯特城。在台湾注册的名称为“吉立亚”。主要生产和研发针对艾滋
- 胡安·鲁尔福胡安·鲁尔福(西班牙语:Juan Rulfo,1917年5月16日-1986年1月7日),墨西哥作家和摄影家,台湾译为璜·鲁佛,全名胡安·奈波慕塞诺·卡洛斯·贝雷斯·鲁尔福·维斯卡伊诺(Juan Nepomuceno
- 镰刀型贫血症镰刀型红血球疾病(英语: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
- 三块厝三块厝是台湾高雄市境内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日三民区西侧。三块厝位在二号运河北岸,爱河的东南岸。四周与大港、大港埔、前金、盐埕埔、内惟、凹子底等地相邻。“三块厝”地名源
- 细胞外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中,胞外,或细胞外(extracellular,有时亦作胞外空间/细胞外空间(extracellular space))指“在细胞外”。通常,胞外空间位于质膜之外,被流体占据(
- 1993年199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199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克洛泰尔一世(长者)克洛泰尔一世(法语:Clotaire Ier le Vieux,拉丁语:Chlotarius I,德语:Chlothar I.,意大利语:Clotario I;约497年-561年11月29日)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开创者克洛维一世的幼子,原
- 毛昶熙同治十年摄于总理衙门毛昶熙(1817年-1882年),字旭初,号镜海。河南武陟人。晚清政治人物。父毛树棠,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毛昶熙生于仁宗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宣宗
- 尼 满尼满(满语:ᠨᡳᠮᠠᠨ,穆麟德:niman,17世纪-1669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太宗时期出仕。崇德六年(1641年),考授笔帖式。顺治二年(1645年)特授内三院编修。九年(1652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