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诺斯语

✍ dations ◷ 2025-10-03 12:11:39 #语言导航模板,日耳曼语族,印欧语系,历史语言学,语言学,中世纪语言,北日耳曼语支

格陵兰诺斯语是一种已绝灭的、至十五世纪晚期止通行于格陵兰诺斯人殖民地的北日耳曼语言。这个语言的纪录主要是来自于八十多个卢恩字母碑铭,这些碑铭有许多都难以定年,且并不一定每个都是格陵兰的居民所刻的。

由于材料的缺乏,因此难以确定格陵兰诺斯语在语言学上的特征为何。不过某些碑铭却显示出人们将t用在发音本是þ的地方,如用torir代替þorir、tana代替þana即为其例。这项变化和挪威语在中古晚期的变化相互对应。另一方面,格陵兰诺斯语似乎保存了一些在其他斯堪的纳维亚语言中已发生变化的特征,这包括了除此之外只在冰岛语中保存的、字首的hl和hr,以及在冰岛语中和æ合并,但在古挪威语中依旧留存的长音œ。

格陵兰诺斯语被认为曾和当地因纽特人的语言格陵兰语(卡拉里苏特语)发生语言接触的现象,并在该语言中留下一些痕迹。特别地,格陵兰语(卡拉里苏特语)的用来称呼“格陵兰人”的单词Kalaaleq,其起源被认为是诺斯语言用来指称他们(诺斯人)在北美洲遇到的原住民的词Skrælingr。另外还有人认为指称“女人”的字词kona也是源自诺斯语言的。

已知的证据并未显示出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的状况,这种语言可能是与使用这个语言的族群一起消失的。

大约1300年左右制作的、在诺斯殖民地北方的乌佩纳维克附近发现的青吉托尔苏阿克卢恩石刻(Kingittorsuaq Runestone)被认为是诺斯探险者所刻的。

(古诺斯语相对应的字:)这个父名显现了自þ至t的转变,而hloþu(对应至古冰岛语的和古挪威语的)这个字显现了字首hl的留存。

相关

  • 中央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
  • 法语圈国际组织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简称OIF),简称法语国家组织,也有译名为法语圈国际组织,是以法语作为第一语言、或受法国文化显著影
  • 萨尔布吕肯萨尔布吕肯(德语:Saarbrücken)是德国萨尔州的首府,人口约为17万9千人。萨尔布吕肯曾经是一个巨大煤层的工业和运输中心。这里的工厂生产铁和钢、糖、啤酒、陶器、光学仪器、机
  • 打通南北航线打通南北航线,以黎明轮在1968年4月至5月间从广东湛江至山东青岛的航行为标志,中国大陆方面恢复使用本国船只运行南北港口间海运的事件。1949年,随着两岸分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 挤喉音挤喉音(Ejective Consonant、放出音、紧喉音、紧喉辅音)属于非肺部气流音,也称“喷音”,是在发出清音后同时关闭声门。在一些语言的音韵中,挤喉音可能区分送气或不送气。此外,一些
  • 阿巴拉契亚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指美国东部的纽约州南部、亚拉巴马州北部、密西西比州北部和佐治亚州北部一带。虽然部分阿巴拉契亚山脉穿过缅因州和加拿大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普遍使用的
  • 何曼德何曼德(英语:Monto Ho,1927年3月28日-2013年12月9日),生于中华民国四川省重庆市,籍贯中国湖南,拥有中华民国与美国双国籍,生物学者,专长为为微生物学、病毒学、感染症及抗生素抗药性,为
  • 江南西路江南西路是中国宋朝时设置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路,首府在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境内);后于宋朝灭亡后划入元朝的江西行省龙兴府路等。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朝政府在州之上改道为路,
  • 强直性肌肉失养症强直性肌肉失养症(Myotonic dystrophy)也称为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是一种影响肌肉功能的慢性遗传性疾病。其症状包括逐渐恶化的肌肉损失(英语:Muscle atrophy)和虚弱,肌肉经常收缩而且
  • 比克曼的世界《比克曼的世界》(英语:)又名《怪头博士》,是一部美国针对少儿的科普电视短剧。该剧用一种趣味幽默的方式解释科学问题,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该节目以由约克·丘奇(Jok 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