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

✍ dations ◷ 2025-07-11 03:30:46 #火箭炮

火箭炮或称喷进炮是炮兵装备的用火箭推进炸弹(战斗部)进行爆破打击的远射武器,通常专指没有制导能力、完全依赖弹道飞行的火箭类飞弹。单兵可以携带操作的轻型火箭炮通常称为火箭弹。由于火箭弹由自己携带的燃料通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飞行,该装置无须考虑像身管式火炮那样承担如巨大的后坐力等问题,故该装置较简单。并且能以大口径多发联装的方式提高发射速度和火力。

主要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以压制、杀伤有生目标和其他弱防护目标。由于火箭弹的口径比较大,发射时弹丸所受的加速度和撞击力较小,也可以发射特种火箭弹(如扫雷火箭、布雷火箭、照明火箭等)。相比于身管式火炮,火箭炮的火力密集度比较高。缺点是再装填速度慢、射击精度不如身管式火炮。但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发达国家的军队已经装备了带有自动再装填设备的火箭弹运输/装填两用车辆,协同火箭炮一起作战;同时为火箭弹装备各种各样的制导装置来提高精度,有些专业程度已经类似导弹。

早在1621年,当时明朝的《武备志》就记载了以黑火药为能源的火箭弹和其发射装置百虎齐奔箭和群鹰逐兔箭在明朝军队中的使用情况。可以算的上是火箭炮在军事应用的最早记载。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发明六膛火箭发射器,比起导轨火箭发射器,六膛火箭发射器利用膛线增加了准确度,破坏力及火力更强。

1939年,苏联红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装备火箭发射器的军队。型号是BM13,也就是卡秋莎。目前号称火力最强的是俄国制的BM-30龙卷风多管火箭发射器,最大射程可达到70公里,伤害面积大约67.2万平方米。

多管火箭发射器是一种多发射管无制导的多管火箭发射器,与多管火箭发射器类似,精度及装填速度低,但可在短时间发射大量爆炸性的火箭以命中大范围目标。

相关

  • 换气次数换气次数(air exchange per hour)又称换气率(air exchange rate),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更换的次数,通过单位时间进入房间的风量(m3/h)除以房间体积(m3)计算而得。如果房间通风方式为
  • 柳花柳花夫人(韩语:유화부인)是高句丽建国神话里的传说人物,相传为东明王高朱蒙的生母。该神话人物较早出现于高丽时代的《三国史记》,为河伯的女儿,高句丽创立者高朱蒙的母亲,朱蒙之父
  • span style=color: white;政党/span欧洲政党(英语:European political party) 是运行于欧洲各国和欧洲联盟机构内部的一种政党组织。它们受欧盟法律监督并得到欧盟的拨款作为活动经费。它们往往由各国政党共同创
  • 蜱螨目以及text蜱螨亚纲(Acari)是节肢动物蛛形纲下的一个分类元,原为蜱螨目(Acarina),现时升格成为一个亚纲。本分类元有30,000左右的物种,包括了蜱、螨、盲蛛、疥瞒、恙螨、寄螨等物种
  • 匈牙利国家手球队匈牙利国家手球队是匈牙利的国家男子手球队,由匈牙利手球联盟(MKSZ)管理。匈牙利是欧洲手球强队,在奥运会上五次进入。近年匈牙利在2004年和2012年奥运会手球比赛上都打入四强。
  • 乔纳森·嘉诺格里乔纳森·嘉诺格里(Jonathan Djanogly,1965年6月3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自2001年开始,他担任亨丁顿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他出生在一个英国犹太人家庭
  • 李凑李凑(9世纪814年后-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生母不详。生年不详,当在814年后。长庆元年(821年)三月,李凑被封为漳王。与长兄唐敬宗李湛(封景王)、次兄唐文宗李涵(封江王)、五兄唐武宗
  • 英歌槌英歌槌,英歌表演者手里所执的短木棒,直径25毫米左右,女子英歌所持较细。长度因英歌类型不同而有35到58厘米之间,多涂以中间黑色两端红、或中间白色两端红色,两端末装饰有太极图案
  • 加鲁利亚加鲁利亚(Garuli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North Twentyfour Parganas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630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6309人,其中男性40600人,女性35709人;0—6岁人口7368人,其中男
  • 延恩侯延恩侯,是清朝封于明朝宗室的世袭爵位。据称其祖先源于明朝代藩,代王朱彝?监洪承畴军于松山,洪承畴兵败后,朱彝与其侄朱文元被俘投降,归化隶属满清八旗中的镶白旗。雍正年间朱之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