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B·班克黑德

✍ dations ◷ 2025-07-19 03:54:09 #威廉·B·班克黑德
威廉·B·班克黑德国家森林(英语:William B. Bankhead National Forest)是亚拉巴马州的四座美国国家森林之一,占地面积181,230英亩(733平方千米),内有亚拉巴马州境内唯一一条国家荒野和风景河流(英语:National Wild and Scenic River)——锡普西支流(英语:Sipsey Fork of the Black Warrior River)。它位于亚拉巴马州东北部,环绕双泉镇。森林得名于威廉·B·班克黑德(英语:William B. Bankhead),美国众议院亚拉巴马州的常年成员。和亚拉巴马州的其他三座国家森林一样,威廉·B·班克黑德森林的行政中心位于蒙哥马利。森林被称为“千瀑之地”(land of a thousand waterfalls),吸引游客前来徒步旅行、骑马、打猎、划艇、钓鱼、游泳、独木舟等。森林内有锡普西莽原(英语:Sipsey Wilderness),生态资源丰富,也有不少湍急的溪流、石灰岩断崖、瀑布等。森林内还有美国原住民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美国南部岩刻、史前绘画的重要遗迹。森林1918年1月15日建立,当时名为“亚拉巴马国家森林”(Alabama National Forest),面积66,008英亩(267.12平方千米)。1936年6月19日,森林被重命名为“黑沃里尔国家森林”(Black Warrior National Forest),又在1942年6月6日更名为现如今的威廉·B·班克黑德国家森林。

相关

  • T淋巴球T细胞(英语:T cell、T lymphocyte)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是胸腺(thymus)而不是甲状腺(thyroid)的英文缩写。T细胞在骨髓被制造出来之后,在胸腺内进行“新
  • 腔肠动物刺胞动物门(拉丁学名:Cnidaria;/naɪˈdɛəriə/),旧名腔肠动物门,又名刺丝胞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是一个包含有超过2万多个动物物种的门 ,皆为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海水或其他咸水
  • 朊粒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1971年印巴战争印度 东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3,843人阵亡 9,851人受伤 1 Frigate 1架海军飞机巴基斯坦宣称印度宣称9,000人阵亡 4,350人受伤 97,368人被俘 2 驱逐舰 1 扫雷舰 1 潜艇 3 巡
  • 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C),又称黏液细胞癌(mucinous cell carcinoma,MCC)是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外观特点是可以见到印戒细胞。它是腺癌的一种表现形式,最常
  • 沈志勋沈志勋(1962年7月-),美国华裔实验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超导与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沈志勋为浙江温州人,早年曾就读于温州二中,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通过CUSPE
  • 螺旋压力机螺旋压力机(螺旋压榨机、螺杆挤压机)是一类使用螺杆驱动的机械压力机,通过螺旋将手柄或驱动轮的旋转力矩放大转换为轴向运动。螺旋压力机在公元一世纪由罗马人发明,主要用于葡萄
  • 五岳五岳,又作五嶽,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为东岳山东的泰山、西岳陕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
  • 国家出柜日美国国家出柜日(英语:National Coming Out Day,NCOD),每年在10月11日举行,是增进大众对于LGBT的意识的节日。源自于1988年的美国,初始的概念来自于女性主义和同性恋解放运动中“个
  • 约翰·F·肯尼迪第二次世界大战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