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奥托·科赫

✍ dations ◷ 2025-07-18 17:39:21 #卡尔-奥托·科赫

卡尔-奥托·科赫(德语: ; 1897年8月2日-1945年4月5日)是纳粹德国党卫队(SS)的一名中级指挥官,他是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第一任指挥官。从1941年9月到1942年8月,他在被占领的波兰担任马伊达内克灭绝营的第一任指挥官,从集中营里的的犹太人那里窃取了大量贵重物品和金钱。他的妻子伊尔斯·科赫也参与了布痕瓦尔德和马伊达内克灭绝犹太人的罪行。

科赫于1897年8月2日出生于黑森大公国达姆施塔特。他的父亲在当地的登记处工作,并在卡尔八岁时去世。在1912年完成小学学业后,科赫进入了中学并完成了商业学徒培训。

1916年,他自愿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并在西线作战,直到后来被英国人俘虏。科赫作为战俘直至战争结束,并于1919年返回德国。作为一名军人,他表现良好,并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观察员勋章和黑色重伤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赫担任商业经理、授权签字人和保险代理人,并于1932年失业(他于1930年因贪污和伪造罪被判入狱)。1931年,科赫加入了纳粹党和党卫军(SS)。

科赫曾在党卫军卡塞尔第三十五团和党卫军萨克森特种支队中服役。1934年,他接管了萨克森堡集中营。简而言之,他是负责埃斯特韦根集中营警卫队的军官,负责利希滕堡集中营预防性拘留营的军官,以及达豪集中营的副官。1935年6月13日,他成为柏林-滕珀尔霍夫哥伦比亚集中营的指挥官,并于1936年4月被分配到埃斯特韦根集中营。四个月后,他被转移到萨克森豪森。几年之内,他一路晋升,直到成为党卫军旗队领袖(上校)。

1937年8月1日,他被授予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指挥权。直到1941年9月,他被转移到马伊达内克集中营。这次调动主要是由于党卫队需要对他在布痕瓦尔德的不当行为指控进行调查,其中包括腐败、欺诈、贪污、酗酒、性犯罪和谋杀。科赫指挥马伊达内克集中营仅一年;1942年8月,在86名苏联战俘逃离集中营后,他被解除职务。科赫被指控犯有刑事疏忽罪并被召回到柏林,在那里他在党卫军人事总部就职,并担任党卫军与德国邮局之间的联络人。

1941年,科赫在布痕瓦尔德的行动首先引起了瓦尔德克和皮尔蒙特亲王党卫队上尉乔西亚斯的注意。通过翻阅布痕瓦尔德的死亡名单,世袭亲王乔西亚斯偶然发现了沃尔特·克莱默的名字,沃尔特·克莱默是布痕瓦尔德的一名首席医官,他认出这个名字是因为克莱默过去曾医治过他。于是乔西亚斯亲王对此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身为营地指挥官的科赫下令将克莱默和医院护工卡尔·佩克斯作为“政治犯”处死,因为他们曾为他治疗梅毒,科赫担心会有其他人发现自己的秘密。

那时,科赫已被安排到波兰的马伊达内克集中营,但他的妻子伊尔莎仍住在布痕瓦尔德的指挥官官邸。于是党卫队对营地进行全面调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更多科赫在集中营杀死囚犯的命令被揭露,以及贪污从囚犯那里窃取的财产的证据也被发现。

乔西亚斯随后对科赫提出煽动谋杀指控,后来又增加了贪污罪名。其他的一些营地官员也受到指控,包括科赫的妻子。最终科赫因侮辱自己和党卫军的名誉而被判处死刑。科赫于1945年4月5日被行刑队枪决。

科赫于1924年首次结婚并育有一子。然而,由于他的不忠,这段婚姻于1931年以离婚告终。1936年5月25日,科赫与伊尔莎·科赫(原名 Margarete Ilse Köhler)结婚,育有一子二女。伊尔丝后来被称为“布痕瓦尔德女巫”(),通常在英文中译为“布痕瓦尔德的婊子”。当科赫被转移到布痕瓦尔德时,伊尔斯被党卫军任命为营地的临时总监。也就是在这时候,伊尔斯在那里犯下许多暴行。她以对囚犯的极端残忍而闻名。

相关

  • 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
  • 因斯布鲁克因斯布鲁克(德语:Innsbruck)位于奥地利西部群山之间的因河畔,是蒂罗尔州的首府。穿越阿尔卑斯山通往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布伦纳山口从这里开始。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来自于因河和
  • 汪莱汪莱(1768年-1813年),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清代数学家,著有《衡斋算学》七卷。他和篆刻家巴树谷是好朋友。数学上,他常跟李锐、焦循和江籓讨论秦九韶及李冶的著作。15岁成为补
  • 三硅酸镁三硅酸镁五水合物,化学式Mg2Si3O8·5H2O。三硅酸镁是一种无臭、无味、无砂砾感的白色细粉,略有吸湿性,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易受无机酸分解。泡花碱与硫酸镁经预处理后进行反应
  • 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英语:Controller–pilot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缩写CPDLC ),也称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CPDL),是一种空中交通管制员通过数据链路系统与飞行员通信的方法。
  • 艾哈迈德·阿拉比艾哈迈德·阿拉比(阿拉伯文:أحمد عرابي‎,1841年4月1日-1911年9月21日)是前埃及军官。早年深受哲马鲁丁·阿富汗尼思想的影响。1875年加入青年埃及协会。1879年创立祖国
  • 金毓嶂金毓嶂(1942年5月3日-),满族,出生于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学家,清朝皇室爱新觉罗氏后裔。是醇亲王载沣长孙,溥任长子,也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侄子,也是目前醇亲王家族最近支的嫡系后裔
  • 刘昌 (正统进士)《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刘昌像刘昌(1424年-1480年),字钦谟,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南濠里人,军籍。明朝学者、藏书家、政治人物。正统甲子解元,联捷进士。官至广东参政。有
  • 运动场问题运动场问题(英文:The dichotomy paradox)是芝诺(Zeno)提出的四个悖论中的第一个,又称为两分法悖论。其实四大悖论的关键就是人们没有了解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概念——“率”的概念。
  • 卡尔·拉松卡尔·拉松(瑞典语:Carl Larsson,1853年5月28日-1919年1月22日),瑞典水彩画家、插画家、油画家、壁画家和室内设计师,以水彩画闻名。他的名字有时也做Karl Larsson。拉松出生在斯德哥尔摩的旧城的一个贫穷家庭,童年生活相当拮据,13岁时,他在学校有一位老师鼓励他进入瑞典皇家艺术学院 principskola课程,而他也幸运的获得录取了。拉松在艺术学院的初期因为自己出身贫穷,而对学校生活感到相当迷惑,不愿意和同学亲近,1869年,拉松16岁时,他被提升到了“antique 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