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艺术类型)

✍ dations ◷ 2025-10-03 20:29:42 #百合 (类型),动画类型,小说类型,迷文化,女同性恋文学,日本次文化,日本动漫术语,和制英语,日语借词,同性恋

百合(ゆり,Yuri)是ACG(动漫、游戏)和同人小说领域的概念,指女性之间的爱慕关系。这个词起源于日本。喜欢与欣赏百合的人,称为“百合控”。GL(ガールズラブ,Girl’s love)为和制英语,在日本GL与百合无甚区别,在中国大陆通常指女性同性恋,而台湾的用法较偏向日本。

百合的概念是指出虚构作品中女性角色间的暧昧情愫和情感取向的艺术类型用语,如果使用百合动画等用语时,则不会与现有百合的其他意思搞混。要注意的是,百合的概念主要是诉求故事中的角色要有互相的感情,如果出现是以第三者为主要构图角度的绘画作品,有可能引起读者的不满。战前日本较流行现实生活中女学生间的同性爱,战后日本的少女漫画和少女小说持续发展S部分,一些百合的文化在此时期受到影响,S取自Sister和Sisterhood的字头,用于表示少女之间意气相投、特别亲密相伴的精神结合。1976年,以男同性恋为题材的杂志“蔷薇族”女性读者的投稿集合成的“百合族(百合族の部屋)”专栏(コーナー,Corner),应该是百合一词的用语来源。1981年4月“百合族Corner(百合族コーナー)”字段续刊时,百合解释成女同性恋的说法在此敲定。1980年创刊耽美派杂志ALLAN在1983年7月设立百合通信字段,用来刊载女同伴的交际希望,此时也开始使用百合、百合族等这类语词。

1983年的制服百合族使得“女同性恋者=百合族”的知识得到广泛传播,此时日本社会建立“百合=男性向女同性恋色情片”的深刻印象。

“百合”一词是指女性之间恋爱的隐语,其语源有多种说法。最普遍的看法是,1971年,由日本男同性恋杂志《蔷薇族》的编辑长伊藤文学(日语:伊藤文學)提倡,将“百合族”作为“蔷薇族”反义语而起。1982年,因日活浪漫情色(日语:日活ロマンポルノ)(日活ロマンポルノ)电影《水手服 百合族(日语:セーラー服 百合族)》(セーラー服 百合族)而广为流传,渐成俗语、固定用语。

而伊藤文学选择“百合族”一词的背景,有种说法是:日本作家中条百合子(日语:宮本百合子)(宫本百合子)(1899年-1951年)与俄罗斯文学翻译家汤浅芳子(日语:湯浅芳子)(1896年-1991年)在1924年至1932年间同居,同时两人被谣传有“精神上”的同性恋之亲密关系。

因为像日活浪漫出版的这类“蕾丝物(レズもの)”的主要消费者为男性,故事作者也是男性,总归来说,就是男性将欲望具现化的产物,而这类东西转向成为女性的欲望出口,则是在进入2000年之后。主要是今野绪雪所著的轻小说系列《圣母在上》开始广为流行,势力扩及至电视、广播剧(ドラマ)而更为百合增加了人气。

所谓百合转为以女性欲望为主轴,是指注重女性内心描写,女学生间淡淡的友谊甚或恋情。2003年“百合姊妹(日语:百合姉妹)”杂志也创刊了。此时、比起性爱,强调精神恋爱的要素更被强调。但Hard(ハード)百合、H百合这类辞汇依旧存在,而非完全消失。故百合是在时间演变中,持续进化、细分化。在这个流变之中,在ACG文化兴起时,百合渐指为ACG中的女同性恋或其情节。百合一词反而越来越少用来指现实的同性恋。而后在日本,一般意指女同性恋多用LES(レズ,REZU)一词。随着ACG文化,伴随全球化、商业化扩展到全世界,百合要素也成了动画、电玩作品的票房保证之一。百合一词亦成为ACG圈的人们所熟知的辞汇,其文化内涵与特色也因地而异。故此以地域为区别,对于百合一词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在日本普遍看法下,百合和GL(Girls' Love)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台湾,百合和GL两词则有相当大的对比。但受各地文化交流影响,日本爱好者间也渐渐提高百合花清纯的印象。

2004年11月百合姊妹停刊。2005年,替补百合姊妹杂志位置的一迅社的百合姬创刊,内容则是以恋爱为主,却也保持不避讳性爱的态度。可见对于百合包含的内容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说。Comic百合姬这本杂志出刊至今象征百合文化的成长壮大与发展,从原本的季刊发行模式增加成双月刊,2017年1月改为月刊模式发行。由众多志愿作家编辑组成的团体Galette在2017年创刊了百合漫画杂志Galette,创刊号同时也在同人展售会与网络上代理发行中文版。

百合一词定义众说纷纭,而与其对义又相近的Girl's Love(简称GL)一词,两者之间常产生模糊、等同或完全对立的状况。日本普遍的看法是,两者并无确切定义上分别,只有语感上的分别。从百合一词的在日本的源流来看,本来是同时包含性爱与精神要素的,但随着时间推进,也出现如香织派百合般坚持百合的纯粹与纯洁性的定义。但反面,也有人因为语源的关系,认为Girl's Love冒犯性较低,而使用GL一词。

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则有部分讨论区将百合视为纯洁、精神性的,而GL被当成肉体上的爱,某些爱好者认为将两者混用是认知不足。:58但如就日本的语源发展来看,这种分类方法其实根植于另一个更容易混淆的概念下,那就是GL和女同性恋的等同。而另一方面,也存在光谱式的百合定义,一端是亲情、友情,另一端是爱情,两者都被视为百合的一部分。:24

有些心理学家相信,女性比男性天生更具有同性恋的倾向。而在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上,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大尺度亲昵动作往往较之男性与男性之间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并习以为常,而异性恋的男性也常对女同性恋表现出欣赏的心态。类似的现象也见于女性对男同性恋(在动漫领域一般就是指BL,Boy's Love)的偏爱,这类爱好者有时候被称为腐女,一个较常见的解释是:BL让女性读者看到双倍的英俊男主角,因此女性读者对这种作品产生偏爱(但需要注意的是,腐女也存在着女同性恋者);这一解释也许也可以应用到前者,而实际上在大多数的讨论百合的社区中,却往往是男女比例均等甚至是女多男少。

严格来说,“百合”和“GL”两词,都是基于对女同性恋或女性情谊的想像而来的产物,以文学、动漫画作品为根基发展而来的。现实中的女同性恋,应使用“蕾丝边”(Lesbian)、“女同志”等词,才符合社会、性别议题上所使用的名称。而在日本,现实上女性间发生恋爱的“情结”,应称“女性同性爱”(レズ)。

但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动漫圈,常将GL一词等同于现实的女同性恋,因此也才会有“GL=有肉体关系,而百合属于精神层面”的概念。例如“Boy's Love”,很少会有将之与现实的“Gay”混同的状况。所以就GL为BL的对义语的关系上,GL其实并不等同现实的女同性恋或女同性爱情节。

2009年时,日本的百合用在指出女生间互相吸引爱慕的情感,不论是用在漫画、动画、娱乐业以及女同性恋的相关文学或艺术类型体裁作品,也不论百合作品内容属于纯洁精神层面或肉体欲望层面,明指或暗指、隐喻。和制英语Girls Love,有时写作Girl's Love或Girls' Love,认为GL的用法与百合是一样的。百合一般是粉丝间流传的通俗口语,但这个用法是在2005年后由作者与出版社相继推广后才开始有流传开来。于此同时,Girls Love用词仍是出版社官方的主要用法。

在北美地区,百合一词一开始通常都是只用在指具有非常激烈极端描写的系列场景,更直白地说,主要是用在与变态有相关的各个范围、各种作品上。与之相对的用语少年爱则是在北美在当时已经用于描述与性无关的男性间情感,西方粉丝因此创造出少女爱这样的用语来描述与激烈性描写无关的纯洁百合内容。但是日本,少女爱不是这个意思。日本用法是指恋童,不分现实或认知,相对于与萝莉控的意思较为接近西方在使用百合的用法是从2000年代开始被传播的,这个用法才让百合(Yuri)这个词开始与日本的百合的用法概念逐渐一致。美国出版商,如ALC出版社(英语:Yuricon)、七海娱乐(英语:Seven Seas Entertainment),也接受日本的百合用法,并将Yuri这个词采用于公司所出版的相关品。

若以目前众所纷纭的观点来说,“伪百合”的定义有很多,大致来讲即非真的女生间的恋爱而是伪娘与女生的爱慕关系。伪娘和女孩子间的爱情是否属于百合,曾经引起炎上(日语:炎上_(ネット用語)),使得涉入相关事件的游戏不得不出来面对。

有时称为微百合(ソフト百合)。这种作品悠然缓慢,很少有一个主线故事,以Manga Time Kirara及其姐妹杂志为例子,大多数作品是四格漫画。故事基本没有男性出现,内容也多为少女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的百合的感情也不是很浓厚。这类作品是否可以归属于百合类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且大多也可以归为治愈系作品。

真百合(ガチ百合)是相对微百合的用语,强调故事内容是真的有出现百合的剧情内容,且情节较微百合严重。Gachi一词来自相扑用语,用以强调这是真的(本気、本当),确实是这样的。

由于商业化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中包含了一定的百合情节。对男性而言,可能会有欣赏多位女性的想法,因此,在面向男性读者的动漫作品中加入百合的情节,可能有助于吸引到更多的读者,这类男性面向的作品百合成分相对轻微。

美国动画新闻网于2019年2月票选《魔法少女小圆》为“平成时代最佳百合动画”。

相关

  • 塔罗糖塔罗糖(Talose)是一种己醛糖。可溶于水,微溶于醇类,存在于某些植物和细菌中,可由葡萄糖或甘露糖经化学反应制备。用于土壤细菌毒性基因的表达控制研究。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
  • 英语拼写改革英语拼写改革是一系列更改英语拼写方法的运动的总称,它的目的是通过拼写改革使英语的拼写更加简单和有规律。这些有争议的、小规模的改革运动发生在爱好者和专业语言学家中,已
  • 古英文古英语(古英语:Ænglisc,英语:Old English)或盎格鲁-撒克逊语(英语: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对应于今天英格兰和苏格兰东南部的人说的英语。古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和古弗
  • 交响曲交响曲(Symphony)是古典音乐的乐曲型式,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乐团会包括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
  • 埃赫那顿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埃赫那吞(Akhenaten,亦译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
  • 真兽下纲见内文真兽下纲(学名:Eutheria)是一个包含胎盘类哺乳动物的演化支。此名称是由汤玛斯·亨利·赫胥黎在1880年所推荐使用,在他的定义下,真兽类包含的范围比胎盘类(Placentalia)更广
  • 高雄左营孔子庙坐标:22°41′20″N 120°17′54″E / 22.6889832°N 120.2983510°E / 22.6889832; 120.2983510高雄孔子庙位于高雄市左营区莲潭路400号,莲池潭北岸,毗邻半屏山,占地六千余平方
  • 诺克斯县诺克斯县(英语:Knox County)是位于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县。面积2,95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9,618。县治罗克兰(Rockland)。成立于1860年3月9日。县名纪念首任战
  • 美国殖民协会美国殖民协会(英文: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全称:The Society for the Colonization of Free People of Color of America)是一个在利比里亚成立的殖民组织。“伊丽莎白号
  • 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英语:,又译《大亨小传》),出版于1925年,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19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